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腳步太快了,在門口的時候,楊秀秀險些被個穿中山裝的乾部撞到。那人懷裡抱著個鋁飯盒,被這麼一撞,飯盒“咣當”響了一下,一股肉香就從飯盒裡飄了出來,勾得滿寶忍不住又咽了口口水。
華慧趕忙拽著丈夫往牆邊讓了讓,然後才跟在楊秀秀後麵走了進去。
幾人一進門,就瞧見水泥地上用紅漆畫著排隊線,左邊有個特彆顯眼的售票窗口。
窗口上貼著一張毛筆寫的“先開票後就餐”的告示,窗台上黏著不知年月的醬油漬。裡頭有個戴套袖的女售票員正坐在那兒織毛衣,聽見有人進來的動靜也不抬頭,隻是用手裡的毛線針往牆上的價目表一指:“先看菜單再買票!”
楊秀秀眯著眼湊近那斑駁的紅紙仔細看去,隻見上麵寫著今日供應:
紅燒肉3毛8分+ 2兩肉票;
醋溜白菜5分;
二合麵饅頭2分+ 1兩糧票;
肉包子6分+ 1兩糧票;
二米飯 3分錢1兩+ 1兩糧票;
陽春麵1毛2分+ 1兩糧票。
(注:葷菜每日限量30份)
楊秀秀正看著呢,就聽見前頭有人不耐煩地敲窗台了。售票員翻了個白眼,終於不情不願地放下手裡的毛衣針,慢吞吞地站起身來。
“同誌,要兩份紅燒肉!”前頭穿著工裝的男人走上前,拍出肉票,臉上有些期待的神色。
售票員算盤珠子撥得劈啪響:“再加二兩糧票,下一個!”
她算賬很麻利,很快就輪到楊秀秀他們。
滿寶突然從楊秀秀懷裡探出小腦袋,扒著窗台衝裡頭張望了一下,售票員正準備發火,就看著到這個穿著紅色褂子的小姑娘指著自己頭上紮著的玻璃絲開口讚道:“姨姨真威風,辮子也好看!”
那聲音又甜又脆,讓售貨員原本緊繃著的臉不自覺地融化了些許,她伸手輕輕地敲了敲滿寶的腦袋:“這兒不讓進。”
停了停,還是忍不住摸了摸昨兒個剛買的新頭繩,自言自語了一句:“小妮子挺有眼光嘛。”
說完,她又轉頭看向楊秀秀,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收了收,板起臉問道:“你們吃啥?”
沈青山這會兒正盯著取餐口發愣呢,楊秀秀倒是早就有了自己的盤算,她不慌不忙地從懷裡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票據,
塞到售票員手裡,清了清嗓子說道:“五個肉包子,五個二合麵饅頭,加一份白菜。”
說到這兒,楊秀秀停了一下,低頭看了看懷裡滿眼都是期待的小孫女,心裡一軟,又從懷裡掏出了手絹,展開,拿出一張皺巴巴的票來,聲音清亮地說道:“再加一份紅燒肉。”
那售票員一聽忍不住揚了揚眉,而滿寶眼睛都亮了,跟個小星星似的,沈青山和華慧更是一臉的驚愕。
等坐到座位上之後,沈青山立馬湊到楊秀秀身邊,壓低聲音問道:“娘,你怎麼會有肉票的啊?”
他們大隊可不比鎮上,是沒有肉票發的。要是想在平時吃肉,要麼就等過年大隊上殺豬的時候分肉,按人頭分完之後,公分多的人家還能多換一些。
要麼呢,就是自家養了豬,等過年的時候交了任務豬,剩下的肉就可以自家留著或者換成肉票了。
但是這兩年,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人都快養不活了,他們家壓根就沒養豬啊。去年大隊裡養的三頭豬,過年交了任務之後分的豬肉少得可憐,還不夠一家人糊弄嘴的呢,楊秀秀這是從哪兒變出來的肉票?
楊秀秀橫了兒子一眼,麵上滿是得意之情,嘴角都快翹到天上去了。她既然敢說帶滿寶吃肉,那自然是早有準備的。雖然不知道今兒個鎮上有沒有豬肉,但是這肉票,她可是早就跟裡李大丫換來了的,用了足足一隻小竹鼠呢。
也難怪大家夥兒都羨慕城裡的工人,像陸大勺在國營飯店上班,除了時不時能撈點邊角料回家之外,那固定的工資和福利也是了不得的。
像這肉票,估計整個沈家屯唯一能拿得出的人家就是陸家了。
幾人在國營飯店美美地吃了一頓大餐,楊秀秀憑借自己的厚臉皮再加上滿寶的可愛攻勢套近乎,還真就成功從售票員那裡要了一張油紙,把那多的一個肉包子和幾塊紅燒肉打包了回去。
不過,打包的楊秀秀留個心眼子,使喚了沈青山出門推車去了,自己和滿寶則偷偷開始做“小動作”,這樣回家之後,不管拿出來多少,都是她“後來買的”,沈誌和他們也沒法發現不對。
天已經擦黑了,天邊的晚霞給整個鎮子蒙上了一層紫紅色的紗巾,好看是好看,可天一黑路就不好走了,幾人隻能加快腳步,急匆匆地往沈家屯趕去。
沒想到,剛回到自家院子,卻發現屋裡頭居然等著一個“不速之客”,仔細一瞧,不是陸大勺還能是誰。
說起來,幾人回家的時候還瞧見陸大勺了,當時他騎著個自行車,一溜煙地就跑沒影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自家一行人。
可都這會兒了,陸大勺來她們老沈家乾嘛?
楊秀秀心裡頭滿是疑惑,扭頭看了看老頭子沈會計,見沈會計也是一臉懵的樣子,明顯就是啥都不知道。
楊秀秀向來是個急性子,而且自家現在秘密也挺多,並不想留人在家寒暄,便直接開口問道:“陸家大侄子,這天都黑了,你今兒個來是有啥事嗎?”
陸大勺好不容易等到楊秀秀幾人回到家了,那笑容就跟掛在臉上似的,一直就沒下去過。他殷勤地走上前,伸出手就想抱滿寶,結果滿寶身子一扭,就躲了過去。
陸大勺也不覺得尷尬,嘿嘿一笑,伸手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來,獻寶似的說道:“嬸子,今兒個國營飯店來了一桌大乾部,點了個炸春卷。這玩意兒費油,平時輕易是不做的,我分了兩個回來。聽雲哥兒說他和滿寶最要好,這不,倆孩子一人一個,嘗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