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我去修仙咯 > 第217章 民以食為天

第217章 民以食為天(1 / 1)

推荐阅读: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了兩件舉世矚目的氣功文物:導引圖和《卻穀食氣篇》。

前者是繪有各種導引姿勢的彩色帛畫;後者是記載辟穀食氣具體方法的帛書,為我國第一部辟穀療法專著。

卻穀,就是辟穀。

源自方仙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即不吃五穀雜糧,而以藥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時間內斷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

這和現代社會裡減少碳水攝入和輕斷食減肥差不多。

所以,你說咱們的老祖宗有多聰明。

方士能在曆史留名,肯定有獨到的地方。

秦始皇這種雄才大略的人為何會篤信方士?

要知道,執掌天下,想要騙他並不容易。

可惜,他沒時間跟著修行辟穀和食氣,走了丹丸這條捷徑,最終和一堆臭魚爛鮑長眠。

神仙是餓不死的。

但餓是並不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即便身體並不缺乏營養,但依舊會感覺腹中空空如也,想要嘗嘗人間煙火氣。

謝靈運就是如此,她可以數年不食,依然會懷念美食入口,那唇舌味蕾腸胃都得到滿足的感覺。

所以,時萊每隔幾天就會下山,采買一些新鮮的食材。

山上有了冰箱,但他還是堅持著少吃冷凍食物。

今天山下殺了一頭豬,時萊專門打電話讓張老頭幫著買了條前蹄,這會下山順便來拿貨。

一行人走到村口,米小滿就拉著蘇小暖直奔小賣部。

兩小隻每人五毛錢湊了一塊,買了包蝦條,帶上老七坐在太空艙外麵,吃的津津有味。

時萊走到小賣部,交了錢,把豬腿拿出來掛在門板上,坐在老王頭對麵陪他下棋。

村子裡的人越來越少,能陪他下棋的人也越來越少。

李萬基四周,感歎道:“以前總聽說留守老人,留守老人,在南都沒什麼感覺,現在看看,西南的村子裡真的隻剩下老人了。”

“再過二三十年,等這些老人都不在了,很多村莊都會消失。”楊雪在衙門工作,對這類數據更清楚,“現在國內每天消失的村子超過一百個。”

“可惜了啊,這麼漂亮的村子,不是說現在要振興鄉村嗎?”

“是啊,這村子靠山靠水,真的漂亮。”

時萊將軍,抽掉老王的一個馬,抬起頭來,看著兩人問道:“讓你們天天住在這裡,你們樂意嗎?”

兩貨愣了下,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裡開車去鎮上要二十分鐘,離最近的醫院半小時,我高中的時候去縣城讀書,坐車要一個多小時。”

對於振興鄉村這個事,時萊是絲毫沒有興趣。

振興個毛線。

他從小就在山腳下混跡,知道這些農民有多辛苦,彆看老人們這會麻將打的歡,天亮之後依舊要下地乾活。

等他們哪天死了,就不用再乾了。

至於種田,總是會有人來乾的,等人口減少,村莊消失,把土地歸攏到一起,采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餓不死人。

資本不能總在高科技和金融裡掙大錢,他們也該來嘗嘗“穀貴傷民,穀賤傷農”的滋味。

也彆擔心他們操控糧價,古代朝廷重農抑商,就是防備這些人,四大糧商辦不成的事,國內資本也辦不成,中糧可是央企。

第二天,陽光炙熱,身處山巒,總讓人有不一樣的感覺,便是所謂雲在青天水在瓶。

後院廚房裡,燒了一鍋水,時萊把豬蹄塊倒進去,水麵立刻浮起灰白的沫子,像退潮時的浪花。

他買的是前蹄,肉厚筋多,帶著層黃澄澄的皮,撈出來衝涼水,豬皮就繃得發亮。

砂鍋底鋪上薑片,碼好豬蹄,倒黃酒時得沿鍋邊淋,聽著“滋啦”一聲響,酒香混著肉香竄上來。

“你就算不修道,去山下開個餐館也餓不死。”李萬基靠著門框,聞著鍋裡散逸出來的香味讚歎著。

“我師父懶,做飯都是糊弄,我六歲就開始學著煮麵條,十歲就接管了廚房。”

“你這麼會吃,怎麼不長肉?”

“你以為我和你一樣睡到十點才起床?我五點就起來了,修煉完還帶著小狗在山上跑了兩個小時。”

李萬基看看門口神廁裡的那條巴掌大才兩個月的小狗,“嘬嘬嘬”了幾聲,見小天不搭理自己,心疼道:“你看把它累的,都沒了精神。”

“它是懶得搭理你。”時萊隨口說著,每次跑山,他都要被小天的體力給震驚,這麼大一點,已經會攆兔子。

把豬蹄燉上,時萊就到了前院,依然坐在青石上,等米小滿回來。

今天學校發成績單。

臨近中午,才在石階上看見小家夥的身影,風風火火的跑上來,把書包從肩膀卸下,拿出成績冊,指著上麵得意洋洋道:“都是a,師父,你答應帶我去京城的。”

時萊沒接成績單,聽到小家夥說了,就揉揉她腦袋,“明天我們就出發。”

米小滿瞬間高興起來,又跑到方茵麵前,絮絮叨叨的說了自己的成績,還有要去京城的事情。

到了吃飯的時候,全道觀都知道了這件事。

“你的車是七座的吧?”時萊低頭思考了下出行的事,扭頭看向李萬基。

“l9,七座,你們幾個人?”

“六個,米小滿和蘇小暖,再把鮑燕青和曲招娣帶上,讓孩子們見見世麵,你把我們帶到江城,你南下,我北上。”

時萊不會開車,也沒有車,想著既然是雲遊,不如一路慢慢遊玩過去,乾脆征用李萬基。

帶上鮑燕青,是讓她帶孩子。

這一趟可不光是遊山玩水,最後抵達京城,他們可是要和總局一見高低,孩子要人幫著照顧。

“不用,我送你們去京城。”李萬基爽快的答應著。

他這次回去就要正式進入家族企業,再想放縱很難了。

所以原本計劃的路線是先去拉薩,再去青海和西域,玩夠三個月再回家,時間很充裕。

時萊沒有拒絕,夾起一塊滿是蹄筋的豬蹄放在李萬基碗裡。

春秋時期有一位將軍,因為給士兵們分羊肉的時候沒分給車夫,導致次日交戰中被車夫駕車直接送入敵營,最終被俘,這個事件最後衍生出一個成語——不給就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