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老三到家的時候家裡已經是老親少友不少人了,那時候的結婚熱鬨的就是親情感,在東北農村來說那叫做堂客,家家戶戶都有,要好幾天的,晚上沒地方住哪有現在的條件開什麼賓館啊,都是要出去找地方住的,那時候的詞叫找宿。
要請村裡最出名的炒菜師傅,那時候一共我們那邊就倆個比較出名的,我們倆家一家請了一個,都是在定了結婚日子就要跟大師傅預約的,不然根本排不上號,輪不上的人家就找外地的或者不出名的師傅炒菜,到了吃席那天村裡都是要打聽的,他們家誰掌勺啊,感覺找不到像樣的大師傅是件很丟臉的事情。
不管房子多大都是在屋裡擺酒席,能放幾張桌就放幾張桌,然後吃完了撤桌再來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那時候去誰家吃席都是講究時間點的,什麼時候去你可以坐上第幾圈的桌。
然後鄰居家幫忙燒水,好多人坐那喝茶水吃瓜子年輕的小姑娘小夥子一幫一幫的,用的鍋碗瓢盆都是這一大幫小夥子挨家挨戶去借,然後拿個賬本記上,完事了他們在挨家挨戶去還回去,當然了東家是要安排他們單獨吃一頓飯的,趕上高峰期結婚的集中,很多人家的大一點的盆,像樣點的盤子什麼的好久都回不了家的。
一家挨著一家的輪到快過年才消停,那時候雖然窮,但是感覺結婚真的比現在的西式婚禮更隆重,沒有那麼濃的儀式感,沒有彩排,沒有場地,有的是濃濃的親情味,那種熱鬨感要好幾天,不像現在的婚禮就半天結束,有時候參加一個直近親屬的婚禮也就倆小時結束了。
如同趕場子一般,我姥家的親戚比較多,六個姨和一個舅都來了,當時我老姨已經出馬仙很出名的,來回走不是一個人了,身邊是有人伺候的,吃一口喂一口的那種伺候著。
大家圍著她問這問那免費看卦,那叫一個熱鬨啊!為了省錢我的婚禮沒有化妝師連最起碼的婚禮盤頭都沒有,結婚那天早上起早起來自己盤的,因為平時有空就愛擺弄頭發,多少還是總結了一些經驗的。
唯一舍得花錢的是雇了婚禮錄像,是想著多年以後可以看看自己當年結婚時候的樣子。
隻可惜結婚沒幾天錄像光盤就丟了,成了至今的遺憾。當年還說到時候給咱們的孩子看看,結果孩子沒等出生錄像就丟了。
婚車是他家親戚的紅色捷達,又雇了三輛麵包車,那時候大部分人都選雇小轎車了,我倆為了省錢圖麵包車拉人多,鄉裡一共就三輛麵包車都給雇來了,倆個村之間就三裡地路程也不涉及害怕超員的問題,三輛麵包車擠了四十個人。
到了地方大夥看院子裡堆著一大堆水稻沒賣,還都說他家條件真不錯啊,兒子結婚這麼大一堆水稻沒賣。
殊不知那就是我結婚的彩禮,那幾年我們水稻年年都是年前價格低,年後漲價,因為都是年前結婚辦事的多,有貸款的更是年前必須得還,所以都得賣,價格就偏低,我倆商量了這一堆水稻就是彩禮錢,過完年賣多少算多少,原本要的的彩禮錢是倆萬塊錢,我倆婚後過完年正月十六賣的,賣了兩萬一千七百塊錢。
說實話那時候要是結婚之前賣真賣不上兩萬塊錢,這件事在當時真的還鬨的挺出名的,都說他家媳婦膽大,就這麼結婚了也不害怕婆家婚後不給,還有人傳說我提前把水稻拉回娘家去了。
總之這堆水稻是結婚那天給他們家長了臉,過後也給我整出了名。婚禮簡單的那幾樣儀式完畢以後,我才認真打量我的婚房,結婚之前屋裡家具是他姐夫們幫忙打的,我家活多我也沒機會去,直到結婚那天我才知道我的婚房是什麼樣的,這要不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曆彆人說我都不能信,這可是2005年,結婚那天才知道婚房啥樣。
你到底有多忙,真的,不是我忙,是我有太多的活要乾,還有很多收尾的活,看我要結婚我爸也不燒酒了,那些設備,鍋灶都得拆,多燒一鍋酒是一鍋酒,不到最後一刻他丟舍不得拆的,豬也要處理一部分,黑天白天的忙著儲存更多的酒槽留著以後喂牛。
我現在回想起來就是榨乾我最後在家能幫乾活的那點時間,導致我連自己的婚房都不知道啥樣,結婚那天我抬頭看棚頂啥樣的,我記得當時送親的有小時候總欺負我的舅爺家的小姑,我抬頭看的瞬間她說我彆瞪眼睛,錄像呢,本來眼睛就大,往上瞪眼睛顯更大了,跟大眼賊兒似的。
她那虎了吧唧的樣子真的是懶的和她說話,我看看棚頂都成了瞪眼睛了,就是自己眼睛小看不得彆人眼睛大,明顯的羨慕嫉妒恨。
最重要的一點的她也馬上要結婚了,結婚對象是王明,因為我倆之前已經走到媒人說親那一步了,所以她對我更是有成見,我倆從小到大就是大事沒有小事不斷。
當然婚禮上也少不了我當年的同學,最最重要的倆個人孫周和高亞楠。
如今我也結婚了,我們之間的一切都過去了,林圓圓在婚禮現場就陰陽她們倆個貌合神離過不長,其實她還是在為我當年的事抱不平,沒想到我當年認為的閨蜜成了我後半生一直的敵人,後來的同桌愛憎分明慢慢變成了貼心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