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你還真舍得回來(1 / 1)

推荐阅读:

滕縣,臨沂,兩場大敗,仿佛一下子把鬼子打瘋了。

瘋狂在華北增兵。

平漢路,津浦路兩條鐵路動脈就調集了10個偽滿軍師協助防守治安。

除了109師團在淄博,第27師團南調德州,104師團和第5師團一部在青島。

鬼子從東北整整調集了第14師團,第7師團,加上原來派駐華北108師團,第4師團,還有從鄒城撤回曲阜的第20師團。

這還不包括華北派遣軍在華北編成負責治安的混成旅團建製。

江向陽趁著天氣好。

白天睡覺,晚上趕路,護著蒲忠國的炮兵支隊,渡過了黃河,一路趕回了山東北部。、

都還沒進根據地。

344旅徐旅長,718團韓團長就半路上截道了。

“還可以嘛,發財了?”

“發什麼財啊滕縣的小鬼子,還真不如臨沂的小鬼子富裕”

吳政委看著江向陽警惕的眼神,張口就是臨沂,仿佛在表示,都是打了一場勝仗的,也都有繳獲,生怕兩人打他秋風,差點沒笑出聲來。

“我說你小子一天到晚裝神弄鬼的,當死神支隊還不過癮,還要當二爺你知道不,那天我看了一份報紙,不知道哪個記者寫的,助力滕縣中國守軍,關二爺手撕八岐大蛇”

徐旅長的話,又讓幾個人噴了,吳政委真還是覺得陳鼎勳是個人才。

江向陽敢指鹿為馬,這家夥在徐州一幫記者麵前,就敢幫江向陽自圓其說。

可惜出身四川軍閥,要是出身黃埔,人生不跟開了掛一樣。

隻是韓團長有些不理解,死神支隊並沒有產生太重大的傷亡。

鬼子最多一兩個月肯定會卷土重來,打通徐州津浦路交通線,他千裡迢迢支援滕縣,這時候就回來了。

“你還真舍得回來”

有什麼舍得舍不得的,鬼子都已經在華北大兵壓境了。

幫五戰區打仗,哪有守著自己根據地重要。

看鬼子那個架勢,搞不好從沂蒙山南下的至少是每一邊一個師團,鬼子華東還在調兵,淮河防線不動則已,一動肯定就是幾路大軍同時進發。

江向陽覺得自己即便是攪局,徐州也是根本守不住的。

彆看靈壽等地,給了八路軍前指,附近也給了三大主力師,自己躲在冀魯邊區。

核心根據地,可是他經營了兩年的成果。

“我要是不回來,你們上哪裡去買槍”

十八集團軍副總指揮親自部署,八路軍三大主力師派兵協助。

截獲了兩批鬼子拆卸的太原兵工廠設備,兩百多套機床。

其中還有一座煉鋼爐。

搬到太行山腳下,仍然沒有運轉起來。

倒不是八路軍沒有動員太原兵工廠的工人,與之相反,招募了很多。

關鍵是鬼子很壞。

一些關鍵部件,容易拆卸的精密部件,全部拆下來,單獨運輸。

就沒有在這兩批物資裡麵。

八路軍至今沒搞清楚,鬼子究竟是提前運到東北去了,還是藏在山西就沒有運出來。

急得副參謀長親自給江向陽發報,要到了濰縣慶豐機械廠的聯係方式。

從冀魯邊區的機械廠,護送了十幾個工程師越過津浦路,平漢路,測繪缺損零件,完成測繪以後,才能加工修複。

“你上個月真產了兩千多支衝鋒槍?”

抗戰爆發之前,太原兵工廠一個月才能出產不到一千支衝鋒槍。

江向陽從濰縣搞的機械廠轉產,竟然比太原兵工廠還猛。

這讓徐旅長覺得不可思議。

“鋼管都是現成的,有些鋼料,陳慶祥都讓南洋的鋼材廠做了粗切割加工這個很快。”

太原兵工廠生產方式比較原始,是一個或者幾個工匠,負責一支槍,製作完成,驗收以後,負責第二支。

江向陽沒有說是自己改革了流水作業的方式,各工作組專門生產同樣的零件,然後由組裝,校對的其他工匠組成工作組,完成下一步工序。

“你們錢準備好沒?不見到錢,誰都拿不到槍。”

徐旅長和韓團長也很理解江向陽的難處。

畢竟,陳慶祥從南洋購買鋼管,運輸,都要付高價。

“我的意思,你不能光賣槍啊,衝鋒槍消耗那麼大,子彈跟不上”

戰場上的子彈殼,都收集起來了

但是隨著衝鋒槍比例的增加,手槍彈的比例,也必然提高。

光是根據地複裝廠給的子彈,不夠用。

“我不知道,機械廠那幫人做的子彈衝壓設備做好沒有,如果做好了,我們收集那些炮彈的彈殼,衝壓成衝鋒槍子彈殼,然後進行填裝。”

“那還等什麼,我們一起去看看。”

為了買槍,吳政委都沒有回根據地。

幾個老戰友勾肩搭背的,一路趕到江向陽在冀魯邊的機械廠。

南下兩個多月。

因為地下挖深一些會出水,為了擺開機器,方便生產,慶豐機械廠擴建的房屋上移了土和蘆葦,像幾個大墓,已經被遊擊隊改造的不像原來的樣子。

“張廠長,真行,這就是一個臨時的駐地,竟然被你們搞的這麼好”

負責慶豐廠機械廠的廠長,是張執符族中的侄兒張源毅他對機械很感興趣,之前做柴油機,也算是滕虎忱的徒弟。

對於江向陽提出轉產槍支以後的工序設置,安排,佩服的五體投地。

“陳老板冒險送來的鋼管,鋼料,木料,足足能生產一萬支槍萬一還有下一個批次的原料,我們不得在這裡乾一兩年,工人們能為八路軍造武器打鬼子,熱情都很高,沒事就泡在車間裡,遊擊隊和保護我們的戰士們除了巡邏,警戒很用心,也在幫我們修房子,改造場地。”

“辛苦了這次我們南下,打了幾個勝仗除了給大家買了羊,豬加菜,也給工人們發點獎金”

武器缺口實在太大了。

可以說這是八路軍華北戰場最大的難題。

八路軍首長對於武器製造,非常重視。

即便是首長們穿著打補丁的衣裳,從來沒有克扣過工人的工資。

送到陝北的大沽廠,移交到前指的械修所,至今都維持了江向陽當初給工人承諾的高薪水。

一些比較感恩的工人,是很感動的。

通過八路軍的教育,也明白了國家危難

隻要原料到位,燃料可以讓機器運轉起來。

對於嚴格的管理,沒有怨言,也從來不吝嗇加班,甚至有些工人,主動把工資捐出來,支持八路軍抗戰。

就是北方鄰居有點拉垮,去年給他們定的一套小型煉鋼設備,現在還在路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