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人頭錢數(1 / 1)

推荐阅读:

軍隊不同於其他地方,同袍之義深重,所有人不約而同選擇厚待“死人”一方。

將心比心,他們也希望自己若不幸罹難,家人能夠得到優待。

莊旭:“初步兩個方案,一個是十年全餉每年一給。”這個方案簡單粗暴,隻要計算好錢數,然後將錢交給家裡作主的人即可。

“另一個方案按人頭給錢。”

尹金明:“人頭?”他們隻有按人頭計功的,哪有按人頭給錢的。

“父、母、妻、子、女每年固定有一筆錢領,父母到老死、妻子不改嫁、子女養到十六歲,都有錢領。”這是段曉棠的堅持,兒子女兒一個待遇。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便是如此。

三人都沒過過苦日子,對於民間家庭生活開支並不清楚。

範成明:“每個人頭軍士四百文,隊正四百五十文,旅帥五百文,多多少少,可以再商量。”

範成明隨隨便便吃一頓飯都要二百文,這點錢在他眼裡當然算少的。

這二種方案對家庭人口眾多的更有利,它還有另一重好處,家分大家小家,隻要小家裡的人活著,就有錢。

旁的親戚看在錢的份上,也要穩當兩分。

尹金明:“敢問長史,這筆錢怎麼給?”

範成明:“世子護衛出麵去送。”另一種形式的監督。

王府護衛前程遠大,沒必要貪這點買命錢。

哪怕尹金明小家人口不多,但能換王府護衛一年一次去家裡看看,震懾宵小,也夠了。

李開德:“弟妹算嗎?”

段曉棠:“同父同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沒分家未滿十六歲的都算但折半,過後出生的不算。”

至於哪個“後”,不言而喻,軍士死後出生的不算。

在段曉棠的觀念裡,弟妹不算直係親屬,但照大吳現有情況,兄長確有撫養弟妹的義務,旁邊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李開德:“嗣子呢?”

段曉棠:“四子,什麼東西?”

莊旭沒想到段曉棠不知道嗣子,轉念一想,她家鄉那般情況,不把香火當回事,不知道情有可原。

雖是小聲提醒,但屋子能有多大,所有人都聽得到,“過繼來承續香火的兒子。”

段曉棠沉吟片刻,“無兒無女過繼嗣子,折半。”

劉耿文:“若無兒有女呢?”

“可以過繼嗣子,但錢糧沒有。”段曉棠十分不理解有女兒還要過繼兒子的想法,哪怕女兒長大招贅,生下來也是自己親生的“香火”,比不知哪來的嗣子親近多了。

對段曉棠“重女輕男”的想法,自然是群情洶洶,各人均在表述,嗣子很重要,民間待遇與親子等同。以後沒人點香拜祭,到地下做孤魂野鬼也是要挨欺負的。

“嗣子”算是一筆額外支出,莊旭打圓場,“無兒無女過繼嗣子,折半。有女無兒過繼,再折半。”一百二十五文買個名義上的香火。

範成明熬了大半夜,不住按摩迷糊的雙眼,這會全靠濃茶續命,幸好明日休沐,方才有一絲喘息之機。

讓親兵送來算籌放到桌上,“懂算術的可以算一算。”

林金輝原本是後撥到範成明麾下的二千人中的旅帥,以前隻知道這堆人日日在校場訓練,奇怪得很。

過來後才發現,他們的主將哪裡是右武衛長史,分明是司戈段曉棠。

範成明從不過問日常訓練,今天還是他頭一回近距離接觸名義上的主將。

今天段曉棠說將要出征,但來的隻有十四個旅帥,也就是說這回出征的是前頭訓練的一千人,叫他們後麵的四個過來不過是打個樣。

這些人多是大老粗,連識字都是被段曉棠強迫的,不認字天天去校場跑圈,遑論算術。

尹金明能簡單擺弄兩下算籌,但水平一般,其他人隻能掰著手指頭算。

林金輝擠到前頭去,叫嚷道:“我家裡做生意的,我會算。”

關係到切身利益的事,沒人會往後退。

眾人給林金輝讓出位置來,傷殘五年,戰死的第一種方案一共是十年半,這都不難算。

難的是第二種,各家人口情況都不一樣。

這會顧不得晦氣,爭相開口。

“我朋友家裡父母二人俱在,妻一人,兒女兩人均不滿十六歲,底下還有一個沒成人的親弟弟。”會議內容正式,但形式鬆散。李開德顧不得許多,問道:“司戈,隔房的堂妹從小養在家裡的,算不算?”

範成明見段曉棠手指按著鼻梁,閉目假寐。索性接話道:“你們司戈隻認生她的和她生的。”

言下之意,不算。

林金輝直接按照旅帥的品階計算,“第一年能拿兩貫七百五十文。李哥,你朋友家裡三個孩子多大,父母身體是否康健?”

李開德:“二老身體尚可,弟弟十二歲,兒子五歲,女兒三歲。”

林金輝:“弟弟能拿兩貫錢,兒子五貫半,女兒六貫半。二老活二十年各能拿十貫,妻子不改嫁活三十年是十五貫。”

林金輝換一種說法就直觀多了,若李開德在接下來的戰事中陣亡,他的家人能拿到四十九貫錢。

這隻是最理想的情況,老人會死,孩子可能夭折,誰都說不清楚。但李開德已經很滿意了。

其他人有樣學樣,紛紛報著家庭情況,僅僅化名“我同鄉”、“我親戚”,掩耳盜鈴。

經過各種考量,最後舉手表決,選擇以人頭錢作為陣亡撫恤。

旅帥們被司戈叫出去開會,一夜未歸。營中沒有其他動靜,倒不至於人心惶惶。

有心人想到秋收將至,恐怕是要動兵,說不定頭頭們是被段曉棠叫去商量戰怎麼打。

一大清早,旅帥們回來,立刻將手底下會寫字的人挑出來。

底下人叫嚷道:“會認字行不行?”

劉耿文總算知道為何孫安昌總背地裡念叨,段曉棠喜歡讀書人。換這時候,他也理解了。

“要會寫字的。”寫得好不好另說,關鍵要會寫。

劉耿文:“按夥按隊來,一個個說清楚籍貫住址還有家中人口。”

文書寫下軍士姓名籍貫,抬頭問道:“兩個女兒多大?”

軍士:“這也要說嗎?”

文書鄭重道:“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