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華一看來人:好家夥這不是趙剛嗎?
沒想到在這1937年,趙剛都出現了。
按照電視劇劇情,趙剛應該是在1941年左右才出現的。
不過這也不奇怪了。
畢竟這是一個崩壞的平行世界!
趙剛雖然是剛剛從抗大畢業,但是卻是一個十分有能力高材生,北平1935年一二九運動的負責人,原本就讀於燕京大學,後赴抗大學習如此的履曆自然是受到了首長和軍長的信任,於是安排他前來獨立團擔任政委,輔助蘇華!
值得一提的是,趙剛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十分的有信仰,覺悟非常高,對我軍我黨都是十分忠誠,並且他軍事素養也不低,擅長狙擊。
可以說,趙剛來獨立團但任政委,這是讓獨立團如虎添翼。
趙剛看到蘇華來了,連忙上前,挺胸敬禮,朗聲道:“蘇團長,你好,我是獨立團新任政委趙剛,日後請多多指教!”
蘇華回了一個軍禮,伸手和趙剛握了握手道:“趙政委,歡迎你的到來!”
“我們獨立團就缺趙政委這樣一個大政委帶領著我們前進!”
趙剛連忙道:“蘇團長說笑了,我就是來幫蘇團長打打下手!”
“蘇團長的能力和實力是有目共睹的,打造了獨立團和太行山根據地,為我軍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來獨立團上任之前,趙剛自然是了解過蘇華和獨立團、太行山根據地等基本情況,自然是知道蘇華的厲害!
蘇華笑了笑:“趙政委說笑了!”
雙方寒暄了一番,算是熟悉了。
隨後,蘇華讓周雅帶著趙剛熟悉了一下獨立團和根據地的情況,並且介紹獨立團各營各部的負責人。
一營訓練場地。
周雅喊著李雲龍來到趙剛的麵前,介紹道:“李營長,這一位是趙剛同誌,是我們獨立團的政委!”
李雲龍漫不經心的朝著趙剛敬了個軍禮,道:“趙政委好!”
趙剛朝著李雲龍回了個軍禮,道:“李營長好!”
在前來獨立團當政委之前,23軍軍長是特意交代了獨立團中的李雲龍比較難搞所以趙剛和李雲龍相處還是小心翼翼。
在這個平行世界中,趙剛和李雲龍是以這樣的身份相處。
兩人簡單的聊了幾句。
等到趙剛離開後,李雲龍對著身旁的王承柱道:“這就是一個白麵書生!”
顯然,李雲龍根本不把趙剛這個政委放在眼裡。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裡,趙剛是深入了解了獨立團和太行山根據地,方便日後工作的進行。
時間來到了1937年9月5日。
此時,趙剛對於獨立團和太行山根據地深入了解熟悉了,於是找到了蘇華道:“蘇團長,這幾天我是深入了解了太行山根據地和獨立團。”
“我發現整個根據地打造得相當繁華熱鬨,各方規劃很合理,政策落實到位,同時各方發展不錯!”
“獨立團也是一支精銳的作戰部隊,兵強馬壯,發展快速,是上下一心的部隊!”
趙剛這幾天是深入了解了獨立團和根據地。
蘇華笑了笑道:“趙政委這麼快熟悉獨立團和根據地了,更加利於後續工作開展,不錯!”
“這是我的分內事!”趙剛望向了蘇華道:“不過,蘇團長我有個建議!”
蘇華來興趣了:“哦?什麼建議?”
趙剛:“獨立團很強,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我覺得可以進行精神方麵的的豐富比如搞一首團歌軍歌,凝聚我們的精神力量!”
軍歌?
對哦!
我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
蘇華現在才反應過來,道:“趙政委,你說的沒錯,我們確實是缺一首軍歌!”
看到了蘇華認可自己的提議,於是連忙是開口道:“我立即去找人編曲填歌詞,儘快的把我們的團歌給寫出來!”
獨立團的軍歌,那就是團歌!
蘇華擺了擺手道:“不用了我來寫就行了!”
作為穿越軍人的蘇華,什麼東西多不多,軍歌最多就了解。
因此要拿出一首軍歌當獨立團的團歌,那肯定是沒啥問題的。
此話一出,趙剛不由一臉驚訝的望向了蘇華道:“蘇團長,你還會填詞作曲?”
“略懂略懂!”蘇華笑了笑:“給我一天的時間,我把這首軍歌寫出來!”
趙剛:“好!那就麻煩蘇團長了!”
隨後,趙剛和蘇華聊了很多軍隊建設和根據地打造方麵的相關想法,蘇華覺得一些建議和想法都是很不錯的。
不得不說,趙剛的能力還是不俗的。
等到趙剛離開後,蘇華開始挑選軍歌了。
經過了一番挑選後,蘇華決定采用《中國軍魂》這首軍歌作為獨立團的團歌。
《中國軍魂》是是《亮劍》的片頭曲,也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所創作的歌曲,結構上則是二段體,小調式,全曲銜接十分緊密,展示軍人一往無前的氣勢這十分適合獨立團的軍歌!
很快。
蘇華是把《中國軍魂》這首歌給寫出來了。
第二天。蘇華把《中國軍魂》遞給了趙剛看,道:“趙政委,你看看這首歌如何?”
趙剛接過歌曲,仔細的看了看,嘴裡念念道:“如果祖國遭受到侵犯”
“熱血男兒當自強”
“喝乾這碗家鄉的酒”
“壯士一去不複返”
“劍已出鞘 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中國軍魂”
看著這首歌的歌詞,趙剛情緒激動興奮地說道:“好太好了這歌曲歌詞實在是太好了!”
“我雖然是一個粗人,但是我也看得出來這首歌詞相當不錯!”
“蘇團長,你真的是多才多藝啊,沒想到還會填詞作曲,做出如此驚豔的軍歌!”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詞真好!”
五一沒人看書嗎?今天數據慘淡啊,還差150個小禮物加更。
跪求免費的小禮物和催更,感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