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大早我很早就起來準備送他倆去幼兒園,今天是他倆的第一天,到那跟老師和園長打招呼,見人要問早上好,各種囑咐教了一遍,生怕錯漏了什麼東西,一個幼兒園的書包檢查好幾遍,我兒子上大學我都沒這樣。
領著他倆下樓了,我說孩子他爹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他說我不去了,等我好利索的吧,我還是在家養著吧。
我送他倆就幾步路而已,但是卻異常的興奮和激動,終於實現了我的夢想,終於讓我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了。
這是這幾年我拚命包地的終極目標,到了幼兒園他倆也算給我長臉,我教的一樣沒落下,一點不像新生入園那樣又哄又抱的,知道禮貌的和老師同學打招呼,一個上小班一個直接上中班,我把他倆寫過的本子拿出來給老師看了,老師說為什麼都是五歲他倆差這麼多,我說以前這個小的沒在我身邊沒人教他,所以底子不好,以後我會天天看著教他的。
就這樣把他倆安頓好了我就回家了,新家哪哪看著都順眼,但是還沒有網絡,我得出去找人安裝,電腦沒網又沒電視,這個養傷的在家不得憋屈死了。
那個年代乾點啥真是費勁,也不懂直接打電話找人安網,都得自己去找,挨個問費用多少,最後選擇性價比高的來安裝。
選完了就中午了,園裡大部分孩子都在幼兒園吃午飯的,但是我覺得我就是專門來伺候他倆的怎麼可以選擇中午不接孩子呢,必須趕回去接他們倆放學,倆孩子都是喜歡吃肉的,我老弟家那個多少還是吃一點青菜的,我們家這個就比較愁人了,這要不接回來在幼兒園都得挺著餓肚子,一口青菜都不吃,但是就是能挺住,我也不說也不吃。
有幾次我有事不能接他倆,跟幼兒園打招呼說今天在那吃飯,小的那個是啥都吃,我家這位就是挺著,不吃飯我也不說話,餓一下午也不說餓,就等著我媽來了再說。
就這樣的孩子怎麼扔得下吧,把孩子養成這樣我確實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沒辦法改變不了他啊,已經慣出這麼多毛病了,自己養的受著吧。
每天晚上回來我都如同老師一般一個一個的教他們,我兒子比較好教,一點就透,這一點還是比較輕鬆的,教我大侄兒的時候天天晚上氣的嗷嗷喊,張朋就得過來壓製,告訴我容易引來鄰居投訴,咱家天天這個點嗷嗷的,你情緒能不能控製點,他才五歲逼那麼緊乾啥。
我氣的衝他又是一頓喊,張隕浩也五歲我也沒這麼喊,一到陳陽這我天天氣的肝都疼。
這孩子太難教了,真隨根,他爸小時候就不學習,這個也這樣,咱家張隕浩說一遍就懂,他就乾說不懂,好像根本沒聽我說話一樣。
張朋說這話也就在家說說得了,出去可彆說,彆人會認為你就自己孩子好,人家孩子笨。
慢慢教吧,你喊的我刀口都跟著疼。可彆喊了,孩子都讓你喊傻了。我也真是無奈,這孩子本來底子就不好,在不教會他以後他倆差距會越來越大,到那時候人家更得說我區彆對待,一定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自己家孩子身上,殊不知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人家孩子身上,可是我就是咋教他也不會,都快要急死人了。
我們這個幼兒園周六周日都是上半天學,不用帶書包,隻是玩不講課的,我就開始琢磨周末他倆得學點什麼東西了,這時候我爸我媽乾完活了要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照顧他孫子,春天乾活再回去,特意提前來看一趟,一看房子這麼大我爸直接拍板定下來了回家我就和你媽搬過來,你們三口人大臥室,我們三口人小臥室。
陳陽也不用跟你睡了,這樓裡邊住著多得勁啊,冬天多暖和,我倆自己帶口糧不吃你們的,以後冬天乾完活就來,春天再回去。
我爸這個決定就是命令根本沒的商量,主要是張朋好說話也都不當回事了,我也沒說啥,張朋聯係了糧庫的活,說恢複好了要去糧庫乾活,我說爸媽來了都可以接送孩子了,我也找活乾去,剛聯係了賣服裝的活,到家張朋就發脾氣了,是不是因為你爸媽來了你就要出去乾活,你要這樣我就不讓他倆來了,堅決不準出去乾活,你就給我伺候孩子,他倆可以來,但是孩子不能交給他倆,你看看他們那孫子都慣啥樣了,我兒子不行,必須你自己管。
我看他的態度這麼堅決,隻能妥協,放了人家老板鴿子一天都沒去上班就結束了。
我爸媽很快就搬了進來,跟我幾個姨打電話我媽滿嘴都是帶著顯擺的意思,說過去就聽說城裡姑娘為了省冬天取暖費回娘家貓冬,現在可倒好,為了不在農村抱柴火燒火都跑城裡貓冬了,我也不做飯啊,倆孩子都事多,必須得他大姑做飯才吃,咱也不會炒也不會做,我孫子才來幾天就變樣了,我做飯不吃了。
天天小哥倆跟雙胞胎一樣,那衣服天天都不帶重樣的。放下電話我爸說她這頓顯擺,我媽說我這嘴一直也不咋會說話,我就實話實說咋就成了我顯擺了呢,你看看這倆孩子現在多像樣啊,讓我孫子跟著來就跟對了,誰也看不出來這是農村孩子來。
我從超市買菜回來,我爸一看就開始墨跡,就這年輕人現在這麼過日子還能有好,咱們帶來的大白菜一顆沒動,酸菜也不吃,買這一大堆我都不認識,咱也不知道他們天天都吃的這是啥。
倆孩子過來打開袋子往冰箱分類放,給老倆口看傻眼了,你倆咋都認識,咋區分的放冷凍還是保鮮裡。
他孫子說這是小酥肉,是炸著吃的得放冷凍,那個豬裡脊小袋放保鮮是給我哥做肉段的,大袋放冷凍我大姑平時留著炒菜切肉絲的,我哥隻吃肉絲不吃菜。
我們三口人每次逛超市我大姑都教我倆,到家都是我倆分的,那幾樣菜是晚上吃火鍋的,丸子我哥就吃這幾樣,彆的不能買。
聽他孫子說完,我爸才意識到他所說的自己帶口糧多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