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原來是他(1 / 1)

推荐阅读:

inf

然而事實證明,領導的突發奇想,有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這人吧,該想一想的時候,想想總是沒錯的。

他看著報告裡幾句話哭笑不得,難怪自己會想起來。

“十七機部高振東同誌在指導我所進行電子對抗研究的過程中,率先提出了電子偵察船的設想,我所在高振東同誌的設想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選擇艦體及現有裝備,結合高振東同誌指導的電子對抗技術,改裝出”

還真有這小子的影子。

以p-2v對我方造成的騷擾和影響程度來看,這次免不了又是參照反艦導彈舊例,還是要論功評獎的,這小子,都離開部隊那麼久了,立起功來居然比部隊裡的還勤快,也算是個奇葩了。

第二天下午,京城某地,一場和反艦導彈首開紀錄時差不多規格的彙報會正在進行,人不多。

坐在中間的首長興致很高“好,打滴好!我就說嘛,敵人能猖狂一時,總不能猖狂一世。我們滴指戰員和科技工作者,在這上麵,是出了大力滴!乾得漂亮!”

一邊說,一邊還在沙發扶手上拍了幾下,不知道是在打拍子還是在表示高興。

另外一位笑道“看來,我得去部隊上看看,慰問慰問我們的英雄們。”

“對頭!要看看,他們才是我們國家滴基石!像上次打掉他們兩條船一樣,不能厚此薄彼嘛,要不然這個事情傳鳥出去,敵人恐怕要埋怨我們看不起他們天上飛滴,哈哈哈。”

首長很風趣,小笑話信手拈來。

在場的領導和首長一起哈哈大笑,中間的首長興致不減“這個事情,參戰的同誌要獎勵,參加研究的同誌也要獎勵,我們現在窮,獎不起啥子好東西,好歹鐵牌牌還是要發一個滴嘛。”

一位著軍裝的首長笑道“恐怕在同誌們看來,你說滴這個鐵牌牌,要比其他東西重要得多咯。”

防工委領導心中一動“首長,那有些係統外的同誌,也出了大力,是不是也遵照辦理?”

“你這個話就不對咯,啥子係統內係統外?隻要是在裡麵有功滴同誌,那就是功臣嘛。”

防工委領導笑道“主要是這位同誌上次反艦導彈就已經立過一次功了,他不在部隊序列裡,立功比部隊上的同誌還多,看起來有點奇怪。”

“不奇怪不奇怪,有詩雲,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嘛。現在人才是降下來了,那我們就要用好,連塊鐵牌牌都不發,那就是我們滴錯咯。說起來,你說滴這位同誌聽起來還是個多麵手嘛,海上滴,他要管,天上滴,他也管。”

防工委領導把高振東在這裡兩個事情上發揮的作用簡單介紹了一下,隻說了這兩個事情上的,彆的沒提,說多了不是好事,至於原因,自行體會。

一個小插曲,聽得在座的領導連連點頭,看看,我們不但有歸國誌士,就連部隊這個大熔爐上退下來的年輕同誌,也慢慢開始勇挑重擔了。

對於高振東的經曆,在座的都天然覺得親近,這兒哪個不是槍林彈雨裡殺出來的,還在部隊上的同誌尤甚,在部隊上就立功無數,位列英雄,下了地方依然勇猛精進,在科技戰線上嶄露頭角,好同誌,好同誌。

中間的首長笑道“這位小同誌,聽起來也算是一個傳奇了。可惜他滴工作需要,暫時不能大張旗鼓滴宣傳,否則也能成為社會榜樣,時代楷模了。越是如此,就越不能忽視他滴功勞嘛,對外不能揚名,內部,我們還是要充分肯定滴!”

防工委領導點頭記下,心中暗爽,這下就不用次次請示了。

散會之後,首長在心裡嘀咕,高振東,高振東,這個名字有點熟悉啊,但是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了,上一次英模大會是50年,那時候這位同誌還沒立功,肯定不是英模大會上。

抬頭往書架上看去,啊,想起來了。

上次科技口的同誌來彙報激光這一世界第一的成果時候,就是這麼個名字!

而且這個名字,在他這裡還不止一次聽到過。

他伸手從書架上抽出來一本書,以前防工委的老x送來的,《多用人才技能手冊》,封麵上幾個字映入眼簾。

——編者高振東、婁曉娥。

首長哈哈大笑,原來是他啊。

——

9月17日,《日報》頭版,一條新聞再次在群眾中掀起了一陣波瀾。

《銀燕奔襲,夜空擒魔》

——我空軍某部於鬆江外海,一舉擊落敵電子偵察機一架。

文中沒有提到電偵船半個字,連個船字兒都沒有,隻說雷達發現敵機。

但是把我們戰鷹的追擊和戰鬥過程,描寫得無比精彩,讓人身臨其境。

不但有文字,還有配圖,配圖上,是我戰鬥機照相槍拍下的敵機淩空爆炸的鏡頭,畫麵左上,前一架攻擊後脫離的戰鬥機隱約可見。

那個時候的戰鬥機,為了模擬訓練,裝備有照相槍,與戰鬥機的機炮聯動,機炮開火,照相槍照相。

平時可以用於模擬攻擊,戰時記錄作戰過程,並且可以用於戰果的確認。

所以有些柴犬說我們空軍50年到70年的大部分戰果都是我們自己杜撰的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要看照片不?絕無p痕跡的那種。你花旗爹都不敢抵賴,輪得到你犬吠?

高振東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無比的興奮,終於乾下來一架了。

雖然從時間上分析,與自己提議的圖-4改裝機關係應該不大,作戰空域和戰鬥過程來看,也沒有圖-4改的影子,但是不管怎麼說,打下來就是好事,不一定非要與自己有關的。

高振東甚至直接往食堂打了個電話,約傻柱露一手,然後又給謝建業、王德柱打了電話,下班在家聚聚,高興!

謝建業和王德柱也是能看到《日報》的,電話裡兩人都興奮不已,雖然自己離開戰場了,但是看見這種消息,難免還是心潮澎湃。

原本想著這事兒除了自己親友高興高興,和自己不會再有什麼聯係的高振東,到了下午就發現自己錯了。

和反艦導彈那次一樣,還是那位同誌,還是一樣的低調內斂有內涵,敬個禮,雙手遞過來一個盒子,笑著對高振東說了一聲“謝謝你們”,然後就走了,連核實身份這一層都省了,上次核實過了。

高振東莫名其妙,不過看著這盒子,眼熟!

打開一看,可不眼熟麼,自己存儲庫裡放著好幾個呢。

二等功獎章,還有證書。

沒有原因,但是高振東猜大概率是和打掉p-2v有關,否則不可能這麼巧。

至於為什麼是二等,估計是不像反艦導彈那樣花的精力和時間多。

高振東無所謂,不挑的,有就好啊。

拋開部隊上的不說,到地方後一等功的他已經有了,二等功的還沒有呢,稀罕!

美滋滋的端詳了半天,高振東才把這個東西收了起來。

高振東回到計算機房,繼續自己的工作。

下午下班的時候,高振東長出一口氣,開始往磁帶機上複製軟件。

好久沒有叨擾運算所的同誌了,差不多是時候給他們來點兒小小的震撼了。

收好磁帶,高振東騎著車跑到食堂,帶上傻柱就跑。

傻柱本來是要晚飯過後才能下班的,不過他剛收了一徒弟,這打飯的活兒,就交給他徒弟了。

這年頭單位上有手藝的人,包括技術工人,收徒弟那都是要簽合同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空口一句話,反倒是高振東和老陳這種,口頭和心裡認了就完事兒了。

那師父真是師父,徒弟就得有個徒弟的樣子,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那可不是說說的,更彆說傻柱把菜都炒好,徒弟隻是替他打打飯這種小活兒了。

在廠門口碰見謝建業,老早就在這裡等著高振東了。

謝建業家裡的自行車,是陳越紅在用,他騎著的這輛,是股裡的,可能是工作原因,不是每個股都有,反正謝建業的內保五股是有的。

三個人樂樂嗬嗬的騎車往四合院走,傻柱一路問著高振東家裡都有啥食材,盤算著弄什麼菜,高振東聽得口水都流出來了。

回到四合院,傻柱在高振東家裡拿了食材就往自己家跑,今兒在他家吃。

婁曉娥剛開學,學校建設任務也重,她自然是還沒有回來,陳越紅也值班。

王德柱很快就到了,就他一人過來,萬月芹在家照顧孩子。

萬月芹是聰明人,愛人和戰友聚會,自己是不用次次都到的。

高振東見小梅沒來,轉頭到臥室取了一包奶糖扔給王德柱,人可以不來,零食是必須得吃到小梅嘴裡的!

三人跑到傻柱家裡,菜已經弄好一半了,何雨水正跑前跑後的上菜擺碗筷呢。

傻柱在灶台那邊忙活,轉頭招呼了一聲“哥兒幾個都到了?你們不用等我,先動筷子,我這兒馬上就好了。”

都是老熟人了,也就沒這麼多規矩,一群人嘻嘻哈哈的把碗筷分好,酒倒好,先吃幾口墊吧墊吧,就連何雨水也先把碗給端上了。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