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過往(1 / 1)

推荐阅读:

聽了向遠的話,舒陽的臉更白了,“所以不能好是嗎?”

向遠的手機亮了起來,他隻看了一眼,並沒有去接聽。

“不是不能好,一切還要看術後恢複情況,如果是因為大缺口引起的,可能在術後壓差就減少了,但是畢竟還有肌部的一些小缺口無法補,那麼這部分的血流會不會造成壓差,現在誰也不清楚。”

舒陽吸了吸鼻子,“那如果術後還有肺動脈高壓怎麼辦?吃得高辛嗎?我聽說這藥是有毒的。”

“還有其它的藥的,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並不是隻有地高辛一種。”

舒陽的心直直地墜下去,她覺得自己的嘴唇有點抖,抬手捂著嘴,沒有說話。

忽然,她的耳朵聽到了一連串奇怪的聲音,她才回過神來,緊接著那聲音又響了起來,舒陽才聽到那是腸鳴聲,這才意識到是向遠的,他沒吃飯。

舒陽意識瞬間回籠,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來,“遠哥您還沒吃飯是嗎?對不起,耽誤您了。”

她伸手拿過放在邊上的那個袋子推過去,“您打我電話的時候我正在吃小籠包,我是用手套吃的,乾淨的,裡麵還有手套,不嫌棄的話遠哥您吃吧。”

向遠被舒陽那根戴了各色琳琅滿目的手串的手腕吸引,正想說話,舒陽就說道,“這會兒時間有點晚了吧,我先回去了,謝謝遠哥,耽誤你午休了,我先走了哈。”

她沒等向遠回話,轉身就走了出去。

向遠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忽然就笑了下,記憶中的舒陽也是這樣的,常常匆匆忙忙,有時候又拖拖遝遝的。

他的胃有些痛,過會兒還要去處理向可心的事情,確實沒有時間去找吃的。

他起身將白大褂換下,去洗了手,然後換了外套拎著袋子就出門了,他直接從電梯直下車庫,打開袋子,撕開裡麵的包裝,套上塑料手套,結果手套太小,破了。

於是他直接拿著袋子上嘴啃。

小籠包還有點溫,給饑餓的胃一點撫慰。

他一邊走一邊打電話,頻頻對著電話那頭道歉,“曾老師,不好意思,剛剛在處理工作上的一點事情,我現在馬上就過來了,大約十幾分鐘到,麻煩您讓孩子在門口等我……是是,我知道的,我會重視的,給您添麻煩了。”

掛上電話,馬上撥通了母親張美娟的電話,讓她去向可心的學校。

他下午還有手術,隻能先讓向可心跟著張美娟回家。

就這樣邊走邊說邊吃,找到車時,小籠包已經去了大半袋。

啟動車子,車子如箭般開了出去。

來到學校,向可心已經在門口了,保安站在邊上同她在聊天,她一臉的不高興,臉上不知道在哪裡被什麼東西弄到了,有一處紅痕,站在牆邊,手裡拿著一根樹枝劃來劃去。

看到了向遠,向可心抿著嘴不說話,但她扔掉了自己手裡的樹枝,站在一旁不動也不說話。

向遠並沒有說什麼,他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伸手過去摸了摸她的頭發,“我讓奶奶過來接你了,下午我還有手術。”

過去,向遠與向可心相處的時間並不算多。

向可心的母親詹青青是一個很能乾的女人,她長得從年少開始就很耀眼,直到碰到向遠,才發現這世界上有比自己更耀眼的人,一見鐘情。

二人大學相識,也是分分合合,最終結婚。

在詹青青看來,結婚可能是自己一生當中最耀眼的時候了吧,俊男美女,得意而完美。

直到向可心的出生。

詹青青對向可心的出生是抱了美好的願望的,以自己的條件,以向遠的智商,自己的孩子一定是那種特彆優秀的,特彆好看的。

向可心確實長得還行,但隨著她開始上幼兒園,漸漸地不如詹青青的意了,她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聽話的乖的孩子,她對詹青青安排的那些例如編程、小提琴、鋼琴、舞蹈、英語都不感興趣,非要送過去就每日在那裡消磨時日,直到後麵老師都和詹青青婉轉地說:孩子還太小,遲點再送吧。

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吧,詹青青又送遊泳、滑雪、乒乓球、冰球……,從團體課到一對一,屢屢總是沒有辦法滿足她的期待。

向遠可能自己在成長的歲月中,在學習這一塊過分順利,對詹青青這種想要孩子“出人頭第”沒有那麼多的執念,兩人發生了分歧,又加上詹青青很不喜歡向遠的母親,兩個人始終矛盾很大。

孩子上幼兒園就是詹青青的噩夢,每天老師都會反饋說不是今天和彆的小朋友鬨矛盾了,就是不聽老師話了,甚至婉轉提醒詹青青是不是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詹青青哪裡能接受呢,不斷地找老師另外上課,結果越上向可心越叛逆,幼兒園的她就學會了說假話、抵賴等等這些詹青青不能接受的“壞習慣”,母子關係也嚴重影響到了夫妻關係,她開始怪向遠把很多時間花在科研、工作上。

兩人見麵不是談孩子這裡不行那裡不好,就是指責向遠不關心家庭,不關心自己,不關心孩子。

疫情的前兩年,向遠工作地點從鵬城換到了京海,這件事情對夫妻感情傷害很大,她認為向遠隻會逃避,完全沒有考慮家庭和自己,她的家人、朋友、生活、工作都在鵬城,她來京海她能做什麼?

她對於向遠安排的來到京海這邊,換一換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建議很不滿,想到自己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和現在被孩子困著的孤寂,撐了又撐,最後兩人還是選擇了離婚。

離婚的時候,兩個人還算是平和的,婚前反正是簽了協議的,該怎麼分兩人就怎麼分,她也沒孩子,隻覺得自己滿心的委屈,最後向可心跟著向遠,從鵬城來到了京海。

詹青青曾經對向可心有很高的期望,在向可心來到京海之前,幾乎是詹青青一手帶大的。

詹青青和婆婆張美娟不怎麼和,張美娟有點殘疾,聽力有一些問題,儘管後來向遠工作以後帶著張美娟看了病,戴了助聽器,但是因為習慣的原因,說話一直很大聲,此外,她的文化程度也不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