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可能就是府城的官兵。”有人看著已經將月澗書院圍起來的官兵說道。
說完,他發現那些官兵並沒有趕聽到動靜膽大的湊過去的百姓,眼睛一轉,提議道:
“要不,我們近前瞧瞧。
這次的官兵,看著不是太暴躁。”
“咦,還真是。
不行,我要過去看看,我三姐家的孩子可是在月澗書院進學。”有個中年女子說道。
說完,她大步往月澗書院那邊走去。
不過,越走,她的速度越慢。
最後在大家覺得人不少,也不用太害怕才跟過去後,對方走路的速度才快了一些。
陸承安跟著陸正田,也在人群中。
不打聽清楚消息,他們可不敢回去。
而此時,月澗書院。
聽到馬蹄聲的書生,不少都跑出來準備看一下發生了何事。
誰知道,還沒走出書院的大門,就看到一群官兵將書院圍了起來。
見狀,有人趕緊去找書院的山長,有人悄悄退後,快速的離開大門附近。
還有幾個傻傻的,站在門口來不及反應,被官兵看了個正著。
而陸正林,就是其中之一。
也許是知道書院的這些書生未來沒準會一飛衝天,圍了月澗書院的官兵,倒是沒有態度惡劣的動手。
為首的官兵上前一步,看向陸正林幾人,開口問道:
“幾位,你們可都是月澗書院的書生?”
聞言,陸正林幾人忙不迭的點頭道:
“差爺,我們的確是月澗書院的書生。”
說完,看著對方身後一大群的官差,大家也不敢多說什麼,隻在心裡盼著山長趕緊到來。
而官兵,顯然也是在等山長。
不過,對方也許是不想耽誤時間,對著陸正林幾人問道:
“你們幾位可知,你們書院這次參加院試的書生有幾人?”
此話一出,在場的幾個書生,同時扭頭看向陸正林。
他們中,也就陸正林參加了今年的院試。
而陸正林,這會後背的冷汗,差點將衣服打濕。
他雖然不知道為何官差會問今年參加院試的人,但他很清楚,絕對出大事了。
看到幾人的反應,為首的官兵馬上精準的看向陸正林,冷聲道:
“書生,你可是參加今次院試的學子?
快說,你們書院有多少人參加了院試。
彆隱瞞,要不然,我直接帶你去大牢審問。”
聽到這話,陸正林縮著脖子,看向問話的官差說道:
“稟大人,小生的確參加了今年的院試。
不敢欺瞞您,我們書院這次去府城參加院試的同窗,一共有十二人。
我跟兩個覺得沒希望的同窗回了縣城,剩下的幾人,我們回來的時候,還在等放榜。”
在陸正林說完後,為首的官兵冷笑一聲,道:
“看來,你們書院這次參考的人不少。
快去叫你們山長出來,我要帶他離開。”
話音剛落,一聲略帶儒雅,卻氣勢很足的聲音從陸正林幾人身後響起:
“我就是月澗書院的山長,不知差爺來此,有何貴乾?”
聽到這話,幾個官差同時看向來人。
而陸正林幾個,趕緊往後退了退,來到山長的身後。
彆看月澗書院隻是縣城的書院,但山長,可是大有來頭。
聽聞山長跟京城官員家,可是有親戚關係。
就連縣令大人,也對山長多有關照。
而此時,聽到山長所言的官差,看到他手中把玩著的玉佩後,突然換上笑臉,說道:
“李山長,我等也是奉命前來。
請問,徐東權,黃誌遠……,這些書生可是貴書院的學子?”
聽到這話,山長愣了下,才點頭道:
“你剛才所說,的確是我們學院的書生。
不知他們犯了何罪,勞您來此?”
這會,李山長也察覺到那些還沒回來的書生中,出了大事。
而聽到李山長所言的為首官差,看了他一眼,冷冷的吐出一句:“科舉舞弊。”
此話一出,瞬間驚呆了李山長和陸正林幾人。
就連遠處跑來的幾個夫子,都驚的停下了腳步。
“李山長,巡撫大人說了,請您前去府城配合。
這次發現參加科舉舞弊的書生中,就你們月澗書院書院的書生最多。”
隨著這話說完,李山長的臉瞬間紅了,同時,也怒氣大增。
對那些科舉舞弊的書生,李山長這會恨不得直接動手滅了。
出了科舉舞弊之事,往後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月澗書院會名聲大損。
就在李山長氣上心頭的時候,陸承安跟著其他人,也來到了書院門口。
此刻,周圍還有幾個看熱鬨不帶害怕的膽大之人。
這不,隨著有人詢問了一聲,剛開始就在這邊的人馬上跟大家說了現在什麼情況。
聽到科舉舞弊一詞後,陸承安就瞪圓了眼睛。
接著,他看向從門口看進去,都能看到臉上恐懼表情的陸正林,擔心的問陸正田:
“爹,您說,大伯這次去府城的時候,帶著的銀錢多嗎?”
“應該不太多,你爺最近手裡也沒多少銀子。
再說了,咱們家今年的糧食還沒賣,你爺即便想給也給不了多少。”陸正田小聲的湊到陸承安身邊說道。
說完,他用力的抓著陸承安的手,像是也在說服自己一般。
畢竟,老陸家一榮皆榮一損皆損。
要是陸正林參加科舉舞弊,即便受懲罰的是陸正林,那他們家的其他人,也會受到影響的。
到時候,科舉就彆想了。
最起碼,沒有稟生會給他們做保的。
就在陸承安捏了一把汗,盼著陸正林沒膽參加科舉舞弊時。
為首的官差已經在李山長點頭,準備跟著去府城的時候,看向陸正林,問道:
“那書生,你剛才說,你跟另外一個書生一塊提前回來。
怎麼,你是知道自己沒考中嗎?”
一聽這話,陸正林趕緊搖頭道:
“差爺,沒放榜前,小生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中。
不過,根據以前的經驗,小生覺得進步不大,考中的幾率很小。
再加上府城的花費頗大,小生負擔不起,才提前回來。”
在陸正林說完後,另一個書生走出來,也趕緊說出了差不多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