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狀壓了遺照一頭,沈常誌覺得哪裡不太對,他不禁發言表態道:“媽,這獎狀應該和我爹的照片並排放吧?”
宋九福沒理他,指揮沈常存和沈常高扛糧食進廚房。
“兩袋子倒進米缸,另外一袋子先放旁邊。一會兒說不定會有鄉親來借糧。”她預言道。
沈常存眼明心亮,聽了宋九福這話,他提前解開了糧袋子,準備好舀米的竹筒,喊沈常高過來守著米袋子,等乾活。
安排好了三弟,他又給宋九福捏腿揉肩,與有榮焉的說道:“媽,你可真厲害啊!那以後村辦豈不是什麼事都要問你拿主意了?”
“倒是也沒到那份上。”宋九福謙虛地擺擺手,“譚組長說,往後會辦一個群眾代表小分隊,到時候,我要是願意,也可以加入這個意見小分隊,定期彙總鄉親們的建議和意見,幫助咱們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一眾子女紛紛露出喜色。
媽有出息了!
媽這是有望當上小乾部啊!
一屋子人裡,唯獨沈常誌還在糾結獎狀和照片掛法的問題。
他看宋九福喝好了水,也歇過一陣了,準備再前來和媽商量一下這事。
然而,沈聰聰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當眾挑破道:“大哥,這獎狀上寫的確實是咱媽一個人的名字,可這榮譽,還有這實打實的糧食獎勵,都是落到咱家每一個人身上的!這難道不比爹的照片要重嗎?掛高點怎麼了?”
沈常誌振振有詞,“可是,媽這次立功,還不是多虧了爹——”
啪!
宋九福抓起手邊的小板凳,徑直朝沈常誌身上砸了過去。
“這功勞和你爹有什麼關係!”
“你心裡要全是你爹,你現在就去地下跟他過!”
“你爹正愁沒人伺候呢!”
“你作為長子,應當給你爹好好儘孝!”
沈常誌被小板凳砸中了大腳趾,疼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翠萍和沈小白在旁邊乾看著,想扶,但是不敢。
李翠萍在心裡暗暗想:算了!讓他疼一疼吧!
誰讓他這麼拎不清……
爹都不在了,這個家裡的事情就該是媽一人說了算。
而且,事實上他們是分了家的。
早就說好這屋子歸媽。
媽願意把獎狀掛哪就讓她掛哪啊。
惹媽不高興,那不是現成的油渣又要吃不上了嗎?
沈常誌這邊還疼著呢,院裡來人了。
宋九福被村辦請去談話的事情,老早就傳開。
隻是大家都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所以都在暗中觀望。
眼下,看著宋九福被村辦的人用板車送回來,還送了三大袋糧食,鄰居們總算是放心了。
好事!
這是絕對的好事!
於是立馬就有人來道賀。
還有人拿了一小掛鞭炮出來,說要給宋九福慶功。
寧靜的葵花村,難得的響起了紅火的鞭炮聲。
大家都很高興,臉上洋溢著止不住的笑容。
宋九福看著帶鞭炮來的那個鄰居家小弟,笑著問道:“張六指,這剛發完大水,你家咋還有鞭炮呢?”
“嗨喲,九福嬸子,你是不知道!洪水來的那天晚上,我媽慌得不行,啥東西都往布包裡瞎甩!結果正經東西沒拿,硬是保住兩捆鞭炮!”張六指憨笑道。
宋九福斂起笑意,認真關切道:“那你家口糧還夠吃嗎?”
這話一出,四周圍忽然靜了。
說話的、笑的人都不約而同的豎起了耳朵。
宋九福主動對張六指說道:“今天謝謝你帶騙炮來給嬸子張羅麵子!你家糧食要是不夠,你去廚房找常高,舀三筒拿回去。”
竹製升筒,一滿筒米,少說有兩斤。
三筒,就是六七斤!
好大方啊!
鄰居們愣愣的,可心裡卻都歡喜得開了花。
既然宋九福這麼大方,那他們要是開口問她借,是不是也能成?
一開始不抱多大希望的鄰居們,忽然都覺得肩上的擔子輕了一半。
而他們還在琢磨和觀望時,就聽見宋九福忽然用鄭重的語氣,大聲說:
“各位鄉親父老!我今天去村民小組開會的時候,沈支書和譚隊長明確說了,救濟糧這幾天就能下來!”
“但我想著,他們說的幾天,具體是多少天,誰也料不定。”
“所以,我讓孩子們勻出了一袋糧!誰家糧食緊張,就先從我家舀點回去!等救濟糧下來了,再還我就行!”
鄰居們激動得心潮澎湃。
說宋九福傻吧,她是真傻!
他們家這麼大一家子人要養,
她還敢分糧食出來給其他人!
可細說起來,要不是有她這樣的“傻”人,那他們還得繼續餓肚子呢!
鄰居們看向宋九福的眼神,愈發和善親熱起來。
“九福啊,那嬸子真得向你家借兩筒米……”
“大娘也要借三筒回去。”
“叔也借兩竹筒的……”
宋九福一一答應了。
鄰居們歡歡喜喜的各自跑回家拿盆來借米。
沈常存留了個心眼子,問了宋九福道:“媽,這麼看,也有十幾戶人家來借糧呢。有些借三筒,有些借兩筒,咱要不要記個數?”
宋九福小聲回他說:“彆寫,寫下來傷感情了。但記還得記,就你心裡記著就行。回頭他們來還的時候,你負責收。要是誰家少給了,你回頭報給我聽聽。”
“好嘞媽!”
宋九福殷切的看著沈常存。
她感覺老二漸漸把腦力用在了正道上。
這是好事。
當誇。
宋九福捏著沈常存的手腕,問他:“你知道有哪幾家人借了雞蛋給老四去讀大學不?”
沈常存點頭。
“好,你知道就好。等他們將來還糧食的時候,你就說不用他們還了,讓他們把糧食原樣拿回去就行。”宋九福囑咐道。
沈常存好奇追問:“媽,你的意思是,咱家就用這些糧食抵了雞蛋?”
“不是。”宋九福糾正道:“雞蛋,當初借了多少,將來就還多少。這些糧食,算是借雞蛋的利息。雞蛋易還,人情不易還,這麼做是為了報恩。”
沈常存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道理他都懂,他就是覺得媽有點太大方了……
不像她之前事事細算的風格。
宋九福看出沈常存的心思,笑道:“咋的?覺得媽變了?”
沈常存訕笑,“嗯,是有點。”
“那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宋九福耐心地問道。
沈常存想了想,雙眼雪亮如星,回答道:“是好事!”
宋九福燦燦一笑,“那就行了。”
她記起前世,沈常存和他那群狐朋狗友出去混社會好幾年,後來有年回家過年,手臂上就多了“義薄雲天”四個刺青大字。
老二這孩子,看著是渾不吝,實際上就是太講義氣,江湖氣太重。
從前他在家裡感受不到這些,所以覺得新鮮,出去之後,凡事但求一個“義”字,所以後來才會為了哥們義氣,參與械鬥……
回想到這裡,宋九福不禁在心裡冷哼了一聲。
江湖義氣是吧?
行啊。
她也會!
哼,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不就是拿出大姐頭的風範?
她演都得給老二演出來!
讓這小子服服帖帖給她當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