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的秦始皇陵還在修建,阿房宮卻直接停了工。
皇陵至今已經修建三十五年,本就沒道理停的。
按照君主的禮製,趙淩登基之後,就該開始修建自己的皇陵了。
趙淩卻直接拒絕了為自己修建皇陵,他直接立下規矩,大秦以後的皇帝全部葬在始皇帝的皇陵當中,隻不過分不同的墓穴罷了。
一座皇陵的內城加外城的占地都近三百公頃了,就算秦朝真的千秋萬古,將贏氏一族全葬進去也填不滿啊。
趙淩雖然為嬴政修廟塑像,進行神話,但他個人卻是不信神明,人死如燈滅。
哪怕穿越了,依舊不信神!
原來的阿房宮本來就是嬴政三十五年才開始修建的,如今不過剛打好地基,許多宮殿都還沒有還是修建起來。
嬴政是規劃將阿房宮作為朝宮核心建築群,以此象征帝國權力中心。
如今朝堂上全是趙淩的人,行政區域已經夠了,那麼大一片地基,趙淩直接進行重新規劃,東邊劃為廠區,磚廠、水泥廠,煤廠拔地而起。
西邊則是修建學宮,用以招攬有識之士和教出更多的人才。
大秦原來是以吏為師,再加上禁止私學,確保法家思想壟斷地位,戰國時期有名的齊國稷下學宮、楚國蘭台、魏國西河學派等都因六國滅亡而消散。
若是在兩個月之前,趙淩剛剛登基,他提出將阿房宮改為學宮,勢必會遭到老臣們的反對。
如今朝堂上下全都是趙淩的人,什麼禮法製度,誰人會與趙淩提?
朝堂上下已經幾乎成了趙淩的一言堂。
“陛下當真要讓百家齊放,恢複到春秋時期的模樣嗎?”
尉繚如今身為右丞相,除了外交事務,還直接對接治粟內史,負責的財政大權。
他是蓋聶的師兄,蓋聶是尉繚引薦給趙淩的,也是第一個跟在趙淩身邊的老臣。
朝堂之上的官員基本都是趙淩的門生,他們奉趙淩為神明,絕對地遵從他的旨意。
西文彥辭官之後,原禦史張蒼被封為常奉。
張蒼本來就是反對暴政的,趙淩建立大秦的學宮,還給百姓發工錢,他又有什麼好反對的?
趙淩與尉繚相處得極好,尉繚雖然也認定趙淩乃是治國之明君,但有些話,彆人不敢提,他若是也不提,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君主專製,整個朝堂無人剛諫言,這樣真的好嗎?
趙淩問道:“尉丞相覺得此事不妥?”
尉繚點頭道:“之前始皇帝重用法家,意在統一思想,不讓庶民知得太多,如此才便於統治。”
“陛下令儒家教庶民識字,教化天下倒無問題,但若百家齊放,人心紊亂,庶民知得太多,實不易統治,陛下當慎而重之。”
他並沒有完全否定趙淩的做法,隻是提出自己的意見。
此言與之前的西文彥等人說的如出一轍。
到了他們這個地位,考慮的便是如何少數人統治多數人。
且不說什麼愚民政策。
知識壁壘,便是統治階級,貴族階級對底層百姓的限製。
他們不能知得太多!
趙淩也不禁沉默了,這些日子他也在想,他是否過於理想化了?
封建王朝,讓天下的百姓都能識字、明理,懂生產,懂一些簡單的知識……
尉繚繼續說道:“若學識能提高地位,入主朝堂,陛下又讓天下百姓都開始學詩書,誰人還會安心種地,安心從軍?”
饒是大秦有強製規定種地和服役,但如果百家齊鳴,各種學說流傳於天下,而且學會這些學說都有可能入主朝堂,提升地位,這會成為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機會,他們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學那些學說。
趙淩和尉繚四目相對,如今章台宮僅他二人,趙淩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尉丞相,憑什麼有些人生下來就隻能種地?有些人生下來就該當皇帝?”
“……”尉繚張了張嘴,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你是皇帝啊!
你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合適嗎?
如果換一個人說這樣的話,尉繚上去直接將其處死。
可說這話的人就是當今的秦武帝。
你把我整不會了!
趙淩卻繼續說道:“尉丞相當年為何又不種地?為何拜師鬼穀,又入兵家,學得滿腹經綸和一身武藝?”
尉繚可不僅僅是鬼穀傳人,他還是兵家傳人,他的權謀之術和軍事上麵的才乾讓趙淩都無比的佩服,他所著《尉繚子》與《孫子兵法》齊名,被列入《武經七書》。
韓信如今在尉繚麵前都得自稱一聲學生。
尉繚不明白趙淩的意思。
趙淩很清楚,無論是尉繚還是西文彥,他們的階級意識都很清晰。
庶民在他們眼中從來都隻是工具。
他們都樂意看到百姓富庶,百姓愛戴他們。
他們也愛民,隻不過他們的愛就像看待自己家的貓貓狗狗,看待為自己捕獵的獵犬。
“朕開設學宮,讓諸子百家傳揚學說,是為了大秦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普通百姓學的東西,等《萬民典》編撰完成,讓他們學會相同的文字,讓他們對大秦有歸宿感。”
“學宮教的東西,更多的是培養如何種植,製造更便捷的工具,還有醫術,這些人學會了,再讓他們傳揚天下,這又有什麼問題呢?”
“隻有這樣,隻要百姓過得更好,寒冬來臨之際,他們能有一處庇護之所,春收秋收後,他們能吃上自己種的糧食。”
“他們也不需要每日耕種,閒暇之餘也能走出去看看這大好山河。”
“朕相信,百年之後,他們就不會認為自己是什麼六國遺民,天下都是大秦人。”
任何時代,任何的社會模式,階級之間的差距是消除不了的,更何況是當今這天下第一個封建王朝?
趙淩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就強行打破這種上層人對下層人的知識壁壘。
天下還有多少人在為了一日兩餐而拚儘全力,他們哪來的精力去學什麼詩書兵法?
哪怕是後世那些大學生,他們也算是學了不少知識,各種各樣的學習渠道。
可又能如何?
他們絕大多數人真的能憑借那些知識就跨越階級?
有機會!很渺茫罷了。
正如西家、馮家,亦或是贏氏一族。
人家家族數代人的努力和沉澱,讀讀書就想跨越階級了?
天下太大,趙淩消除不了階級的存在,他隻是想要儘可能地提高普通人的工作效率,解決他們的住房衣食,讓他們過得更好,讓他們至少活得像個人罷了。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