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太晚,水月吉雅他們回不去,不過林塵還是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木屋。
畢竟是草原使者,死在這裡就不好了。
弓月長鷹打開木屋,看著遠處火把照明,整個縣,幾乎都是燈火通明,甚至那些大奉士兵還有輪崗放哨的,箭樓都修建起來了。
弓月思力臉色很難看:“真是欺人太甚,遲早有一日,我要帶兵踏平大奉!”
水月吉雅沉聲道:“小聲點,咱們現在還在大奉人手裡。”
她沉聲道:“這些草原勇士,必須要帶回去,上萬名青壯年,對整個烏丸國和部落來說,都非常重要。”
“那你要開出多少牛羊?”
水月吉雅想了想:“對方並不好糊弄,我打算開三萬頭牛羊,三千匹戰馬。”
弓月思力他們想了一下:“也行,這個數量,我們能接受。”
“明日就和他說一下吧,必須要快了,如果派人回草原再回來,這些草原勇士,又要死上一批。”
而這一邊,林塵他們也是在房間裡,陳英和朱能,也是直呼過癮。
“哈哈,塵哥,今天可算是狠狠出了口惡氣。”
林塵淡定道:“彆急,這才哪到哪,等下次我帶你們,直接打到草原去。對了,朱能你明天去東宮找下太子,問下太醫院開出來的藥,給這幫俘虜喝了沒有?”
“好。”
大奉和草原之間必然還有戰爭,所以林塵自然不需要講什麼武德,這一萬名俘虜放回去,以後就是對大奉的威脅,林塵自然不可能這麼做,戰爭不需要講規則,勝利才是規則,之所以要講規則,是因為你沒有壓倒性的力量。
等到了第二日,水月吉雅,他們找到了林塵。
“草原使者,今日帶你們回京師,將你們送到鴻臚寺,本公子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等等,這位大人,之前你說的條件,我們考慮了一個晚上,我覺得,三萬頭牛羊,三千匹戰馬,我們可以出到這個數。”
“不行。”
林塵直接一口回絕。
“大人,草原已經很有誠意了。”
林塵嗤笑:“什麼誠意?這些可是草原的精壯青年,上馬就是戰力,才出三萬牛羊三千戰馬,就想要我們放虎歸山?”
“大人,您要多少?”
“不多不多,六萬頭羊,要全綿羊,然後再來一萬匹戰馬,我們大奉就能放人了。”
弓月長鷹二人倒吸涼氣:“一萬戰馬?”
水月吉雅皺眉:“大人,這要求有些苛刻。”
林塵笑道:“要不這樣,你看,一個俘虜,就值六頭綿羊,十個俘虜,算一匹戰馬,你們草原,出多少,我們大奉,放多少,如何?誰也不吃虧嘛。”
水月吉雅當即道:“不行,所有的俘虜,都是要帶回去的。”
“那就沒辦法了,牛羊你又不想出,俘虜你又想要,天底下可沒這麼好的事情。”
水月吉雅咬了咬牙:“大人,您再少一些吧,草原是不會再侵犯大奉的。”
林塵哈哈大笑:“既然不侵犯大奉,那要那麼多戰馬做什麼,送與大奉,豈不是更好?”
水月吉雅沉默了一會,她發現眼前這個青年,簡直就是雞賊。
“這樣吧,四萬頭羊,戰馬,我們增加到五千。”
林塵直接拒絕:“不行,戰馬的數量,一頭都不能少,羊的數量,我們可以少一些。”
“大人,您要多少?”
“羊,五萬頭吧,戰馬,一萬頭。”
“大人,我們草原真沒有那麼多戰馬。”
林塵似笑非笑:“沒有?你們草原能組織出十萬人馬,組織出上萬騎兵,現在竟然拿不出一萬戰馬?你說我信不信?”
“大人,真是如此,馬匹飼養很難,之前的戰馬,已經在戰爭之中死亡走失,現在部落裡真沒多少戰馬。”
“不行,戰馬不能少,你們草原沒了戰馬,才是沒了牙的老虎,我才放心。”
“這……”
水月吉雅道:“那羊方麵,是否能再少一些?”
林塵思忖了一會:“你告訴本公子一件事,本公子就再少一千頭羊。”
“大人要問什麼?”
“簡單,之前在大同之戰,你們出現的重力投石機,是誰發明的?”
此言一出,水月吉雅瞬間變色。
林塵敏銳捕捉到她的臉色變化,當即道:“這個問題,可以少三千頭羊。”
水月吉雅搖頭:“我不能告訴你。”
“行,那就沒得少嘍,本公子不談了,你想好了,大奉的底線已經給出來了,另外,超過這個冬天就沒有必要再談了,那群俘虜,將會活不過冬天。”
水月吉雅他們再度上了板車。
等回到鴻臚寺後,弓月長鷹問道:“現在怎麼辦?”
“胃口真大啊。”
水月吉雅臉上也是左右為難,五萬頭羊,勉勉強強還能拿出來,可這一萬戰馬,真要拿出來,那就是傷筋動骨了。
“我來寫一封信,讓人轉交可汗,讓可汗來定奪吧,如果同意,就一並將羊與戰馬送過來,我再將對方提出的法子說一下,不同意,咱們就返回草原。”
水月吉雅開始寫信,弓月思力沉聲道:“真是該死的大奉王八蛋!”
信很快就寫好了,隨行的使團有人上馬,然後快速離開京師。
預計往返,最快,也要個十幾天了。
林塵招待草原使團的經過,很快就是傳到了禦書房。
任天鼎聽取著呂進的彙報,隨後臉色古怪。
“這小子,還真是會捉弄人啊,不過這五萬頭羊,還有一萬匹戰馬,草原真的會出嗎?”
呂進道:“陛下,就算是草原不出,對我們也沒什麼損失,不過我覺得林公子如此篤定,草原應當是會出。”
“真要有一萬匹戰馬,而且還是上好的戰馬,那真能培養出一支精銳的騎兵出來,行,鴻臚寺那邊有動靜,隨時告訴朕。”
“是。”
時間一天天過去,兩年半縣,也就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已經是大變樣。
在半個月前,都是一片荒原林間景象,而現在,卻是一片平坦,建築拔地而起,百姓臉上有著喜悅和笑容。
與此同時,池陽縣。
趙匡是池陽縣的一名普通百姓,看著家中枯竭的米缸,有些發愁。
妻子在一旁道:“夫君,家中沒米了。”
他們先是被官府征了一輪賦稅,又被平國公收了一波賦稅,再加上他們又沒田,在周百萬等人手下當佃農,拿到的又少,所以每到一年快結束的時候,家中還所剩無幾。
趙匡歎了口氣,轉頭擠出笑容:“娘子,我會想到辦法的,你且稍等,我到村裡去借一些來。”
趙匡心情有些沉重,拿著布袋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