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車兒有急速,又有千斤之力,最是適合奔襲與先登,這麼好的人才自然物儘其用,用來突襲襄陽了,我是不可能讓他去守城的。”
任小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張繡和魏延聞言,心中就是一個咯噔。
目前南陽能稱得上將的無非就是他們兩加胡車兒。
任小平倒是也可以去守城,但任小平需要總覽大局,必然需要坐鎮宛城進行指揮調度,並且還有著穩固後方的作用,自然不能夠去守城。
那麼,剩下的人不就是他們倆的其中一個……
想到這,張繡和魏延立馬開口,生怕慢了就被拉去守城了。
“我不去守城!”
“我不去守城!”
又是異口同聲,張繡和魏延話落的瞬間立馬轉頭,對著對方怒目而視,是誰也不讓誰。
任小平此時才終於明白了兩人之前為什麼有劍拔弩張的感覺了,感情是兩人都以為會被派去守城啊。
“你們倆等等,我也沒說要你們倆去啊。”任小平都無語了,連忙開口解釋。
嗯!
張繡和魏延倆人立馬轉回頭,看向任小平驚喜的問道。
“真的?”
“我有必要騙你們麼!”
得到了任小平肯定的回答,倆人才終於是鬆了一口氣,態度也從之前的劍拔弩張恢複到了平和。
“哎等等——”
就在這時,魏延察覺到了不對。
“子修,這不對啊,我們倆不去守城,胡車兒也不去,你要坐鎮宛城,自然也不能動,那誰去守城?”
難道要讓普通士卒自行守城?
不過,最後一句魏延沒有問出來,因為這個問題太蠢了。
要是真有人不派遣大將,隻讓普通士卒去守城,那麼當敵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就是開城投降的時候。
在魏延的印象中,任小平自然不會有這麼蠢的想法。
果然,下一刻就聽到任小平的聲音傳來。
“誰說南陽沒有其他將了,你們忘了之前有提拔了一個叫做李嚴的人?”
任小平這麼一說,張繡也想起來了。
當初魏延去冒充山賊,他帶兵去平寇的時候,任小平讓他提拔了兩個人,一個就叫李嚴,另一個叫鄧芝。
但正因為想起了,張繡反而遲疑道。
“子修,那李嚴能統領軍事嗎?他現在可是任職郡丞,負責的是日常行政事務的處理。”
那可是能和黃忠大戰四十多回合的猛將,還能守不了城?
任小平心中誹腹,麵上卻篤定道。
“放心吧,我曾從一老道身上習得識人之術嗎,李嚴屬於是文韜武略兩方皆不錯的人。”
任小平都這麼說了,兩人也就沒了意見。
話說,隻要不是讓他們去守城,他們其實都覺得無所謂了。
至於南陽的安全,他們相信任小平肯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接著,再商議了一番之後,二人就告辭離開去準備去了。
張繡則是去秘密籌集糧草輜重,而魏延則是直接住進了軍營,親自在軍營裡訓練士卒,並讓士卒保持臨戰狀態。
隻要襄陽有變,他們需要保證能第一時間就領兵出征。
不然,要是等個十天半個月才能出征,那黃花菜都涼了。
任小平送走了二人之後,再想了一下,乾脆把鄧芝也加上,負責李嚴的後勤。
兩人都是人才,還是需要好好的培養一下的,等將來地盤大了,才能有人進行治理。
接下來就隻需要等著孫策那邊發力,讓劉表繼續派兵,等待襄陽空虛的那一刻了。
……
宛城外。
陸遜站在城門口的土路上,抬頭看著上麵刻有宛城二字的匾額,不由露出了笑容。
自離開淮南之後,他是緊趕慢趕,幾天之內就趕到了宛城。
“希望好戲還沒有開場啊,不然我白來了。”
嘀咕一句,陸遜進了宛城,直往城主府趕去。
當任小平得知陸遜來了的時候,著實驚了,連忙把陸遜帶進了城主府。
“伯言,你不在淮南好好待著,怎麼突然來宛城了?”
“還有,你來就來,怎麼不提前來封信,要是你中途出了事,我怕是還一點都不知道。”
陸遜也有些不好意思。
“這不是來的匆忙,然後就想著寫信也快不了多少,索性就直接來了。”
“至於我來宛城的原因,子修,公台先生看了你的信之後可是發了好大的脾氣呀~!”
陸遜這麼一說,任小平腦中立馬就有了畫麵。
一個微胖的儒雅中年人前一刻還保持著儒家溫潤儒雅的風範,但下一刻卻臉色驟變,緊握住書信氣的跳起了腳
溫潤儒雅的氣質消失不見,隻剩下了氣急敗壞!
但不知道怎麼回事,想到這個畫麵,任小平竟然不厚道的想要笑。
“咳~!”
輕咳一聲,任小平生生止住了這股笑意,陸遜還在旁邊呢,可不能真笑出來了。
不然豈不是顯得他在幸災樂禍。
可任小平不知道的是,他雖然憋住了笑出聲,但臉上的表情卻早已出賣了他,就在旁邊的陸遜怎麼會看不出來。
陸遜都無語了。
同為呂布手下的重要人物,他原本以為陳宮和任小平的關係應該很好,
其實他現在也認為兩人的關係應該很好。
但是,就是好的方向不怎麼對。
當然,這屬於兩人的默契,陸遜也不好多說,轉而問起了正事。
“子修,對於荊州,你已經做好了打算了嗎?”
“嗯,已經做好了謀劃了……”
任小平點點頭,隨後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陸遜。
陸遜聞言,皺眉思索了片刻,然後分析道。
“子修,你的計策很好,但是有一點需要改動一下,不然或許會導致計策失敗。”
“哦,伯言請試言之。”
任小平聽到這話,立馬正色了起來,對於陸遜的話,他不得不重視。
陸遜立馬精神抖擻起來,他沒有想到任小平竟然那麼重視他的話。
他振奮起來,道。
“子修,你的計劃是一旦襄陽有變,就先奇襲樊城,等樊城拿下之後,再渡過漢水,再襲襄陽。”
“但,子修你有沒有考慮過,若是到時候拿下了樊城,周圍有足夠的船隻能供應大軍,讓大軍能立即渡過漢水嗎?”
“其次,哪怕是到時候能找到足夠的船隻,但當我們奇襲完樊城,再去奇襲襄陽,這中間是會有一個時間差的。”
“而因著這個時間差,襄陽必然會在我們大軍到達襄陽之前就得到消息,那麼我們再去奇襲襄陽,還叫做奇襲嗎?”
“正所謂兵貴神速,尤其還是這種奇襲,要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完成預計的戰果,但凡差了哪怕彈指之間的時間,也有可能導致奇襲的失敗。”
“所以,對於這樣的計策,我們必須要做到寸陰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