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馬伏山紀事 > 第二十六章 兩家結怨(三)

第二十六章 兩家結怨(三)(1 / 1)

推荐阅读:

為了緩和兩家關係,我也是做了一些努力的。那是童家第一次辦夜場,我當時不在本地,還專門叫我母親以我的名義寫禮金。這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第二次參加童家的夜場,是一個冬天的下午,也是我母親去世前的兩個月。說來那天很巧合,居然是一個隊兩家同時辦夜場。一個是在四合頭,龍王台東麵,馬老師的妻子才62歲就去世了,我隻接到母親給我的這個信號,於是去參加追思會夜場,還送了花圈。沒有想到的是,車子一停下來,在龍王台的西麵就發現童家大哥家紮起靈堂,滿滿一壩子人,穿著白色孝服的人到處都是。驚奇地問老鄉是怎麼回事?

原來童家婆子,也就是我大嫂的姑姑也是當晚的夜場。我毫不猶豫地先去了童家,到靈堂給老太婆磕了頭表示參靈祭拜,燒香化錢,按照農村風俗做完了,並向童大哥、二哥、三哥等一一問候節哀,在席桌邊坐著,喝了一口熱茶,到人情登記處寫了100元禮金,這在當時不算少,一般都寫幾十元。並與前來坐夜的老鄉交談一會,就離開了童家,再去參加師母的追思會夜場。

這是我到鄉村老家一天參加兩場夜場的唯一次。當然童家的不在計劃之中,是偶然遇見的,又不去不行。我在師母出殯上坡後回到老家看望母親,就連母親都說,沒有跟你說信,是認為童家跟你沒有多大關係,你不會去送人情禮金的。我跟母親提醒了,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們上一輩的冤仇不能再延續到下一輩或下幾輩。冤家宜解不宜結嘛。何況,童家老婆子不是還救過二哥的小命呢?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母親說:你不提起童家老婆子救你二哥的事情,我早就忘記了。

我說:救命之恩,永遠也不能忘,不僅我們不能忘記,還要世世代代傳下去,讓我們子子孫孫都要記住童家給我們留下的最大一筆精神財富。

那是一九五六年的天乾物燥的秋天,二哥出生後滿半歲。我們老木屋組成的三合麵大院子裡,一共居住著我家和二爺、三爺,還有西麵的馬家和李萬家,院子裡堆碼了秋天收回的柴草和稻穀枯草。三爺中午來到我家火塘取火種回去燒火做飯,不小心把枯草裡的火石遺漏到柴草堆裡,在秋風吹拂下,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三家姚姓人家燒了個精光,幸好二哥被大火烤醒哇哇大叫,那叫聲撕心裂肺,讓首先來到現場的童家大媽發現,毫不猶豫的衝進裡屋,把二哥抱出來了。糧食衣物家具什麼也沒有搶出來,唯一得救的就是二哥想小命。

二哥長大成人後,脾氣暴躁,要是誰跟他過意不去,不講道理,或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他就會打抱不平,先下手為強,動手打人。有一個栽秧季節大家都為了搶水早遭殃,大嫂在龍王台老井上頭挖過水田缺時,童家大哥居然不讓她挖缺放水,還在動言語的同時抓住大嫂的手臂。剛好二哥來挑水發現,丟下扁擔,跑到童大哥跟前,當頭就是一記重拳,把童大哥打得眼冒金花,暈頭轉向後倒下去了。大家都知道童家大哥是一個打石匠,開山甩大錘,力氣大得很。人人都畏懼三分,偏偏二哥初生牛犢不怕虎,先動手製服了他。他老媽來為大兒子撐腰,叫二哥說個為什麼要打她大兒子。二哥說出了三個理由,一是男不和女鬥,這點最起碼的道理都不懂,這還叫出過遠門的男子漢嗎?二是對自己親表妹都不放過,還想支腳動手,這還是人嗎?三是天上落下來的水,大家都有一份,你老大家的田是過水田,為什麼不讓人放點水打老荒栽秧,不想讓人活下去嗎?童大媽跟自己有救命之恩,我絕對不會對你無理,你罵我打我是不會計較的。童家大媽二話不說就回去了,還教育了一陣自己的大兒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