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作安排,蔣小海決定深入基層支行進行工作調研,以便及時掌握基層網點經營狀況和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以及員工的思想動態,便於下一步工作重點決策。
從他來到寧州分行第一天開始,便以他獨特眼光和縝密的判斷力,已經發現了不少問題苗頭和根源所在,也就是說,寧州省分行經營業績始終在總行內部,全國各一級分行排名之所以排位墊底是有原因的,高層管理人員不作為是典型問題所在。
“不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落實這個問題,那麼所有將要實施的改革措施就可能出現百分之八九十在瞬間分崩瓦解局麵。
於是,這天一大早,蔣小海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帶著助理黃晶晶和秘書小曹以及司機老馬,便輕車簡從出發前往偏遠一點的目標支行。到達後,他並沒有直接表明身份,而是以一名普通客戶的身份去體驗業務辦理流程。他發現排隊等待時間過長,處理業務不熟練,以至於客戶抱怨聲不斷,而且工作人員態度有些冷漠。這讓他眉頭緊皺,他提前讓助理黃晶晶暗中將這些情況錄製到手機裡,作為分析問題的依據。
隨後,他向該支行行長亮明身份,並將看到的問題一一指出。行長大驚失色,沒想到,新任省分行行長會沒有向任何人打招呼情況突擊暗訪,便急忙解釋說因為近期人員調動導致人手不足等等,其實就是想糊弄過關。蔣小海雖麵上表示理解,但心裡已經對此人影響有了一個不太好的印象,而且從多名員工的言語中,蔣小海也聽出了某種味道,但沒有表露出來,隻是強調服務質量絕不能下降,因為在他的管理理念中,員工有問題,首先就是管理人員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團隊必定有一個優秀的團隊長,所以他有了下一步的動作構思。
接下來的幾天,蔣小海親自參與到該支行的工作改進計劃中。他幫忙重新規劃窗口布局以提高效率,還組織員工進行服務意識培訓。員工們一開始有些抵觸,但隨著蔣小海耐心地講解和示範,大家漸漸接受並積極配合起來。
最後,當蔣小海要離開時,他看到支行的業務辦理一開始變得高效有序起來,工作人員也基本上是笑容滿麵地接待每一位顧客,他表麵上擺出滿意地笑容,當然,如果堅持下去,深知這次深入調研才能真正起到了作用,他希望這種狀態能夠持久下去,否則依舊會商業對手給擊垮。
蔣小海回到分行後,由自己的助理黃晶晶整理出一份關於此次基層支行調研的詳細報告。報告中不僅闡述了問題的解決方式,還提出一些預防類似問題再次發生的建議,這份報告很快在分行內部流傳開來,有人擔心,也有人歡喜,擔心的人是因為自己不適合蔣小海的工作節奏,歡喜的人則認為有這樣一個引領者的到來,自己有更高的提升空間。
然而,眼前的這幅場景蔣小海並未因此滿足,他擔心的是不能持久,極有可能是曇花一現。於是,他開始著手準備下一輪的基層走訪計劃,他打算將這種有效的管理模式持續有效推廣到更多的支行。蔣小海心裡很知道,隻有不斷關注基層,才能確保整個寧州省分行健康穩定地發展。他也相信隻要堅持這種務實的工作作風,無論未來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分行及所屬基層網點都能夠從容應對。
其實蔣小海對分行機關以及下轄支行網點工作管理人員陽奉陽違的做派懷疑態度不是沒有道理的,從他離開那家支行返回分行的路途中,臨時讓司機折轉回到原地址,讓司機進去打探時,就出現了苗頭不對。
儘管說,要想扭轉一個人的思想不是靠一下子可以扭轉過來,根因不解決,這種行為和現象就始終存在,而且還有可能有加重趨勢。
“蔣行長,我感覺您與彆的行長不一樣,儘管您很年輕,但您的學識和經營管理理念及思路都不像是處在您這個年齡段的人所能擁有的。”在返回途中,助理黃晶晶曾在車上非常認真的與蔣小海探討起問題來。
“怎麼不一樣,不都是一雙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嗎,有啥差異?”蔣小海為了活躍一下大家神情緊張氣氛,便有些詼諧的開始了玩笑。
“依舊不一樣,對了,蔣行,我可聽說您曾經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而且國內某些大型國企都曾給您拋來過橄欖枝,想要你去那些地方工作,可為什麼您選擇了到我們金融係統來工作?”黃晶晶好奇的問道。
然而,蔣小海並沒有順著黃晶晶的思路回答下去,而僅僅說了一句,“在哪裡工作都能夠體現自身的價值。”便沒有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