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老頭的話說完,院子裡本來恭喜陸正林考中秀才的聲音,都瞬間消失。
接著,大家同時看向陸正林。
見狀,陸正林點頭道:
“我這次雖說考中秀才,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隻有繼續考。
等考中舉人或是進士,才能讓咱們家的日子過的好起來。
你們也知道,秀才養家糊口倒是可以,但想要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可是不行的。
往後,我就再次懸梁苦讀,爭取成為咱們老陸家第一個舉人。”
陸承安:“……”磕饞誰呢?
若陸正林能成為老陸家第一個舉人,那老陸家還有什麼未來?
十年寒窗苦讀,他敢保證自己最起碼能考中舉人,陸正林敢說他這輩子能中舉嗎?
就在陸承安這麼想的時候,陸正林已經對著陸正田和陸正江說道:
“二弟,三弟,往後,還要辛苦你們忙碌幾年。
不過,你們放心,為兄肯定會考中舉人。”
聽到陸正林這話,陸正田和陸正江都是麵無表情的看著他。
放心?
但凡陸正林考個五六次就考中秀才,他們也能忍一忍,供養陸正林去考舉人。
可陸正林,年近四十才考中秀才,想要考中舉人,那不得再等幾十年?
到時候,一個都不知道還能活幾年的老頭考中舉人,除了聽著好聽,還有何用?
反正,彆說陸正田已經決定自己參加科舉。
就連陸正江,也覺得他他不想繼續為了渺茫的未來付出。
這不,在陸正林說完後,陸正江就看向陸老頭,問道:
“爹,大哥要是繼續去書院,以後準備考舉人。
那咱們家,還要跟以前一樣,不知道過多少年的苦日子。
我想問您,若大哥一直不能中舉,難道我即便白發蒼蒼也要供養他?”
說到這,陸正江就跟看到這麼淒慘的未來一般,趕緊說道:
“爹,兒子已經苦了半輩子,就想過幾天好日子。
既然大哥已經考中秀才,那能否讓大哥半個學堂。
或者大哥能去縣城的書院當夫子,那也是一個好差事。
咱們家小一輩的已經要開始去考童生試,若還要供養大哥,這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
聽到陸正江唱衰自己的話,陸正林心情瞬間變差。
他這次成為新晉秀才,可是信心滿滿,覺得一兩次就能中舉。
陸正江這個弟弟,簡直不可理喻。
雖說沒考中舉人前,他需要家裡供養,可一朝中舉,老陸家門庭就要變了。
隻要辛苦幾年,未來可就完全不同了。
覺得陸正江沒讀過書,眼界窄的陸正林,正要開始訓斥這個弟弟,就聽到陸正田問他:
“大哥,可否告知,你這次考中秀才,錄取多歲人,你的名次是多歲?”
話語一落,陸正林沉默了一下才開口道:
“二弟,為兄這次雖然隻考中了末名,但有信心,三年後的鄉試,絕對能考中。
隻需三年,咱們家就能過上好日子。”
“大哥,不是我不相信你。
你也清楚,你隻是秀才,已經考了這麼多年。
若三年後你沒考中舉人,難道你就按照三弟所說,當夫子賺束脩?”陸正田看著考了最後一名,運氣好成為秀才的陸正林問道。
要知道,這次院試,那些被革除功名,成績作廢的童生中,絕對也有不少比陸正林學的好的書生。
隻是有的人運氣差,恰好參加了那次文會。
有的則是對自己不自信,為確保自己能考中才參加的科舉舞弊。
剔除了這麼多人,陸正林才能幸運的成為最後一個錄取的人。
可科舉舞弊,多少年才能出現一次?
陸正林想要再次擁有這樣的氣運,絕無可能。
要他說,沒準陸正林在參加一次院試,沒準都考不中。
這麼想著,陸正田看向陸老頭,問道:
“爹,您想要改門換庭,咱們家會讀書的可不止大哥一人。
聽說季然學得不錯,我看,不如讓大哥辦個學堂,讓季然去參加科舉。
季然年紀小,還是個文曲星下凡的聰明人,沒準未來能考中進士,為官做宰。
若是讓大哥繼續去書院學習,咱們家田地的收入,再加上我抄書的銀錢和三弟打短工的收入,也是不足以供養家裡這麼多人去學習的。
從明年開始,伯言在學堂免費讀書的時間也到了。
到時候,他是直接去縣城找活乾,還是繼續學習?
若是我大哥和兩個兒子都需要束脩,那咱們老陸家明年可能就要賣地才能供養的起。
祖宗傳下來的家業,您可願意就此為了博一個未來賣掉?”
在陸正田說完後,因為陸正林考中秀才,一興奮,覺得老陸家未來大有可期的陸老頭,腦子一個激靈,心終於回歸現實。
話說,自家孩子自己還是了解的。
彆看陸正林說的很自信,他也願意相信。
但陸老頭很明顯,想讓陸正林考中舉人改門換庭,機會渺茫。
可要是不讓陸正林去試一試,陸老頭總覺得對不起大兒子。
於是,陸老頭將目光投向陸伯言。
而陸正林,因為陸正田的話,也明白家裡能賺到的銀子就那麼多,養不了那麼多要進學的人。
而他的競爭對手,竟然是自己的兩個兒子。
一時間,懷著複雜的心情,陸正林也看向了陸伯言。
畢竟,陸季然這個兒子可是有文曲星的名頭,肯定不能不讓他回家的。
隻有陸伯言,是唯一可以犧牲的人。
察覺到他爺爺和親爹目光的陸伯言,心下一苦。
有心想說自己回家,直接在縣城找活乾供養親爹和弟弟。
可話到了嘴邊,陸伯言怎麼也說不出來。
讀書好幾年,他也想要參加科舉,等待一飛衝天的機會。
看著沉默的陸伯言,陸老頭想了下,說道:
“老大,要不要繼續參加科舉,咱們過後再商量這事。
現在咱們還是想一下,等報喜的官差來了後,咱們家怎麼辦酒席。
你考中秀才,怎麼說也是一件喜事,得讓親朋好友都沾沾喜氣。
還有村裡的人,也是要邀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