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好萊塢各大製片廠和獨立電影公司的奧斯卡策士們已展開宣傳、公關和營銷
各大媒體、通訊社甚至博彩公司紛紛作出預測。
“od,還好我們的電影不是今年參賽。”
萊昂納多不禁感慨道,今年的奧斯卡感覺就是一場不按規則出牌的大混戰。
而與此同時,萊塢各大製片廠和獨立電影公司的奧斯卡策士們已展開宣傳、公關和營銷,各大媒體、通訊社甚至博彩公司紛紛作出預測。
“那明年或許就是一個最好的年份。”
李牧微笑道,今年的已經挑起了戰火,明年就得平息,無論是哪個獎項都會遵循這套規則。
當然金雞等獎項不在此列,年年被罵,年年我行我素,哪怕是觀眾都吐槽不動了。
拍攝的日子過得很快,時間一晃就來到了二月份。
《荒野獵人》在卡爾加裡kananaskis小村莊的取景已經接近尾聲。
這裡隻是大部分的場景的取景地,因為這裡有條冰流蜿蜒穿過白雪皚皚的山穀和原始森林。
然而隨著電影進度的推進,他們需要在卡爾加裡到溫哥華一帶的高海拔之中慢慢穿行
就如同劇本裡寫的那樣,道格拉斯艱難走過的那片白雪茫茫、仿佛世界儘頭的山穀,就是在這裡,格調壓抑、蒼涼又壯闊的一幕讓人過目難忘
李牧劇組已經籌劃著下一個拍攝地的工作了。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班夫國家公園。
《荒野獵人》戰鬥場景李牧將其定在了這裡。
《斷臂山》、《星際穿越》也都曾在這兒拍的。
這地兒好,全是山和水,沒有人煙。
然而如果是旅遊,當然是一件幸事,然而拍攝工作,沒有人煙,就意味著後勤需要儲備足夠的食物。
否則就得每天來回奔波。
而計劃中,劇組必須要在那裡駐紮一周時間,否則每天來回的路途,將會使得劇組必須延長至少一周的拍攝周期。
為此,後勤已經開始準備了。
《荒野獵人》即將換場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本就備受關注,當然吸引了好萊塢業內的注意。
諾蘭看到消息後,也給李牧來了個電話。
“李,沒想到你現在也這麼酷愛實拍!那地方可是幾乎沒有人,真的非常的漂亮”
李牧帶劇組前往班夫國家公園的事,業內隻要稍微有關注的,幾乎都知道了。
諾蘭則是給李牧說著,他對於班夫國家公園的感受。
“對了,你喜不喜歡滑雪,那裡有著三個著名的世界級滑雪場,在這裡劃上一個多月,都很難遇到相同的滑道”
“你這是去拍攝還是去旅遊啊。”
李牧笑著問道,感覺諾蘭知道的有些過於清晰,滑冰、打冰球、溫泉,都說了個遍。
“我曾經去過了那裡度假,你可以和crystal感受一下,真的非常舒服。”
“度假是很舒服,但是拍攝可就遭殃了。”
李牧苦笑道,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拍攝會前往完全沒有人煙而且偏僻的地方。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嘛?”
諾蘭反問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並不是綠幕能夠代替的。”
“你說的沒錯。”
李牧掃了一眼眼前的原始森林與白雪皚皚的雪山,此刻他無比認同諾蘭的這句話。
“很期待你電影裡的這些畫麵”
諾蘭帶著一句期待結束了和李牧的對話。
就在李牧結束了卡城拍攝,前往班夫國家公園時,國內的兩大導演的言論突然間讓業內熱鬨了起來。
首當其衝的就是馮小鋼的炮轟。
“綜藝電影,這是電影的自殺”
馮小鋼最終忍住,在微博上公開批評綜藝電影的短視和對市場的破壞。
“六天就拍攝完成,還獲得很高的票房,這將導致沒有製片人會願意繼續投資一部嚴肅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電影。”
這件事甚至馮小鋼發聲之後,不僅沒有消停,還聯合起了導演協會和製片人協會。
李牧身為重點對象,自然馮小鋼也是沒放過。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要為行業的健康做點事兒,並不是情緒化的炮轟而是理性的思考。
李牧因為拍攝《荒野獵人》,因此柳維娟先整理了目前的事態進度,給李牧彙報了這件事。
“李總,情況就是這樣!”
柳維娟清晨和李牧通話,此時李牧正是晚上結束了拍攝,想著能休息一下,不料來了這麼一檔子事。
“《奔跑吧!兄弟》居然還能兩天票房就將近16億元的票房”
李牧真沒多關注過這類型的電影,但是這玩意還能這麼離譜,隻能說粉絲太多了。
看來從去年的《爸爸去哪兒》大電影橫掃7億票房之後,就越來越多人想著吃這塊蛋糕了。
然而和李牧的思考不同,華藝的大小王兄弟此刻是大眼瞪小眼,表情都很精彩。
“小鋼是怎麼回事?”
王中君有些煩躁,自己家這導演怎麼回事,要知道華藝也參與了這“綜藝電影”的投資的。
這不是自己人抽自己一巴掌嘛。
“我來之前和他溝通過了,勸不動,他就認為投資這樣的電影,電影公司做得不妥。拍攝這樣的電影,導演和演員做得不妥。同意這樣的電影在大銀幕上播放,主管部門做得不妥”
聽王中雷這麼一說,王中君更加無奈了。
尼瑪,這馮小鋼現在是罵不得,因為華藝的股價很大一部分還是馮小鋼支撐起來的。
“對了,他現在還要聯合業內,一起發聲”
“算了,我們隻是投資商,隨他去吧。”
王中君最後想了想,還是不摻和,雖然《奔跑吧!兄弟》這樣的電影有得賺,但是還是馮小鋼更重要一些。
李牧這邊也是在思考。
其實這玩意討論起來,應該要回到更本質的討論:電影究竟是什麼?
電影到底還是不是文化產業,到底是純娛樂還是文化,如果是娛樂業,那麼放任何東西進電影院都沒問題,否則就應該有所標準。
像美國綜藝那麼發達,但美國人不這麼弄自己的電影。
韓國綜藝也很火爆,但是論到把綜藝節目拍成電影,韓國電影公會集體抵製。
究根結底,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外傳輸的文化,所以要保護電影。
一部電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掙好多個億,讓投資人心都亂了,他們隻會去搶這種項目,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電影。
這讓電影人心都涼了,今後還會有人去好好的拍一部電影嗎?
這種錢,很畸形。
最後李牧也是寫了一封郵件,讓柳維娟代替他發聲。
討論這種問題,其實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是業內業外還是管理部門,經過一番爭論肯定是有益處的。
就在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卷入這一場論戰時,柳維娟將李牧的意思傳達出去了。
“李導,大義,我認為我們確實應該要討論回本質問題,電影究竟是什麼?”
不一會,馮小鋼也是迅速回應。
業內更是泛起了一片討論之聲,網友們看熱鬨的看熱鬨,下場的下場。
隔天,官媒也直接到場參與了這次討論。
不過與此同時,薑聞在柏林的媒體對話中也發火了,與記者開撕,火藥味十足。
這場爭論的導火索是,《一步之遙》柏林首映後,寶島電影學者焦雄屏發微博稱數千觀眾隻有7人離場,沒成想受到很多網友抨擊。
原因是已有媒體發表了題為“退場觀眾近四成”、“創下本屆主競賽最高退場率”的報道。
李牧一瞅這兩邊的發文,瞬間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大概率就是片商內部試看、媒體場以及觀眾場不同情況造成。
像片商內部試看及媒體場,一般片商不會完全看完,特彆是有其他電影同時放映的時候,離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又是標題黨惹的禍。”
李牧搖了搖頭,有些媒體為了爭奪眼球反正隻要挨邊,就能安上去。
薑聞也沒慣著他們,直接開懟:
“昨天說有四成觀眾走了,怎麼不說都走了啊,那多過癮,怎麼算出的四成?而且昨天晚上我們放那場就幾乎沒有人走,為什麼這個就沒人寫了呢”
顯然薑聞這次也是十分不滿。
“艸,這些狗媒體,也就我現在脾氣好了很多,不然老子當場就給他們噴死了。”
薑聞和李牧通話的時候,似乎餘火未消。
“對了,你知道不知道馮小鋼等關於綜藝電影的論戰這件事,今天有個記者問到,我一知半解,沒太敢回應。”
薑聞恰巧人在柏林,消息暫時到他那有些閉塞,沒了解的太清楚。
“這件事我也是剛知道沒多久,你沒回應是對的,思考好了再回答,業內現在都下場了,導演協會和官媒也入場了。”
李牧淡笑道,給薑聞說道了一二。
“靠,這麼水深的事兒,那記者差點把我帶溝裡去了。”
薑聞聽完後,頓時感覺自己當時賊雞兒機智。
“話說伱發話了嘛?”薑聞頗有興趣的問道。
“說了,我覺得應該回到本質問題,電影究竟是什麼?”
“”
薑聞抓了抓頭腦,“不是啊,老李,你咋不讓大夥研究生命究竟是什麼呢?”
“你讀那麼多書不會就為了研究這點事兒吧。”
“滾,學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