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啊,中秋節值班,又得了重感冒,噴嚏不斷,頭暈腦脹的,沒有及時更新,對不住大家了。)
隨著劉澤來到遼東的匠人們,劉澤成立了匠作營,讓樂進管理,匠人選擇優秀的作為各個分部的負責人。有感於遼東荒地太多,開墾力度不夠,缺少耕牛,墾荒的工具落伍,劉澤回憶後世的農用工具,畫了草圖,讓匠作營打造,又鼓勵養牛,郡縣兩級財政給於適當的補貼。一個春天在忙碌著悄悄溜走。
郭嘉準備的物資也差不多了,適逢趙雲、夏侯蘭帶著家人們來到,劉澤大喜,讓趙雲、夏侯蘭帶領五百兵勇護衛,三百多輛大車拉著滿滿當當的貨物,朝著鮮卑進發。
遼東屬於邊地,武備向來備受重視,遼東有兵三萬,劉澤巡視軍營,見軍紀鬆懈,裝備落後,戰士萎靡,不禁惱怒,責成樂進、於禁、關羽、張飛汰弱留強,招募新兵,嚴格訓練,務必練出精兵。臧霸負責的賊曹,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劉澤想到後世的地方部隊,讓臧霸招募人員,以遊俠兒為基礎,成立賊曹營,訓練的方法,自己說了一些供臧霸參考。私底下叮囑臧霸,這支部隊訓練好了,不禁可以維護治安,也可以對外作戰,所以訓練的要求絕對不能低了。臧霸大喜,整天待在訓練場上,把一幫小青年訓得嗷嗷的。
史阿的職責是護衛郡守府,劉澤看他每日領著一幫遊俠兒在自己身邊轉悠,也覺得頭大,洛陽的情報工作史阿也做不來,已經交給了戲誌才,樂進在洛陽訓練過的那幫遊俠兒身手不凡,劉澤琢磨著,訓練特種兵的事,是不是讓史阿去辦。和戲誌才一說,戲誌才立即反對:“明公安危重於一切,史阿武藝超群,是不二人選。”劉澤苦笑道:“誌才,史阿這麼有本事的人放在我身邊,你不覺得屈才嗎?現在無戰事,郡守府留一百人手足矣,史阿應該讓他發揮更大的作用。”戲誌才還是不答應,“忠職責所在,史阿不可須臾離身。”劉澤沒辦法了,隻好折中,說道:“讓史阿招募人手,就在郡守府旁建設場地,訓練新人,如何?”戲誌才勉強答應了。戲誌才又去叮囑史阿,訓練新人的事,讓他不必靠上抓,安排幾個武藝出眾的遊俠就可,史阿的主要工作還是護衛劉澤安全,末了語重心長的對史阿說道:“史阿,明公對你甚是器重,以為讓你做一門下督,屈才了,其實不然,明公天縱奇才,一身係遼東安危,也是我等富貴所依,故明公安全之事重於泰山,切記切記。”史阿兩眼一紅,對戲誌才說道:“先生所說,銘刻在心。”
一日晚間無事,劉澤設宴,宴請郡守府屬吏,一大幫人喝著遼東釀製的燒刀子,談天說地,好不快活。席間,劉澤說道:“鮮卑、烏桓善騎射,有何良法拒之?”原兵曹從事田袞說道:“鮮卑烏桓騎兵,來去如風,利則戰,不利則走,實難琢磨,除非出其不意,以大軍圍之,或可勝之。”“騎兵利於野戰,不善攻堅,如多築堅城,陳兵相待,可拒之。”戶曹從事公孫孚說道。“明公應廣招兵馬,訓練精騎,與之相戰。”決曹說道。樂進說道:“兵者,詭道也,因應地勢,設奇謀,何兵不可勝?”劉澤撫掌大笑:“文謙說得好。”於禁說道:“騎兵善射,當令我之弓箭射程高於彼,製作強弓硬弩,迎頭攢射。”張飛大聲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怕他個鳥。”關羽笑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何不在戰馬身上打主意?”劉澤暗思,這隻不過是坐而論道,隻有真正和鮮卑烏桓騎兵較量過的人才有發言權啊,遂問道:“熹平年間,帝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雲中、臧旻出雁門,出塞外兩千餘裡,合擊鮮卑,被檀石槐擊敗,遼東可有從者?”田袞說道:“三路大軍,均遭敗績,隨軍將校死傷極多,遼東未聞有從軍者。”劉澤嘿然不語。
春耕已畢,襄平為郡城所在,又位於遼東北邊,戲誌才提議,加固襄平城牆,深挖護城河,於邊境要地築城屯兵,劉澤許之。
五月仲夏,郭嘉歸來,收獲頗豐,得戰馬兩千餘匹,牛三千餘,各種動物皮毛無數。劉澤名人挑選戰馬,良馬充作軍用,餘下的分到各後勤保障部隊。牛分到各縣,讓各縣令長安排。皮毛製作盔甲、禦寒衣物等等。
一天戲誌才對劉澤彙報,說道:“張讓因司隸校尉未能找到盜竊自家財物之人,憤恨之下,到皇上麵前哭訴,皇上已經罷免了司隸校尉,讓袁紹出任司隸校尉。”劉澤笑道:“張讓這個狗殺才,能量不小啊,可以左右皇上任免一方大員。”戲誌才說道:“宦官弄權已久,皇上耳根子軟,朝中大臣也是莫可奈何。”“誌才,這份不義之財,我想著拿來製造巨船,然後可以沿海貿易南北,一旦戰事起,也可用作兵船戰艦。”戲誌才笑道:“有備無患,製造巨船,耗費較大,短期內難見成效。”劉澤點了點頭,說道:“你看誰可負責其事?”“奉孝散漫,製造巨船須耐心細致,奉孝的性子難以當此任;明公覺得夏侯蘭可行?”“嗯嗯,子幽沉穩,心細如發,善於治軍,可當此任。”
想起了大連港的所在地,劉澤叫來夏侯蘭,和戲誌才一起,仔細交代了想法和目的。讓夏侯蘭廣招造船匠人,不要吝惜工錢,選擇好港口,紮好水寨,所需要的木料任其在遼東境內選擇,遼東沒有的就去彆的郡縣去購買。拿出來巨船的草圖,詳細作了說明。聽到戲誌才心折不已,暗思這劉澤腦子裡哪來的這麼多的奇思妙想。夏侯蘭不是一流的武將,二流其實也勉強,但是嫻於律令,善得人心,當下一一記在心裡,帶領一千兵士,帶著太守府的公文,興衝衝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