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笑容滿麵的找到了楊謙,說是有好消息帶給他。
“剛得到的消息,最快明天,最遲後天,你久等的那筆錢就該到這邊了。”
“這麼快?”
“嗯,跟著國朝給吉州府這邊的撫恤銀車一塊過來的。一起來的還有兩個皇城內衛的大營人馬,一共三百人。你那筆錢那麼多,不跟著這麼些人一起過來,誰敢放心?”
“這麼說圍剿叛軍的時間要提前了?”
“嗯,應該如此。不過具體如何打,這個就隻有哥叔尼大人還有府主大人才清楚了。”
正如胡安所說,第二天下午,一個龐大的車隊從北門進入了吉州府城。
帶來了一些糧食,還有賑濟的銀錢。以及胡安提到過的那兩個大營三百名皇城內衛。
其中重點就是那兩個大營的三百名皇城內衛。這表示洪武朝已經做好了平叛前高層戰力的準備。後續各府兵馬整備之後就要針對叛軍進行圍剿了。
其次就是那些賑濟的銀錢。
這些錢一部分是給吉州府用來修繕城池的,一部分是用來安撫官衙內忙的腳不沾地的差官的。數目巨大,由戶部右侍郎親自帶著一千牙兵押送過來。
胡安提到的給楊謙的那筆錢也是跟著戶部的銀車一起過來。一共是一萬三千兩百金!
本來按規矩皇城那邊來了侍郎一級的大人物吉州府這邊是要舉行隆重的歡迎宴的。可眼下卻沒這個條件,連官衙都還在抓緊修複,劉川都隻能在城衛軍的軍營中設宴,一些軍中大灶的粗獷吃食以招待來人。
一共三桌,吉州府這邊的主要位置,以及這次皇城過來的主要人物。
本來一頓簡單的飯局而已,加之情況特殊已經隻算是一些心意,也是對皇城來人的尊重禮節。戶部右侍郎周亭很是理解,連劉川敬酒說招待不周他都不敢接,隻是一個勁的感謝。很是客氣。
但楊謙這一桌就不太對味了。
楊謙招呼的是戶部的隨隊郎官,為首的是一個年紀看起來比楊謙還要小上幾歲的公子哥。麵色白淨,身形高瘦,太陽穴微微鼓起,應該是練過一些內修武學,身上還有一股濃濃的熏香的氣味。
“兄弟,你姓楊,吉州府好像沒聽說過姓楊的世家,是我孤陋寡聞了?”
楊謙笑道:“可不是世家,家父一介捕快而已,從三道城立了些功勞才幸進到此,叫公子見笑了。”
“嘖!搞半天你不是世家的!也行,問你,這吉州府可有什麼好耍的地方?彆的城邑就算了,那邊快打仗了不安全,就這府城裡的,你給我說說。”
這個叫譚文的公子哥一開口,幾句話說下來楊謙就知道對方的路數了。
這種人在三道城、吉州府城裡可不少見,或者說天下各地都有,均是些好吃懶做的紈絝廢物。
“也就花樓而已。不過目前還亂著,花樓關門歇業。公子想要找耍事恐怕沒地兒去。”
楊謙心道這譚文也是離譜,明擺著跟了戶部右侍郎來吉州府就是來混資曆的,等到平叛過後論功行賞也可以沾一點好處。怎麼也算是要緊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