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腰間係著圍裙的父子倆一個忙著炒菜,一個忙著洗菜。
可謂是父子兵齊上陣。
傅母指著在廚房忙活的父子倆,語重心長的教育道:“綰綰,這男人就不能慣,越慣越上天,以後隻要他在家,家務活做飯什麼的都交給他乾,這乾的時間長了,就成習慣了。”
“哪天他要是不乾,就渾身刺撓不舒服。”
“你可彆信外邊說的那些男人不能下廚的鬼話,我告訴你,那些話都是屁話,咱們老傅家可不興這個。”
“這男人女人都是人,鍋鏟又不是隻長在我們女人手上。”
“要是沒有我們給他們做飯,他們還能讓自己餓死不成?”
“想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記住啊,該心疼自己的時候千萬彆心軟,要不然累著的隻會是你自己。”
林綰綰聽著婆婆對自己的諄諄教導,用力的點點頭。
“媽,我聽你的。”
“這就對了,等哪天我請幾天假,帶你去羊城逛逛,給你買幾身好看的衣服,把你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看怎麼把外邊那些人迷死。”
正在處理花螺的傅錚聽到他媽這話,身體猛地一僵。
隨後,一張俊臉黑的能滴水。
沈明棠女士是他親媽嗎?
他媳婦不打扮就能把人迷倒一大片。
現在,他媽還要把她媳婦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還迷死外邊的人!
是嫌他的情敵還不夠多嗎?
沈明棠女士,真是好樣的!
傅錚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隨後,看向正在彎腰洗菜的傅父:“管好你媳婦,以後沒事不許往我家來。”
傅父難得見一向情緒穩定的兒子能像今天這麼失態,心裡憋著笑,故意道:“不是我們要來,是兒媳婦請我們過來家裡吃飯的。”
說完,又火上澆油道:“你要是心裡不舒服,就去跟兒媳婦講,我和你媽全聽兒媳婦的。”
傅錚一眼看出他爸心裡憋著壞,臉更黑了。
這話就是借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跟媳婦講。
誰料,下一秒他就被哄成了翹嘴。
“在傅錚麵前打扮的漂亮點可以,在外邊還是算了。”
林綰綰是知道自己這張臉有多招人的,萬一打扮太漂亮,招回來一些蒼蠅還不夠惡心人的。
她現在就想和傅錚好好過日子,再生幾個胖乎乎,像隔壁二丫、三丫那樣的乖乖娃。
要是男娃的話,長得最好是像傅錚,將來不用為娶媳婦的事情發愁。
女娃的話,要像她。
要不然,軟軟糯糯的可愛女娃頂著一張大冰塊臉,看起來有點違和感。
傅母道:“那就按你說的來,咱買了新衣服在家穿。”
窩在廚房前後忙活了兩個小時的父子倆,做了滿滿一桌海鮮大餐。
傅母吃著傅父遞過來的蝦肉,感慨道:“天天吃海鮮,吃的我都要痛風了,什麼時候能把海鮮換成豬肉就好了。”
供銷社每次來了豬肉都是靠搶的,除了找司務長私下換兩斤,其他想都不要想。
傅父哄道:“應該快了,前兩天我聽司務長說,他讓人從羊城運過來好幾十頭小豬崽,隻要這次不爆發豬瘟,以後吃肉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緊巴了。”
林綰綰聽到公婆在討論豬肉的事情,瞬間想到自己空間還有當初係統獎勵給她的豬肉。
拋去給家裡的那幾十斤,空間應該還有個四百來斤左右。
趕明,得找個機會把肉拿出來給大家吃。
夜裡。
林綰綰窩在傅錚懷裡,提起了請客吃飯的事情。
“咱們搬來新家這麼長時間了,本想著上個禮拜請他們來家吃飯的,結果你有事被絆住了。”
“咱們現在是不是該找個時間請他們來家吃個飯,畢竟咱們搬家的時候,他們幫了不少忙。”
傅錚抿了抿唇:“等謝淮川從他丈母娘家回來再說,要不然還要單獨再請一次。”
請來請去的浪費時間,還影響他和媳婦培養感情。
“謝淮川?名字怎麼聽著有些耳熟。”
“謝墩墩他爸。”
“原來是他。”
林綰綰記得那人,上島的時候見過一麵。
國字臉,濃眉大眼,長得很正派,和傅錚差不多的身高,一看就是北方漢子。
“謝淮川他丈母娘身體本來就不好,在得知外孫丟失後,現在就靠一口氣吊著。”
“謝淮川不放心媳婦帶著孩子坐車回呼市,前兩天就請了假跟她們母子倆一起回去了。”
“那就等他回來再說。”
這一等就是半個月以後了。
整日窩在家連門都不出的林綰綰除了吃就是睡。
家裡吃的用的都是婆婆買好讓公公的勤務兵送過來的。
傅錚調侃說她要窩在家裡長蘑菇。
而隔壁的陳淑蘭還是一天天的小綠茶精喊著。
但是見小綠茶精一點動靜都沒有,她又心煩意亂的。
約定請江川他們幾人來家吃飯的前一天,謝家人拎著東西上門了。
謝家人手上大包小包的,謝父肩上還扛著一個麻袋,不知道裡邊都裝了些什麼。
好多天沒見到漂亮嬸嬸的謝墩墩小朋友,撒開腳丫子就朝著林綰綰撲去。
還沒挨到身,就被傅錚這個大醋壇子給攔下了。
謝墩墩仰著頭,非常不服氣的瞪著傅錚。
哼。
壞叔叔。
不讓他靠近漂亮嬸嬸。
傅錚沉聲道:“男女授受不親。”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不到六歲的謝墩墩小朋友還是個小孩子呢。
傅錚說這話,很明顯是在跟小孩子吃醋。
傅錚對他們的笑聲卻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哪怕是剛學會說話走路的,隻要有那玩意,他就是個男的。
他不要自己媳婦身上沾染上其他男人的味道。
謝家人今天可是為正事過來的。
隨即,謝參謀長代表全家人,鄭重的對林綰綰為他們謝家找回孫子一事道謝。
並承諾以後需要用到他們謝家的地方儘管開口。
“傅錚是軍人,而我身為他妻子,這事都是應該做的。”
哪有什麼應不應該的,認死理的謝家人知道是林綰綰救了謝墩墩。
那林綰綰就是他們謝家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