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突遭偷襲,繼而引發炸營,可謂是兵敗如山倒,哪怕曹軍各大將也隻能隨著潰兵北上逃跑,根本無法立馬收束敗軍。
於禁率先過了淯水,乃是先安營立寨,穩住陣腳,然後不斷的收攏敗兵,以作為抵抗張繡追擊的依仗。
張繡追殺而來,見於禁當道攔路,不禁惱怒,當即引兵殺來。
於禁練兵能力出色,常年幫助曹操操練新兵,哪怕是後來威震天下的青州兵也多賴於禁操練。
故而於禁在軍中的威望頗高。
因此,雖然於禁收攏的是敗兵,士氣大減,但因著於禁的威望,仍舊使得這些敗兵士氣恢複一些,有了一些可戰之力。
於禁依托營寨抵抗張繡,又親自持劍上前督軍,士卒自然是奮力死戰。
一時之間,張繡竟然是拿於禁不下。
眼看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四麵八方聚攏的曹軍越來越多,張繡害怕有失,隻能暫且退兵。
回到宛城,張繡仍舊警惕,立馬緊閉城門,又派出斥候打探情報。
不過,曹操經此一敗,卻是再無力攻下宛城,隻能休整一下,返回許都整軍,等待來日再戰了。
隻是,這一敗,卻是讓曹操承受了不可承受的損失。
愛將典韋沒了,愛子曹昂沒了,愛侄曹安明沒了,愛馬絕影沒了……
就因為那一炮,三人一馬全沒了。
這一炮,是老曹這輩子打的最貴的一炮了……
然而,這還沒完。
當曹操帶軍回到許都,曹操的妻子丁氏知道曹昂再也回不來之後,氣的大罵曹操。
曹昂雖然不是丁氏親身,但自小養在身邊,視若己出,現在就因為曹操管不住下半身導致愛子沒了,丁氏是氣的大罵曹操都無法平複心中的傷痛。
“我要休夫!”
最終,丟下這麼一句話,丁氏直接回了娘家。
曹操:“……”
他看著乘車離去的丁氏,想要開口勸回,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隻能滿臉苦澀的望著丁氏離去的馬車。
另一邊。
張繡等到曹操大軍撤去,方才鬆了一口氣。
正巧這個時候,張繡竟然收到了一封來自淮南任小平的書信。
這次能打敗曹軍,多賴任小平留下的錦囊。
所以當收到這封信之後,張繡格外的重視,迫不及待的就打開看了起來。
信裡的內容也沒有多少。
大致就是恭喜他打敗曹軍,然後言明曹操必然賊心不死,後續肯定還會卷土重來,到時候若是不敵,可去淮南投奔。
信裡內容寫的簡單,但是張繡看完之後卻是冷汗涔涔。
“世上真有如此奇人不成?”
之前的錦囊就是預測未來之事,而且恰恰還全部都料中了。
而淮南距宛城也頗遠,但這信卻是曹操剛退走就收到了,那麼隻能是在曹操還沒有敗的時候就已經寫好,送了過來的。
也就是說,任小平是確信他能打敗曹操,所以提前寫好了信。
裡麵暗含的意義,無不表明了任小平強大的自信以及對局勢的絕妙把控程度。
這樣的人,張繡不感到恐懼都不可能。
“幸好沒有和他成為敵人,不然我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後怕之餘,張繡又慶幸沒有和任小平成為敵人。
“而且……”
張繡看到信上最後寫的在他後麵無力抵抗曹操之後,可以去投奔一句之後,陷入了沉思。
經過了前麵的事情,張繡現在已經是快把任小平奉為天人了,所以對於任小平說的之後曹操必然還會來攻此事是深信不疑。
但張繡現在思慮的是,
他真的要等到曹操來攻,走投無路之後再去投奔嗎?
任何事都有籌碼的。
若是他現在剛打敗曹操,轉身就去投奔淮南,待遇與重視程度肯定是比後麵走投無路再去投奔要好很多很多。
但……
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張繡仍舊是放不下現在的權勢。
在南陽,他就是一方之主,算是一方諸侯。
但是若是去了淮南,那麼他就是臣子,不再有一言而決的權勢了。
但現在不去,曹操打來之後,劉表又是個靠不住,他能贏第一次,不一定還能贏第二次。
哪怕第二次贏了,第三次,第四次呢?
長此下去,他早晚必敗。
到時候,他要麼身死,要麼找一個人投奔。
劉表肯定不做他想,與曹操有著深仇,肯定不行,最後還是去淮南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淮南有著任小平這個厲害的人,而且他的老搭檔賈詡也在那裡,有著熟人怎麼著也比其他地方好。
就這樣,
自曹操敗退,張繡收到書信之後,就一直處於糾結之中,一連數日都是茶飯不思,猶豫不定。
但最終,張繡 還是長歎一聲,做出了決定。
“既然最後的結局都一樣,那麼我何不早做決斷,以圖留個好印象,提升我投奔之後的身份地位呢?”
下了決定之後,張繡不再猶豫,立馬寫了一份書信,送往淮南。
隻要淮南呂布同意了,他就會立馬整軍前往投奔。
而淮南任小平收到了張繡的信之後,也是大吃了一驚。
說實話,
任小平也沒有想到,他就是隨意的這麼一安排,他自己都沒有多大的把握,完全就是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
結果,竟然還真打中了。
張繡還真的有了投奔之意。
“難道曹操給的壓力就這麼大!”
任小平此時覺得隻有這一個理由才會讓張繡寧願放棄在南陽作威作福也下定了來投奔的決心。
雖然他寫那封信,也在暗中誘導著告知張繡在南陽隻有一個結果,並且還裝了一逼高人。
但任小平做這一切其實並沒有讓張繡立馬投奔的想法,他更多的是在張繡的心中留下一個印象。
等將來曹操再次攻打張繡,而張繡不敵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然後更加傾向於來投奔他。
畢竟,南陽距離淮南還是有點遠,現在張繡又沒有賈詡,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張繡是肯定不會去投降有著殺子之仇的曹操了。
而劉即使劉表無作為,但張繡距離劉表實在太近,到時候張繡第一時間想到投降劉表也無可厚非。
所以任小平才有著這麼一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