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旺氣急上頭,打起兒子來下手不知輕重。
顧小樂一開始還嘴硬叫囂,後來聲音漸弱,到後麵連聲音都發不出。
還是李氏發現不對,驚呼撲過去,才讓顧長旺冷靜下來。
一探鼻息,氣息已經微弱幾不可聞。
李氏大喊:“快請大夫!快去請大夫啊!”
顧長旺也慌了神,趕緊去請大夫。
大夫來看診之後,說顧小樂傷得太重,能不能醒全看他自己的意誌,反正他是沒有什麼好辦法。
如果不怕折騰,也可以把人送去縣裡診治,看能不能用百年老參,把那口氣直接吊回來。
聽說要把人送縣裡用老參吊命,剛才還喊著一定讓大夫救人的顧家人,瞬間不吱聲了。
百年老參,那得多少銀子?
說句難聽的,十個顧小樂捆一起,可能還抵不上幾片老參值錢。
他們老顧家若是有錢也就罷了,可老顧家分文沒有,拿什麼救?
大夫心裡暗暗搖頭,也知道以顧家的情況,負擔不起高額的治療費用,歎息著走了。
李氏哭道:“都怪你,都怪你下這麼重的手!”
“我可憐的小樂,你爹好狠的心……”
顧長旺也有些後悔下手太重,可事到如今,他肯定是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要錯就是顧小樂的錯,若不是他連爹都不認,自己豈會發怒?
顧長旺冷聲喝斥李氏道:“好了,是生是死都是他的命。”
“若不是他不孝,不認我這個爹,我豈會教訓他?”
“你就當他當年被過繼出去沒回來,我們還有小安。”
李氏不說話了。
顧老太這個時候又是靈機一動,道:“要我說,小樂就是被顧長清家那幾個小畜生打壞的。"
“你們看他臉上的傷,還在呢。”
顧長旺唬了一跳,道:“娘!你說話注意點!”
“那兩位小顧大人如今是朝廷命官,辱罵朝廷命官,是犯法的。”
顧老太又被嚇了一跳。
不過想到此時在自己家中,沒有其他人聽見,顧老太膽子又大了。
“朝廷命官怎麼了?朝廷命官就可以殺人了?”
“他們打死了顧小樂,就算不讓他們抵命,也得讓他們賠錢!”
顧長旺愁眉苦臉:“娘你就不要添亂了。”
顧小樂是個什麼情況,彆人不清楚,他自己還不清楚嗎?
顧春陽打的那幾下,最多也就是點皮外傷,是他自己下手重,才造成顧小樂現在這般情況。
真要敢上門去敲詐顧長清,他們往衙門裡一告,有經驗的忤作一眼就能看出來,顧小樂的傷到底是誰造成的,是怎麼造成的。
到時一個誣告的罪名少不了。
可他心虛,顧長貴不心虛,反正人又不是他打的。
顧長貴隻覺得顧老太的主意簡直太好了:“大哥,娘說得沒錯……”
顧長旺:“你也閉嘴!”
顧長貴撇撇嘴,心裡想的卻是,顧春陽和顧越考中功名,正是最重名聲的時候,肯定不願意和打死人這種汙名沾上邊,就隻能花銀子了事。
讓他們賠一百兩,不,五百兩銀子,老顧家一輩子都不用愁,天天吃香喝辣都用不完。
不過,這事得他自己偷偷來,這樣不管多少銀子都歸他們三房。
他心裡想得美滋滋,臉上不動聲色。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氣息微弱的顧小樂,這個時候的意識,其實是清醒的,隻是有兩股龐大的記憶一起擠在他腦子裡,疼得他靈魂撕裂,根本沒有力氣睜眼醒來。
也因此,老顧家人的交談,他聽得清清楚楚。
聽見他們不但不給自己醫治,反而還想用自己換好處,心裡對老顧家的恨意更重了。
老顧家的鬨劇顧長清父子並不清楚, 父子四人沒找著狗子,倒是從山上撿了頭狼回來。
一頭被咬傷了腿,奄奄一息的狼。
顧長清一看,正好撿回家當隻看家狼,於是就救了下來。
狼通人性,被救後就跟著他回家了。
狼吃肉,顧長清趁幾個兒子不在跟前的時候,會偷偷從空間裡拿肉出來給它吃,不幾天時間,把它養得毛光水滑。
動物的自愈能力都很強,沒幾天,這頭狼就恢複得差不多,能自行出去捕食。
顧春陽和顧越二人上任有時間,急著趕去上任,顧長清就顧冬陽和他們兩個先回京,他留在村裡修屋子,順便等狀元坊和進士坊建好再回京。
當然這些都隻是光明正大的理由。
實際上就是,顧長清要留在這兒,看老顧家的下場。
他就是這麼幸災樂禍的人……
因為顧春陽上任的地方,離顧升和顧寬二人參軍的地方近,顧長清便讓顧春陽給他們兩人帶些東西過去。
一人一個包裹,務必親手交到他們兩人手裡。
他們兄弟二人可以互相取東西,不許交給其他任何第三人。
那裡麵是他給顧升和顧寬兩人準備的一點外掛。
消炎藥和退燒藥,指南針和望遠鏡,《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以及,一人一件金絲軟甲。
那金絲軟甲還是他之前在某個古言小世界的時候收進來的,如今給兩個好大兒建功立業,也算物儘其用。
好大兒建功立業,他才能更好的躺平不是。
以後,他五個兒子往那兒一站,彆人和他說話,都得小點聲,想想就美滋滋不是?
顧春陽是不知道包裹裡有什麼,但一聽顧長清交待得這麼仔細,就知道很重要,當即把包裹看得牢牢的。
顧長清也不厚此薄彼,都是好大兒,開掛一起開。
顧春陽和顧越也有包裹,顧長清讓他們回去再看。
至於顧冬陽,顧長清道:“你還小,等你以後決定好做什麼,爹再送你禮物。”
顧冬陽:“好。”
三個好大兒離開清水村,顧長清到縣裡找了專業修房子的人前來,把茅草屋推倒重建。
茅草屋的麵積太小,以前無所謂,如今就有些不夠看,顧長清出銀子,把茅草屋邊上的空地買下來。
甩出一張五進大宅子的圖紙,讓工匠照著蓋。
他有五個好大兒,一人一進,公平得很。
那修房子的工匠剛開始聽說這是兩位顧大人的祖宅,其中一位還是狀元郎,當即表示一定做好。
等到看五進四合院的圖紙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沒建過這麼大這麼豪華的房子,壓根不敢接這個活。
這種工程,就不是他一個小地方的工匠能做出來的。
顧長清隻好給京中顧越去了封信,讓他找個能建大四合院的工匠回來蓋房子。
沒多久,就收到顧越的回信,以及,跟著回信來的一家四口。
一對夫婦帶兩個兒子。
一家人都麵相忠厚,男人身形壯實,婦人乾淨爽利。
顧越的回信裡說,這一家人是工匠,簽了賣身契,修房子的事情可以交給他們。
顧長清大喜,好大兒辦事就是靠譜。
顧長清把蓋房子的事吩咐下去,中年人就帶著兩個兒子忙起來,婦人則接管了家裡的雜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
一家人做事十分儘心。
顧長清閒來無事,就恢複了之前三天兩頭上山打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