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書是帶不走了(1 / 1)

推荐阅读:

可一日印出萬冊,甚至十萬冊?

伏生他們看到紙質的《論語》後,已經被驚住了。

當年秦始皇從齊魯儒生中征招博士七十人,能入嬴政法眼的,都不是蠢蛋。

他們看上一眼便知道這種名為紙質書的對傳承學識的意義有多深遠。

伏生用指腹輕輕地撫摸著書的一角,再撫摸上麵的字,好像之前淳於越一樣入了神。

“皇帝親自為儒家典籍作注釋……”伏生感歎不已。

淳於越這個時候說道:“陛下還說,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百姓不過是治標不治本,若天下百姓都深諳禮義廉恥,天下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罪犯,百姓的生活也會跟著好起來。”

叔孫通回過頭,更激動地問道:“陛下當真這麼說?”

淳於越點頭:“此等大事,淳於越不敢妄言。”

叔孫通強忍著激動的心情,沉吟片刻,感慨道:“陛下真乃仁德之君,大秦有如此君主,實乃大幸!”

伏生點頭,神情激昂地說道:“陛下殺趙高,誅李斯,撥亂反正,更有雷霆手段折服三大氏族,又心係天下,此等君主,我等若是不忠,愧對天下百姓!”

“諸位切不可因對公子扶蘇的私交而舍了大義!”

博士們紛紛點頭,為大義舉旗。

“陛下連胡亥都留了其一條性命,可見他並不會傷害扶蘇,重情重義。”

“公子扶蘇雖也是德才兼備,但性子過於柔弱,為臣尚可,為君者倒缺了幾分霸氣。”

“難怪始皇帝遲遲不肯立儲,想必他是知道當今陛下的才德。”

博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儼然忘了他們之前誓死效忠扶蘇的樣子。

淳於越笑吟吟地看著叔孫通:“師兄弟們還要辭官回魯地嗎?”

叔孫通漲紅了臉,往後退了三步,彎腰躬身:“淳於師弟,方才是為兄冒犯了!還請師弟見諒。”

伏生亦往後退了三步,行禮道:“陛下能做出如此決策,師弟定是費心不少,我等卻還出言不遜,師弟寬宏,勿要計較。”

一眾博士紛紛向淳於越行禮。

淳於越沒有說趙淩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策,但在他們看來,新君繼位,要讓他更改始皇帝之前下達的政令,甚至說改變治國方針,淳於越定是功不可沒。

這一刻,淳於越已然成為了儒家的新領袖,若趙淩真的以儒學教化百姓,那淳於越的功勞可以比肩儒家幾位聖人。

淳於越也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諸位同門似乎誤會了。

他若不作解釋,那他在眾人眼中便有勸諫新皇之功,說不定將來名留青史,儒家弟子都會記住他的功勞。

“諸位師兄弟勿要如此,陛下本就是仁德之君,今日覲見陛下,淳於越並無任何勸諫,諸位勿要誤會了。”淳於越連忙扶起伏生和叔孫通,“兩位師兄,淳於越不敢貪天之功,也不願做那欺世盜名之輩。”

伏生和叔孫通等人挺直腰杆,更是敬佩地望著淳於越。

此等天大的功勞,淳於越竟然不要,可見其風骨。

淳於越正色道:“諸位,西文彥等人已經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如今大秦餓殍遍野,我等習聖人之學,欲以儒學教化世人,此時是否應儘綿薄之力?”

伏生點頭:“伏生願散儘家財救濟百姓!”

叔孫通沉吟道:“我等還需回魯地,集儒家門生之力才能救濟百姓。”

淳於越微微點頭,躬身道:“還請兩位師兄回魯地將當今陛下的話轉告孔甲師兄,讓他切勿做出傻事,號召天下儒生救濟災民,使大秦百姓度過災年。”

博士們紛紛讚同,出奇地沒有任何異議。

儒學將傳揚天下,三大氏族都開始救濟災民了,他們儒家如果不做出表率,今後還有什麼臉麵教百姓仁義之說?

救濟災民的事情已經說定,伏生和叔孫通將前往魯地籌集錢財糧食,

伏生厚著臉皮對淳於越說道:“淳於師弟,不知可否讓愚兄將此篇紙質《論語》帶回魯地,給孔甲師兄一觀?”

“這……”淳於越這次真猶豫了。

雖然趙淩是說了,將來可能一日可印萬冊乃至十萬冊,但現在天下僅此一冊啊!

叔孫通也連忙說道:“師弟,愚兄也想借《尚書》一觀,想看看當今陛下對儒家的理解。”

他們兩人是一人借《論語》,一人借《尚書》啊!

而且他們還要將書帶回魯地。

淳於越神情有些尷尬,他連天大的功勞都可以不要,但現在兩人借書卻著實讓他為難了。

“兩位師兄,不是師弟不借你們,隻是鹹陽到魯地山高水遠,這……萬一有什麼損壞……這……”

伏生不等他說完,就連忙說道:“師弟放心,愚兄以項上人頭作保,若書有一角損壞,愚兄願自裁謝罪。”

叔孫通也連忙說道:“為兄也願以性命作保!”

“……”淳於越已經徹底無語,剛才兩個老家夥還說什麼來著?

他們是不是不稀罕陛下所賜之物?

淳於越也就在章台宮翻閱過趙淩親筆注釋的《論語》,《尚書》他都還沒來得及看呢……

“兩位師兄不如明日再出發,容淳於越先看了《尚書》,再行拿去。”淳於越暗歎了口氣,隻能做出妥協。

兩人都以性命作保了,他還能說什麼?

“其餘的書,諸位若是想看,請移步至淳於越家中借閱。”淳於越說著已經將《論語》收進箱子,蓋好後就想回家。

伏生直接將他攔了下來:“師弟請留步!天色尚早,不如讓眾位師兄弟一齊觀之?”

其他的博士全都滿臉期待地看著淳於越。

博士們相互使了個眼神,一同躬身道:“望師兄垂憐,讓諸位一同觀看。”

淳於越知道,今天這書他是帶不走了,隻能再次放下木箱,將一本本嶄新的書拿了出來。

一共五本儒家典籍,五十餘人分作五批,一人坐下翻書,其他的人全都站著看。

淳於越此時無心看書,每當看到那些同僚翻一下書,他的心都在抽,生怕他們把書給翻壞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