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從縣長秘書崛起 > 第一卷 第41章 柳暗花明

第一卷 第41章 柳暗花明(1 / 1)

推荐阅读:

沈風的語氣變得激昂。

“現在,南方的茶葉市場被黃飛遠這樣的私人資本壟斷。我們如果能建立起自己的國有育苗基地,就等於是在他的壟斷版圖上,撕開了一道口子!”

“我們掌握了上遊的種苗,就掌握了話語權!”

一席話,擲地有聲。

楊憲民在書房裡來回踱步,困意煙消雲散。

他被沈風的這番話徹底點燃了。

沈風說得沒錯!

他想的已經不單單是一個鄉的存亡,而是整個北川市的產業布局!

他把一場足以壓垮一個鄉鎮的危機硬生生變成了一個可以撬動全市農業升級的杠杆!

這是何等的魄力和格局!

“好!好一個‘戰略意義’!”

楊憲民猛地一拍桌子,臉上的凝重一掃而空。

“小沈,你這個想法非常好!市裡全力支持!”

“我馬上聯係省農業廳的同學,讓他們立刻調撥一批茶苗,先解你們的燃眉之急!”

“資金上,我先從市長預備金裡,給你們批一百萬!專款專用!”

“育苗基地的事情,你明天就給我拿出一個更詳細的可行性方案來!”

“下周,我就上常委會去談!這個項目我親自來抓!”

一個常務副市長的承諾,重於千金。

沈風知道,現在西葫鄉的危機,解了。

不但解了,還因禍得福,攀上了一條更高更粗的線!

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強烈的倦意襲來,但他心中卻是一片滾燙。

從楊憲民的書房出來,已經是淩晨四點鐘。

楊憲民的動作比所有人想象得快。

沈風和李太廣、秦文靜待在市裡的招待所暫且住下,配合楊憲民的工作。

僅僅兩天之後,一輛輛掛著“緊急農用物資”橫幅的大卡車,就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西葫鄉。

車上裝載的正是從省農科院下屬的育苗基地緊急調撥過來的,五十萬株帶著泥土芬芳的優質茶苗!

當卡車停在鄉政府大院時,整個西葫鄉都沸騰了

村民們從四麵八方湧來,看著那些比之前還要粗壯、還要精神的茶苗,一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

“來了!茶苗真的來了!”

“是政府!是政府沒有忘記我們啊!”

“沈書記萬歲!”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緊接著,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響徹了整個山穀。

在村民們樸素的觀念裡,能讓省裡調撥物資,這位年輕的沈書記簡直是無所不能的人物。

沈風立刻組織乾部和村民,開始進行卸貨和二次栽種。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和教訓,這一次大家比第一次更有經驗。

專家們全程跟進指導,氣象局每兩天發來一次天氣預報,鄉裡還組織了巡邏隊。

僅僅用了一周時間,後山那四千畝茶園煥然一新。

與此同時,一個更讓西葫鄉振奮的消息傳來。

北川市常委會全票通過了《關於在西葫鄉建立市級高山茶苗繁育基地的議案》。

市財政將首批撥款五百萬元,用於基地建設,並且將這個項目列為全市年度重點扶貧工程。

市裡的勘探隊、設計院、施工隊,如同走馬燈一樣,一批批地開進了這個偏僻的小山村。

西葫鄉,這個曾經被人遺忘的角落,一時間竟成了整個北川市的焦點。

而這一切的締造者沈風,威望也達到了頂峰。

他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反而更加忙碌了。

基地建設、產業發展,千頭萬緒,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

而就在西葫鄉熱火朝天地搞建設時,遠在南方的飛鳶茶葉公司總部,黃飛遠的臉色卻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聽著手下的彙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說什麼?北川市要自己搞育苗基地?”

“是的,黃總。消息已經上報了,市裡非常重視,是他們的常務副市長親自在抓。”

“啪!”

黃飛遠將手中的紫砂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

“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他怎麼敢?他怎麼能?!”

他想不通,一個被他逼到絕路的小小鄉黨委書記,怎麼就能在短短幾天之內,完成如此驚天的大逆轉?

這已經不是打他的臉了,這是要掘他的根!

一旦北川市的育苗基地建成,就意味著在他的壟斷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不受他控製的,而且有政府背景的強大競爭對手。

“給我查!”黃飛遠咬牙切齒。

“把那個姓沈的小子,給我查個底朝天!我就不信,他乾淨得像一張白紙!”

結果卻讓黃飛遠大失所望。

沈風的履曆簡單得像一杯白開水。

從北川大學畢業,通過公考進入北川縣委,一路提拔,沒有任何汙點

家庭背景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黃飛遠看著調查報告,把紙狠狠地揉成一團丟在地上。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毫無背景,能有這麼大的手腕?能讓一個市的常務副市長為他站台?給我繼續查!把他祖宗十八代都給我挖出來!我就不信,他沒有軟肋!”

黃飛遠在背後搞著小動作,沈風卻完全沒放在心上。

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西葫鄉,一頭紮進茶場裡,忙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玩。

沈父和沈母一個月來看一次,看著兒子消瘦的下巴,一陣心疼。

勸他找機會趕緊提拔上市裡,不用再吃苦了。

沈風笑了笑,“你們不用擔心了,我有自己的打算。”

現在,還不是時候。

沈風他在等那個合適的機會。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一年過去了。

在這一年裡,西葫鄉的變化,堪稱天翻地覆。

破舊的鄉政府小樓被翻修一新,院子裡的雜草變成了綠油油的草坪。

通往小學的泥巴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

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後山那片茶園。

四千畝的茶園迎來第一年的豐收。

旁邊,嶄新的市級育苗基地廠房已經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

西葫鄉,這個昔日的貧困鄉,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脫胎換骨。

而這一切,都源於那個年輕的鄉委書記。

“沈書記”三個字,在西葫鄉比財神爺還管用。

經過一整年的精心管護,那一百畝由沈風和秦文君帶頭的示範田迎來了第一次的采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