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法門,楊謙心裡排了一個序。
按照需求的緊要程度,形成即時戰力為最優先。所以《五雷中卷》和《千雷引》是要先點滿經驗的。
《淺陣》雖是楊謙最為感興趣的新東西,但起始經驗實在太高了,隻能放在最後。
一番算計下來,楊謙不由得感歎,修行艱難。他這種開著經驗掛的異數都沒辦法一路隨心所欲,那些隻能一點一滴慢慢積累的修士難怪舉步維艱。
更彆說薑雲之流的散修了,一路走來更是滿身傷痕累累。
但一轉念,想到自己今天跟胡安達成的兩筆交易,心思立馬又安穩了下來。
一萬多金的應收款,相當於一萬多的可用經驗。這要是到手,後麵至少很長一段時間都能不再為經驗發愁了吧?
-
160-
320-
640-
1280
一陣肉痛不已的經驗銳減之後,楊謙的經驗麵板上剛登錄的《五雷中卷》已經直接頂滿,功行圓滿!
《五雷中卷》:圓滿1280/1280
【恭喜!你的《五雷中卷》功行圓滿!針對五氣中衍生雷屬的感悟你已經相當深厚了。五氣中各種雷氣的性質、特點、淬煉手法你都爐火純青。】
【因為你對於雷氣的親和力已經達到了忘我的程度,一呼一吸間雷氣自然淬煉,慢慢讓你的肉身也在雷氣的不斷積蓄下產生了神奇的變化。】
【獲得初階雷體】
一連串的提示楊謙隻來得及草草的看一遍,與以往一樣,修行法門的圓滿帶來了海量的知識和玄妙的道理,也正因為此,楊謙的魂魄會在這些海量的知識和道理灌入的時候陷入“知識的海洋”沒辦法去兼顧著想彆的事情。
而無意之中楊謙也感覺到了來自自己身體的神奇變化。
踏入結丹。
尋常修士就是丹田和天地起了勾連,脫了凡體。經脈和肉身雖也有增益,但主要增益還是在魂魄跟天地的共頻上麵。
而楊謙這樣看似器修,實則武修的“另類修士”,溝通天地的目的就跟普通修士不一樣。
楊謙溝通天地其實隻是借此吸納天地力量,重點還是在肉身,以及魂魄。
以往若是《五雷中卷》圓滿時這般龐大的知識量和神奇的道理灌入,楊謙會直接“茫然”,分不清周遭的一切,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魂魄的微微脹痛。
而這一次,他可以清醒的“觀察”自己的魂魄在吸納這些知識和道理進入識海的全過程,同時並不會對身周的情況失去掌握。
而隨著知識和道理在楊謙魂魄識海裡的認知更迭和拓展,他的肉身同樣因為《五雷中卷》的圓滿出現神奇的變化。
經脈的極大拓展,靈氣、雷氣的海量彙入,丹田裡的核心結丹的飛速壯大,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精進,不奇怪。
驚訝的是楊謙的肉身,準確的說是血肉還有皮骨。
以往肉身並沒有跟經脈裡的先天真氣聯係在一起,隻是在其之外慢慢的增長。肉身力量雖然比尋常的修士強出五六成,但還在能用“天生神力”來解釋的範疇。拚鬥時也並不會成為製勝的關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