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璃沒有直接回自己的洞府,而是直接前往宗門的任務堂。
因為修為已經築基,能夠接取離開宗門,去外麵的任務,所以孟璃挑挑選選的選擇了好幾個一起順路的。
因為這邊距離雲隱峰,還有些距離。
在這裡接任務管理登記的弟子,也並非人人都認識孟璃。
恰好今天登記孟璃任務的這個年輕男弟子並不認識孟璃。
他看孟璃接了好幾個任務,而且有的任務還有些難度,若是沒有人合作,想要完成,可能會更加困難。
於是他好心提醒。
“這位師妹,這幾個任務,尤其是獵殺妖獸的,築基初期的修為還是有些困難,最好找一個隊伍加入,雖然報酬會被分走一部分,但勝在安全。”
每一天來任務堂領取任務的築基修士裡,築基初期的修士若是出遠門,大部分為了穩妥起見,會選擇一個實力過的去的隊伍加入。
畢竟外麵的危險,不僅僅是要麵對那些厲害的妖獸,還有一些暗地裡懷著惡意的修士。
每年有多少修士不明不白的消失,多少死於妖獸口中,多少死於修士手中,誰又知道呢。
宗門內的師兄弟們,總比外麵的那些散修要靠譜些。
若是找不到厲害的隊伍,也可以約幾個相熟的朋友一同前往。
或許今天這個任務主要是陪這個人,那麼下個任務他們就又可以換個人。
這些,都比一個人出去安全很多。
孟璃點頭,謝過她的好意。
但這一次宗門任務,她並不打算與人組隊。
謝樂再如何,曾經也是個高階修士,就算記憶有時候會混亂,但該有的經驗和許多見識,回憶回憶,還是能夠找到的。
而且應淵也跟著她一起走。
自從打算出門做任務開始,孟璃除去對自己更加嚴格了,對應淵也立下了許多任務目標。
應淵每次想要偷懶擺爛的時候,孟璃便會用它曾經的那些對手和同伴激勵它。
她發現這個是目前最有用的,大概是應淵也害怕以如今的模樣,遇到曾經的同伴。
於是他也收起了擺爛的心思,開始沉下心修煉。
孟璃還打算重點關注他的實戰經驗,等出了宗門,他們一路摸索,實戰經驗總會有提高的。
接了任務,孟璃便又往萬寶地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她已經聽到不少消息,過往的弟子有很多都在討論離影真君即將歸宗的消息。
“聽說,離影長老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聽說這一次百浪江任務,有著離影長老的帶領,才讓那一帶無數修士得以幸存!”
“我也聽說了,一開始那個什麼古秘境古傳承的謠言一點都不可靠,那裡哪有什麼秘境傳承啊!還有個元嬰大妖在那裡!若非發現及時,等那大妖衝出封印,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聽說當時離影長老他們去的時候,封印已經開始鬆動了!不少修士還興奮的在百浪江附近轉悠!雖然沒讓大妖衝出封印,但那股餘威據說都讓不少修士受了傷!幸好當時我沒有一時衝動,聽見消息就急衝衝的前往百浪江!否則現在受到重創的說不定就變成我了。”
“唉,都不容易啊。許多散修也是為了傳承,聽到傳承秘境,就是大宗門的弟子都心動,更彆說那些散修小家族了。”
“離影真君他們的飛舟大概還有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歸宗吧?據說那隻大妖直接被離影真君斬殺了,還被剝了妖丹!”
那可是古封印下的大妖啊!
“能夠在封印下這麼多年沒有消亡,修為還隻是退到了元嬰期,不敢想象全盛時期的大妖該是個多麼恐怖的存在!”
“我到坊市買了最新的一塊留影玉,看到了當日離影真君對戰大妖的場景,那叫一個熱血沸騰!離影真君多年未出宗門,修仙界許多修士都漸漸隻知道劍道宗的那些家夥!如今離影真君一出,哪裡還有他們的事情!”
“哈哈哈!你們是不知道,當年的道門天驕,意味著什麼!”
那樣的天才,可不是宗門如今的一些天才能夠媲美的。
“想必下一次的宗門招收弟子,定然會有許多修士前來我蒼穹宗!”
“據說百道江一帶的一些凡人,甚至為離影真君立了像,讓他享人間香火,受無數人愛戴!那可是有功德加身的!”
眾人談及隊伍大捷的事情,都是滿臉與有榮焉。
孟璃行走在人群中,與那些人擦肩而過。
待越來越遠,耳旁似乎都還有那些人的聲音。
識海中傳來謝樂的輕笑聲。
“阿璃,我發現,成全他的大愛,是一件十分正確的事情。他有實力,也有一顆守護蒼生的心。他走他的道,於所有人都好。”
孟璃腳步微頓。
“你也沒有小情小愛,你當初也為救人深陷困境,你亦然也是蒼生的一部分,你並不比他差!你也似驕陽,耀眼奪目。”
謝樂是溫柔善良,亦心懷大愛的。她若一無是處,又怎會引來無數人注目。
她甚至能夠感受到對方,對於當初救人的事情依舊沒有後悔的心。
一時的善良,固然可貴,但一世的善良,世間難尋。
能夠在修仙界的欲海中,初心不變,何其容易?
而且世間誰規定,大愛的同時不能擁有小愛?
謝樂被孟璃誇的有些不好意思。
“但我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她太在乎彆人的看法,心思敏感,有時候也太過軟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不足之處,才是我們進步的動力啊,看到了不足,我們改便是。”
很快就到了萬寶地,此刻一個月開啟一次的萬寶地外,已經聚集了不少弟子。
眾人都耐心的等在原地,等待開啟萬寶地長老的到來。
看到孟璃來,許多弟子都不由投來目光注視。
有些人認識謝樂,有些人雖然沒有見過她,但卻聽過她的最近諸多壯舉。
將近兩百人,有四分之三的是江傾葉那一屆的弟子,四分之一的是段瑤光那一屆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