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明白,自己這是到了不得不公開站隊的時候了。
沙瑞金不會允許李達康脫離他的掌控。
但他要是想要向穆辰靠攏,就必須要脫離沙瑞金的沙家幫。
李達康神情逐漸變得堅毅。
他已經做出了決定。
絲毫沒有懼怕沙瑞金的眼神,開口說道:“沒能帶好京州市市委這個班子,是我的李達康的責任。”
“我絕不會推脫。”
“而易學習同誌,也是一個能力極強的好同誌,我對他絕對沒有任何偏見。”
“我也認為易學習同誌,是希望京州市能發展好的。”
李達康先是毫不避諱的承認了自己的問題。
又誇讚了一下易學習。
但緊隨其後。
李達康又說道:“但我和易學習同誌之間,意見確實出現了如育良書記和劉省長所說的不統一這個問題。”
“易學習同誌身為紀委。”
“簡直要以建設班子的紀律為優先。”
“對於很多乾部出現的一些小錯誤,絕不寬容,但這些乾部之所以會犯錯,初心也是為了更好的幫助京州市發展。”
“有時候,難免會因為過於急躁,而犯下一些小錯誤。”
“我認為這些小錯誤是可以容忍的。”
“隻要出發點是好的,完全沒必要上綱上線。”
“但易學習同誌,卻堅持要讓這些乾部‘紅紅臉、出出汗’,隻要發現一點問題,就對這些乾部做出處罰。”
“這極大的打消了京州市各級乾部的積極性。”
“也讓京州市出現了一種風氣,讓‘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成了咱們京州市各級乾部的口頭禪!”
“連乾部都出現了這種問題。”
“那麼下麵的人,就更是不願意去主動乾活了。”
“這樣京州市市委班子的紀律是上來了。”
“但京州市的發展就落下了!”
“我們這些乾部紀律當然要抓,但怎麼能舍本逐末,不將京州市的發展放在第一位呢?”
李達康深刻的指出了現在京州市的問題所在,那就是易學習過於抓紀律,而導致乾部害怕,不敢去做事,隻敢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但凡是可管可不管的事情,通通一律不管。
這樣京州市的發展,如何能好的起來?
但這一番話。
卻是徹底得罪了沙瑞金!
因為李達康的這番話,算是徹底否定了他沙瑞金提出的同級監督的設想。
而這個同級監督的試點。
可是他沙瑞金關鍵的政績!在漢東做出來的重要成績!
沙瑞金惱怒的看向李達康。
說道:“這麼說,你們京州市發展沒有起色,都是因為易學習抓紀律的問題。”
“你李達康沒有責任是嗎?!”
“我們有些同誌,自己的能力不夠,就把問題扯到彆人頭上!”
“不從自己身上反省!”
“京州市的發展,你李達康才是第一責任人!不是他易學習!”
“出了問題,當然是你李達康的問題!”
“不是易學習的問題!”
“作為京州市市委書記,你李達康未免也太沒有擔當了!”
“而且為什麼抓了紀律,就要放棄發展?你作為市委書記,主抓發展,易學習作為紀委書記,主抓紀律。”
“我認為這沒有問題!”
“完全能做到兩者兼顧!”
“是你李達康在市委推三阻四,不願意配合易學習工作!才導致了現在京州市的問題!”
沙瑞金的措辭很嚴重。
可以說。
如果沒有穆辰存在,光是沙瑞金這一番話,基本上就已經確定李達康在漢東再沒有政治前途可言。
絕對不可能再進一步。
而如果李達康再犯錯的話,就會直接被調到一個偏遠的市去當市委書記。
慢慢邊緣化。
就在這個位置等著退休了。
但正是因為有穆辰的緣故,所以李達康才敢這麼直接的指出問題所在。
“沙書記,不要這麼激動嘛。”
穆辰先是安撫了一下沙瑞金的情緒。
然後說道:“我覺得沙書記說得很有道理,達康書記也需要反思一下。”
“為什麼抓了紀律,就抓不了發展?”
“這肯定是有問題的對吧。”
“而且這位易學習可是位海瑞式的好同誌,他想要抓紀律的想法,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呢。”
穆辰突然話音一轉:“達康書記既然提出了這個意見。”
“京州市市委出現了問題。”
“咱們就不能不重視。”
“或許達康書記和易學習同誌都沒有問題,隻是兩個人的脾氣實在是太火爆,不適合在一個班子裡。”
“易學習同誌的能力,我是認可的。”
“而達康書記就更不用說了,當初在經濟落後的林城,可是大顯身手了啊!”
“能力經過了考驗!”
“沙書記,咱們對達康同誌,還是要有足夠的信任。”
“不如這樣吧。”
“易學習同誌待在京州市當這個市委書記還是太屈才了,不如讓他回呂州市如何?”
“達康同誌呢,就暫且留在京州,看看能不能把京州發展起來。”
“要是再不行的話,他李達康也就沒話說了。”
“這樣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嘛。”
“沙書記,你覺得呢?”
沙瑞金看了穆辰一眼,心裡異常憋屈,穆辰這一招可謂是綿裡藏針。
看似是誇讚易學習。
但實際上,隻是想把易學習調走!給李達康鬆綁而已!
至於京州市發展不起來?
那純粹就是扯淡!
有強盛集團入駐,就算是京州市的市委班子再拉胯,京州市也肯定能發展起來!
這個時候把易學習調走。
那到時候功勞全都成了他李達康的!
而他沙瑞金同級監督的設想也破滅了,少了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政績!
還怎麼往上升?
沙瑞金雖然年紀大了,但也還是想要再往上進步的。
畢竟再往上一步。
可就真的登天了!
所以這個時候,沙瑞金說什麼也不會同意!
“穆辰同誌。”
“易學習同誌才剛從呂州調到京州市來當這個紀委書記。”
“現在回呂州。”
“隻怕是不恰當吧?”
“而且以易學習同誌現在的職級,回呂州,難道讓他繼續當他那個處長?”
“至少也得是市委書記才行!”
“但呂州的市委書記,已經有人了,這時候變動,隻怕會讓下麵的同誌寒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