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君子教子(1 / 1)

推荐阅读:

有人做官圖名圖利,圖光耀祖宗顯赫後代。

杜喬這個官做得,按祝明月她們的話說叫“佛係”,連李君璞還曾經因為公事而氣餒,但在杜喬身上完全看不到這些東西。

若非每日穿一身青色官服去的吏部衙門上值下值,和長安無數討生活的掌櫃賬房有什麼區彆。

所以趙瓔珞一直不明白杜喬想要什麼。

杜喬遲疑,“暫時沒想好。”

段曉棠安慰道:“文官花期長,不著急,慢慢想。”

“長林,除了《孫子兵法》,還熟悉哪些兵書?”白秀然心中生起急迫,杜喬是個不好武的文人,誰知道他讀過幾本兵書。

自家人知自家事,杜喬不刻意裝裱,“除了孫子,略讀過《六韜》。”

這兩本都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兵書,也是以杜喬從前的條件,最有可能接觸到的。

畢竟他寒門出身,不好武事,興趣誌向都不在此。

《六韜》段曉棠隻知道名字,扭頭向祝明月確認。

祝明月微微點頭,“家裡有。”

杜喬:“今天學?”

段曉棠:“下次吧,先把《孫子》消化完再說。”

白秀然打定主意,待會使人送一套市麵上常見的兵書給杜喬。

孫無咎從未料想到這個結果,李君璞白湛徐昭然三個兵家子弟先後上陣都敗下場來,杜喬居然做到了。

孫子十三篇,杜喬教了十篇。

孫無咎:“日後曉棠功成名就,彆人問授業恩師是誰,怎麼答?”

吏部羽騎尉,杜喬杜長林,一個純粹的文人。

李君璞等人同樣想不通,“怎麼做到的?”迷惑感僅次於段曉棠偷營了。

杜喬回到麻將桌前,神色尋常,沒有半點誌得意滿,仿佛剛剛隻是做了一件極為普通的事。

“因為曉棠隻需要明白書上寫的是什麼內容。”

不需要旁征博引深入講解,隻要知道每句話最直觀的意思即可。而李君璞等人在講述時難免發散,甚至夾帶私貨,不自覺將自己的想法灌輸進去,當然會受到排斥。

杜喬牢記一個文人的本分,知道自己不擅長兵事,老老實實按照書上所言,絕不添油加醋。

加上文人的基本素質,對文字和語言進行簡單的潤色。

連深入都不用,理解字麵意思即可。

當然杜喬也有自己的方法在,李君璞等人自幼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精細開蒙,隨時有西席和親長答疑解惑。

而杜父去世後,杜喬隻能去私塾就學,和同窗們共享一位老師,自然要學會如何讀懂一篇文章。隨時去問,老師會嫌棄愚鈍不堪造就。

段曉棠和白秀然已是成人,有文化基礎,關鍵她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孫子兵法》在兵家相當於金科玉律,強迫她們接受自然不可行,而杜喬的態度是,意思是這樣,知道就行,餘下的慢慢消化。

這種輕率的處理辦法,李君璞等人肯定辦不到,隻能杜喬這種半吊子的文人才乾的出來。

信徒,反而成了阻礙。

杜喬開口隻提段曉棠,刻意忽略白秀然的存在。

讀書本就莊重,最開始段曉棠為何不帶李君璞去書房。白秀然坐在旁邊單純剝核桃還是陪讀?

所有人都特意不提起這件事。

孫無咎心思機敏,瞬間明白,“原來如此。”前麵幾個敗就敗在水平太高。

林婉婉心底暗笑,這是不是又印證了一句話: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許是跨界。

段曉棠將手裡的兵書複習一遍後,過來加入聊天,“對我這種沒文化的,你們一來就上難度,真乾的出來!”

要真是個不知事的小孩子,非得搞出厭學情緒。

“我幼時就是這麼學的。”李君璞可沒有半分愧疚,要愧疚也是段曉棠對不起自己的一番心血。

誰能想到居然要像愚鈍的蒙童一般教導。

“你天才我又不是。”段曉棠和杜喬打好招呼,“下個休沐日有安排麼?”

杜喬:“沒有。”

段曉棠正是要突擊學習的時候,“那我們學《六韜》,想吃什麼……”

段曉棠本想說自己給杜喬做,白秀然打斷,“請王師傅來做。”

正在廚房忙活的王廚子還不知道,大東家已經發了話,以後要出一趟外差。

孫無咎旋身自薦,“我讀過《尉繚子》、《吳子》、《司馬法》。”

摻和一腳樂嗬樂嗬,順便提前買股,預定一個神將恩師的位置。

身為姻親,白秀然知道孫家的底細,孫無咎從文,但他父親卻是個實打實的武將。

經過杜喬點撥,白秀然明白之前的問題出在哪兒了。孫無咎這樣的背景不知道會不會“夾帶私貨”。

目前看來還是杜喬這種有“自知之明”的純粹文人最合適。

段曉棠大手一揮,“都行都行,反正我這小白鼠是當定了。”

站在李君璞旁邊,“你們肚子裡有貨,能不能改進下教學辦法。不說教我,以後教自己孩子也好呀!”想得長遠而貼心。

“君子不教子。”李君璞嘴上義正詞嚴,實際心裡有點數。

照他的脾性,真要親自教,不是被兒子氣死,就是他把兒子打死。

世家傳承多是靠家學,當爹的不教,段曉棠隻能想到一條出路,“請西席?”從外頭請兵家老師大概不容易吧。

李君璞沒成親生子,但想過這個問題,“扔給我大哥。”

一個“扔”字就很靈性,不像個人倒像個物件,充滿了嫌棄。

白湛沒成親,自然也沒有孩子。暢想著天倫之樂,又怕孩子絆住自己腳步,更怕把孩子教歪了。

現在李君璞給了他靈感,“我也有……”剩下的話沒說出口。

旁邊還有他孩子未來的母親和舅舅。

其實說出來孫無咎也不會有意見,白湛很好,但總覺得白旻更靠譜一點。

大家族中易子而教是常事,父子傳承,叔侄相教都不少見。

除了白湛興奮,餘下幾人都不說話。

杜喬、徐昭然:我就是長子,暫時沒覺得弟弟可以托付。

孫無咎:和大哥關係不好,還不如自己親自上呢。

李君璞不想提雖然還沒影但注定糟心的孩子,終於問出心底另一件疑惑,“你那天到底怎麼想到從右武衛出來的?”

段曉棠用行動證明了可以做到,但關鍵是為什麼敢這麼想。

藝高人膽大的前提是沒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