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誌從蒸汽遼東到羅馬 > 第67章 貿易商隊,物資交流
背景色:字体:[]

第67章 貿易商隊,物資交流(1 / 1)

推荐阅读:

“固石灰”的出現,如同為遼東的建設插上了翅膀。部落的房屋更加堅固,水渠灌溉效率大增,而那巍峨的城牆,在“固石灰”的加固下,更是如同銅牆鐵壁般,讓周明對遼東的防禦信心倍增。然而,一個快速發展的部落,對物資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儘管遼東物產豐富,自給自足的能力極強,但某些關鍵的戰略物資和稀缺資源,仍需從外部獲取。

清晨,周明站在遼東部落的貿易碼頭,看著一艘艘嶄新的平底沙船停靠在岸邊。這些船隻比尋常貨船吃水更淺,更能適應沿海和內河航運,是周明指導造船工匠們改良後的成果。船艙內堆滿了準備對外貿易的貨物:精鹽、海魚乾、打磨精美的鐵製農具、甚至還有一些遼東特產的精美布匹和簡易的“肥皂”。

“黑牛,你親自帶隊,前往平州和幽州,以精鹽和鐵器為主,換取我遼東所需的糧食、藥材,以及一些稀有礦石。”周明沉聲吩咐道。黑牛如今不僅是護衛隊統領,更兼任了遼東商隊的總負責人,足見周明對他的信任。

黑牛拍著胸脯保證:“公子放心!屬下一定不負所托!”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知道,每一次商隊出征,都是遼東實力的展現,也是為部落換回寶貴資源的重任。

遼東的物產,在周明的科技加持下,日益豐富,品質也遠超中原。

精鹽:遼東海域遼闊,鹽礦資源豐富。周明指導工匠們改進了曬鹽和煮鹽的工藝,使得遼東的精鹽不僅產量巨大,而且潔白如雪,鹹度適中,遠勝中原市場上的粗鹽。這種優質精鹽,在中原是供不應求的硬通貨。

鐵器:得益於“高爐”雛形和“百煉鋼”技術的普及,遼東的鐵器質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是鋒利的刀劍,還是堅固耐用的農具,都比中原同類產品更為優越。這些鐵器不僅是遼東軍備的保障,也是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

布匹:周明在紡織業上的投入,使得遼東的布匹產量大增,而且質地柔軟、色澤鮮豔。雖然不及絲綢的奢華,但在普通百姓中,遼東的布匹卻是極受歡迎的日常用品。

煤炭:遼東地區煤礦資源豐富。周明已經開始大規模開采,並將其應用於冶鐵、燒製“固石灰”以及取暖。雖然目前尚未成為主要的貿易物資,但其潛在的戰略價值,周明心知肚明。

除了這些大宗商品,周明還指示工坊生產了一些具有新奇特色的產品,如“肥皂”。這種用油脂和草木灰堿製成的清潔用品,在中原幾乎聞所未聞,卻能高效去汙,深受富戶喜愛。

周明組建的商隊,並非簡單的貨郎。他們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每一支商隊都配備了精銳的護衛隊,以防範亂世中的匪盜。同時,周明還為他們配備了簡易的“地圖”(周明根據墨子芯片資料繪製的簡要地圖),以及一些識彆沿途勢力範圍的情報。

“記住,此去中原,務必謹慎行事。”周明叮囑黑牛,“如今董卓亂政,天下大亂,各路諸侯割據一方,匪盜橫行。你們要以安全為重,寧可少賺些,也絕不可冒進。記住,我們遼東,不缺錢財,但缺的是人,是未來!”

黑牛鄭重地點頭:“公子放心!屬下謹記在心!”

遼東商隊,如同穿梭於亂世中的一股清流,將遼東的富庶和繁華,帶到了中原各地。

平州,一處臨海的繁華市集。

遼東商隊的到來,立刻引起了轟動。當黑牛將一袋袋雪白的精鹽傾倒而出,當一件件光可鑒人的鐵製農具擺放整齊,當一匹匹色澤鮮亮的布匹鋪陳開來時,整個市集都沸騰了。

“天啊!這鹽……比我等以往所用之鹽潔白百倍!簡直是鹽中極品!”

“這鋤頭!這刀具!鋒利異常,分量卻輕,當真神兵利器!”

“遼東的布匹也如此精美!色澤純正,手感柔軟!”

商隊帶來的物資,很快就被哄搶一空。當地的商販和百姓們,從未見過如此高質量的商品。他們爭相用糧食、藥材、甚至是從各地搜羅來的金銀珠寶,來換取這些來自遼東的“奇珍異寶”。

黑牛按照周明的吩咐,除了進行正常的貿易,還特彆留意收集各類情報。他與當地的商販、遊俠、甚至是流民進行交流,了解中原的局勢變化、糧食價格、以及各路諸侯的動向。

“如今中原大亂,董卓倒行逆施,洛陽已是一片狼藉。”一名老商販歎息道,“各路諸侯都在招兵買馬,囤積糧草,這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

黑牛不動聲色地聽著,將這些信息一一記在心中。

當他看到一個麵黃肌瘦的流民,為了換取一小袋遼東精鹽,竟願用家中僅剩的幾枚銅錢時,他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酸楚。中原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遼東的物價,可比這裡便宜太多了。”黑牛心中暗道。他更加明白了周明發展遼東、囤積物資的深遠意義。

隨著商隊往來的頻繁,遼東不僅獲得了大量所需的物資,更在中原建立了穩定的“商路網絡”。

在物資交流的同時,信息交流也在同步進行。

從商隊帶回的各類情報中,周明對中原的局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董卓的暴虐,使得民不聊生,各地反抗之聲此起彼伏。袁紹、曹操、孫堅等諸侯的崛起,也都在周明的預料之中。

他發現,遼東的“硬通貨”,除了精鹽和鐵器,還有那本《遼東詩集》。許多文人雅士,甚至願意用重金來換取一本活字印刷的詩集,他們對周明的才華和遼東的“奇術”充滿好奇。這無形中,也為遼東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周明還指導商隊,有意識地去尋找一些稀有的礦石,如銅礦、鉛礦、錫礦等。他知道,這些是未來發展工業,甚至是製造火器和電力設備的關鍵原材料。

“公子,這是從幽州帶回的硫磺礦石,質地純淨,數量不少!”黑牛帶回了一批批物資,其中一箱箱黃色的硫磺礦石,讓周明眼中閃爍著光芒。

“好!太好了!”周明滿意地說道,“有了這些硫磺,我們的‘轟鳴果’(火藥)便可大規模生產,再也不用擔心原材料不足了!”

硫磺、硝石、木炭,是火藥的三大主要原料。遼東有豐富的木炭資源,硝石周明也已經開始指導人手在各地搜尋。如今硫磺也有了穩定的來源,這意味著“轟鳴果”的產能將得到極大提升,為遼東的軍事實力提供了堅實保障。

遼東的貿易商隊,不僅僅是物資的搬運者,更是遼東文明的傳播者。

他們將遼東的精鹽、鐵器、布匹帶到中原,讓中原百姓見識到遼東的富庶和工藝的精湛。

他們將《遼東詩集》帶到文人雅士的圈子,讓周明的才華和遼東的“新學”之名,傳遍天下。

他們將遼東的“肥皂”帶給貴族富戶,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潔淨,無形中改變著他們的生活習慣。

每一次貿易,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都是一次影響力的擴散。

周明深知,在亂世之中,僅僅依靠武力是無法持久的。經濟的繁榮,文化的吸引力,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他要讓遼東成為這個時代的經濟中心和文化高地。

“遼東的崛起,從貿易開始!”周明站在高大的城牆上,看著遠處商隊遠去的背影,目光深邃而堅定。

他知道,這些商隊不僅僅是在為遼東運送物資,他們更是在為周明心中的那個宏偉藍圖,鋪就一條通往未來的繁榮之路。

當外界還在為土地和人口而爭奪不休時,遼東卻在悄然構建著一個以科技為驅動,以貿易為紐帶,以文化為底蘊的嶄新體係。而這個體係,將在這亂世之中,爆發出驚人的力量,最終改變整個天下的格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