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牌的時刻,快到了。
現在,還不能急。
錢董宇的急不可耐,王婷婷的威脅,都說明對方已經快要失去耐心。
他們越是著急,就越容易出錯。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他們露出馬腳的時候,來一個“拔刀相助”。
沈風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劉載明立馬迎了上來,臉上是藏不住的擔憂。
“沈主任,您跟錢縣長他……沒吵起來吧?”
剛才沈風被叫去,整個辦公室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誰都知道錢董宇心胸狹隘。沈風這次調研又搞得這麼大,明顯是沒給錢董宇麵子。
這趟過去,還能有好果子吃?
“吵架?”
沈風笑了笑,給自己沏了杯茶。
“為什麼要吵?我是在為縣委分憂,錢縣長還表揚我年輕有為呢。”
劉載明一愣,眼神懷疑——真的假的?
今天的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錢董宇還有這麼好心的時候?
劉載明打心底不相信,可轉念一想。
這官場上的交鋒,哪裡需要拍桌子瞪眼。
一句話,一個眼神,裡麵的刀光劍影,比真刀真槍還厲害。
沈風越是說得雲淡風輕,就越證明剛才的交鋒有多凶險。
“行了小劉,彆瞎操心了。”
沈風呷了一口茶,“把咱們的報告最終稿再過一遍,一個字都不能錯。”
“明天,該讓大家看看我們這一個月的成果了。”
“明天?”
劉載明吃了一驚,“這麼快?”
“快?這都過了半個月了,有些人已經等不及了。我們再不端上來,他們怕是要親自下廚了。”
他口中的“他們”,自然指的是錢董宇和王婷婷。
錢董宇那番最後的通牒,名為施壓,實為試探。
他在試探沈風的底線,也在試探楊憲民的態度。
如果沈風退了,或者報告拿出來不痛不癢,那他們就會立刻發起總攻,用“發展大局”這頂帽子,把楊憲民和沈風壓得死死的,強行通過蘭舟項目。
……
第二天上午,縣委常委會會議。
楊憲民坐在主位,表情平靜。
錢董宇坐在他的下首,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冷笑,等著看沈風的好戲。
按照議程,沈風作為縣委辦副主任,列席會議,並就“曆史遺留問題專項調研”作專題彙報。
沈風走上發言席,沒有半句廢話,開門見山。
他先是簡要介紹了調研組這一個月的工作,走訪了多少職工家庭,收集了多少份材料,每一項數據都清晰準確,無可挑剔。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直指核心。
“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大量一手材料和群眾證言,可以初步認定。”
“北川縣國有紡織廠的破產,並非單純的市場原因,而是一起有著清晰脈絡、嚴重後果的,涉嫌侵吞國有資產的重大案件!”
這句話像一枚炸彈狠狠炸進辦公室。
“什麼?!”
會議室裡一片嘩然。
所有常委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沈風身上。
侵吞國有資產!
這個定性,太嚴重了!
錢董宇臉上的冷笑瞬間僵住。
沈風居然敢在常委會上,直接把事情定性為“案件”!
這小子瘋了嗎?
沈風沒有理會眾人的驚愕,繼續往下說。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
“報告顯示,在二十年前的改製過程中,當時的承包方,通過一係列非法的關聯交易、資產抵押和低價變賣。”
“在短短兩年內,將紡織廠價值近三千萬的國有資產掏空,導致工廠迅速破產,數千名職工下崗失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這是對北川縣人民百姓的不負責!”
他沒有點王遠峰的名字。
但在座的,誰不知道當年主持紡織廠改製的“能人”是誰?
所有人的心裡,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王遠峰的案子,省紀委還在查。
現在沈風又拋出這麼一個重磅炸彈,這是要把王遠峰的棺材板都給釘死啊!
“同誌們,”
“數千個家庭的生計,幾十年的沉冤,這不是一筆可以被時間抹去的糊塗賬!”
沈風的語氣陡然變得激昂,“這是我們北川縣的恥辱!是我們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他放下手中的報告,目光掃過全場。
“因此,我代表調研組,向縣委提請三點建議。”
“第一,立即成立由紀委、公安、審計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紡織廠改製過程中的所有經濟問題,進行全麵、徹底地清查!”
“追回流失的國有資產,嚴懲相關責任人,有一個算一個,絕不姑息!”
“第二,由縣政府牽頭,立即啟動對下崗職工的安置補償程序。優先動用財政資金,解決他們最迫切的養老和醫保問題。這是政府欠他們的!”
“最後一點,在問題沒有徹底查清,北川縣所有與‘高飛集團’及其關聯公司有關的商業合作項目,一律暫停!”
轟!
如果說前兩條建議是重磅炸彈。
那這第三條,就是一枚精準製導的導彈,直接命中了靶心!
錢董宇的腦子“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他終於明白了。
沈風前麵說的所有話,都是鋪墊。
這最後一句,才是真正的殺招!
他不是要查紡織廠,他不是要查王遠峰,他是要借著這件事,直接卡死高飛集團,卡死蘭舟項目!
這一招,太狠了!
也太絕了!
他把紡織廠幾千名下崗職工的血淚,和高飛集團的投資,死死地捆綁在了一起。
誰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替高飛集團說話,誰就是與幾千名下崗職工為敵,誰就是想掩蓋當年侵吞國有資產的罪行!
這口鍋,誰背得起?
會議室裡,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被沈風這雷霆萬鈞的三板斧給鎮住了。
這哪裡是個初出茅廬的秘書,這分明是個手握屠龍刀的先鋒者!
楊憲民輕笑一聲,他等的就是這個時刻。
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
“沈風同誌的報告,有理有據,振聾發聵。他提出的三點建議,我認為,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
“曆史的欠賬,總是要還的。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困難,就對人民的呼聲置若罔聞。”
“我同意,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
這一下!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