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沒聽出那是楚奕的聲音。
他嘴角微微上揚,眼神輕蔑,神態倨傲,語氣顯得更加囂張。
“本官今夜就是要擅闖,你們能奈我何?”
下一刻。
楚奕迅速掠至王琳麵前。
他一刀乾淨利索的砍飛其帽子,刀鋒劃過之處,甚至連同頭發也削斷了不少。
“你,說什麼?”
王琳先是陡然一驚。
下一秒,他發現自己束好的頭發全部散開,大量斷發滑落,腦袋轟然一炸,整個人幾乎要昏厥過去了。
“啊,啊,我的頭發!”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也啊!”
“楚奕!!!你個小畜生,你是怎麼敢毀我的頭發,我要殺了你,我要……”
啪!
一柄冰冷的繡春刀,架在了王琳的脖子上,讓他頓時呼吸一窒,憤怒的咆哮聲也戛然而止。
在死亡麵前,有幾個人能坦然麵對?
隻見楚奕身姿挺拔如槍,麵容冷峻,眼神如刀鋒般盯著王琳,冰冷無情。
“第二次警告,擅闖北鎮撫使司者,殺!”
最後這個“殺”字咬的格外之重,帶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嘩!”
全場一陣震怖!
所有人呆滯的看著一刀削斷王琳頭發的楚奕,這人實在是太生性,太生猛了!!
太原王氏,在這位爺麵前,似乎也不過如此?
這等膽魄,當真令人震撼!
墨鴉美眸不由得擴大,眼底充滿意外與震驚。
她一直以為自己膽子夠大的,畢竟一個女兒家整天跟屍體打交道,膽量還不夠嗎?
直到遇到了楚奕!
這位女殮屍人的膽氣,一次次被他給刷新了。
下一次,你不會要砍王氏子弟的腦袋了吧,她不由得打了一個激靈,呸呸呸,烏鴉嘴,不興說這些……
燕小六眼見楚奕如此霸氣,心生振奮,熱血上湧,忍不住大喊一聲。
“殺!!”
眾多執金衛校尉們受到感染,齊聲怒吼:
“殺!殺!殺!”
刹那間。
殺喊聲震天動地。
那群朝廷大員嚇得臉色慘白,身子發顫。
明明剛才這群執金衛還不敢動手,怎麼楚奕一來,他們看上去變成了虎狼一般,要擇人而噬啊!
“唰!!”
林昭雪目光雪亮的看著挾持王琳的楚奕,那雙眸子中閃爍著一股由衷的欣賞。
大男兒,就該行事果斷利落,才能雷霆之勢,震懾諸多宵小!
楚奕此人,太適合當兵了!
可惜了……
楚奕冷冷看著麵如土色的王琳,刀鋒微微一壓,再次吐出一個字。
“滾!”
話罷。
他就握緊刀,蓄勢待發,一副要殺人的可怕模樣。
甘霖娘!
王琳內心充滿了憋屈。
可他知道這個瘋子是真敢殺人的,不願將性命交代在這裡,隻能強忍怒火,咬牙切齒的說道:
“楚奕!你今晚貿然抓走了我兒,必須給一個交代,不然本官現在就進宮告禦狀!”
楚奕冷笑一聲,語氣諷刺:“你兒殺人了,我抓他有什麼問題?”
“我現在有事,懶得跟你廢話,再不滾,送你進去陪你兒子殉葬,你信不信?”
“你……”王琳被這話刺得麵紅耳赤,額頭青筋暴跳,可最終還是隻能將滿腔怒火憋在胸中。
“楚奕,我警告你,要是敢將我兒屈打成招,定要你這小畜生的狗命。”
說完,他扭頭就走了。
其他人滿臉怨毒的瞪了眼楚奕,記恨於心,跟著離開了。
同一時刻。
李正陽剛跟張弦見過麵回來,就見到於正急匆匆的跑過來了。
“總指揮使,我看整個北鎮撫使司好像傾巢出動,全朝汝陽坊去抓李星雲了,這群狗查太快了!”
李正陽也沒想到執金衛查這麼快,眼底閃過一絲陰沉。
“彆慌,張弦已經派人去處理星雲門了。”
“等等,你剛才說北鎮撫司傾巢出動了,是吧?”
於正點點了頭道:“我看著像,北鎮撫使司今晚在這裡的,也就幾百人。”
“剛才那架勢,我估計全出去了。”
李正陽想到半年前執金衛當街抓捕他的親信,不就是殺了幾個庶民而已,怎麼就非要處死?
這口氣,他一直憋在胸中,始終咽不下!
再加上今晚跟執金衛的衝突,他跟那群瘋狗之間隻能活一個,眼神漸漸變得陰狠。
“走,帶我去找王琳他們。”
李正陽在於正的帶領下,找到了王琳那群人,開門見山。
“王中丞,北鎮撫使司的詔獄是個什麼鬼地方,你比誰都清楚。”
“如果今晚你不能將令郎帶出來,明天被他們屈打成招那很正常,你到時候想翻案也翻不了。”
“我剛才注意到北鎮撫使司的人大部分都出去了,現在裡麵空虛,我願意帶兵馬司的人助你進去搶人,意下如何?”
王琳知道李正陽說的沒錯,卻是深深的看了眼這位五城兵馬司的總指揮使。
“李總指揮使,你知道帶兵闖入北鎮撫使司,意味著什麼嗎?”
李正陽深呼吸了一口氣,道:“王中丞,今晚要是能將事情鬨大,你再去找些大人通氣,明早可以去彈劾執金衛沒證據就肆無忌憚的亂抓人。”
“到時候,你要是能趁機將執金衛取締了,我想朝中應該會有很多人感謝王中丞。”
“而且,我也會說動一些勳貴跟漁陽公主府的人,一起上疏聲援王中丞,一起絆倒執金衛。”
“我五城兵馬司頭上,不該被一個小小執金衛壓著。”
王中丞當然知道李正陽不懷好意,但弄垮執金衛卻是自己一直都想做的。
皆是,自己做到了其他人辦不到的壯舉,必將極大的增加威望。
更何況還有李正陽幫忙,何樂而不為?
“走,去北鎮撫使司搶人!”
此刻。
汝陽坊。
一名魁梧大漢看著給自己倒酒的豐腴美婦,眼中帶著幾分熾熱與貪念。
“三娘,你今晚怎麼特意過來了?”
“你放心,我這次抓到的新貨色,比上次的要好,肯定優先給你,剩下的才給普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