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繼承道觀,開局武媚娘來上香 > 第106章 武媚娘給土地廟題字!【求月票】

第106章 武媚娘給土地廟題字!【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混元宮內,周易無意中刷網頁,發現邑陽市風水民俗協會的官網更新了人事信息,一個名叫韓初九的人成了新任理事。

“啥意思?推算出自己大難臨頭,找了新幫手嗎?”

前幾天明叔說爺爺的死對頭加入到了這個協會,周易想了想,把韓初九的人事任免截圖發給了明叔:

“認識這個人嗎?”

明叔像是住在網上一樣,瞬間秒回:

“不認識,這一行很少會用真名字,韓初九這個名字看起來也不咋真,說不定又是一個化名。”

這話倒是不假,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業內人士都喜歡取道號法號,這不僅顯得高深莫測,同時也能避免真名透露出去,被人偷偷用來下咒搞小動作。

就像爺爺,被人喊了一輩子周半仙,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名字。

明叔回答完畢,順手發來一張新聞截圖:

“小易道長,你們隔壁蘆山縣那個許首富,好像資金鏈斷了,出現了很嚴重的財務危機……如果你想收購起重設備廠,現在就是個好機會。”

周易:?????????

我一個道士,沒事投資啥起重設備啊,他回絕道:

“沒啥興趣,我又不懂這個,總不能說買了起重設備免費贈送三年平安祝福吧?”

明叔發了個【我看好你喲】的表情包:

“說不定那裡就跟你有緣呢,多關注一下,對你沒壞處。”

周易沒興趣,草草結束了聊天。

下午四點半,太陽不那麼毒烈時,周易拿著供了幾天的八卦平安牌開車下山,趙偉的新車買回來了,得把平安牌送過去。

在趙偉家,他碰到了過來蹭飯的趙登科,約定周末進行醬菜廠的開業典禮,混元宮負責所有的法事。

趙登科問道:

“你們道觀來幾個人?要是人多,我多訂一桌菜。”

開業典禮的午餐定在了鎮上一家山景酒樓,這個酒樓正對雲霧山,旁邊是一條山澗溝,景色很美,爺爺下葬那天的酒席,也是在這個飯店裡辦的。

周易算了一下說道:

“我請了四五個道友,但具體能來幾個就不好說了,飯菜夠吃就行,不用訂太多,免得浪費。”

“有個大概人數就行,那天都有紅包,生平第一次創業,不能小氣。”

距離周末還有好幾天,這個時間足夠把手頭的零碎活兒處理完了。

第二天上午,周易正在家裡搬磚,靳誌才開車上山,將圓通自在天尊的神像請了回去。

糧油店本來要裝修,但後來他覺得房間裡的大白牆就挺好,把老年代步車貼的各種宣傳海報拆下來,修補一下,再弄點貨架進來,就可以開張了。

人到中年,不管事業還是生活,都以實用為主,懶得折騰了。

“小易,這神像有啥忌諱嗎?”

周易搖了搖頭:

“人家可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隻要經常擦拭一下,彆讓神像上落灰就行,彆的沒任何講究。”

“那稱呼上……”

“怎麼喊都沒問題,神是不會計較這些的。”

不管佛門稱謂還是道教稱號,都特指同一個神祗,不需要忌諱。

周易搬完磚,開車來到三裡莊,發現小廟的磚牆已經砌好……土地廟太小,幾個瓦工昨天加了會兒班,一天就砌完了。

接下來就是把兩側的山牆砌好,正麵澆築一根過梁,全部弄好後,就可以上房梁了。

這會兒房梁和檁條木椽全都已經到位,幾位老木工正在用锛頭修整木頭,製作坡屋頂要用到的人字梁。

杜春義說道:

“周道長,上梁那天你可得來送祝福啊。”

周易點了點頭:

“放心,我一早就來。”

他看了看剛運來的檁條、木椽以及瓦片,全都是符合廟宇的材質,尤其是瓦片,滴水上還印著福字,正好能連上福德正神的尊號。

兩天後,武媚娘剛從大雄寶殿出來,周易就衝她擺了擺手:

“換上道袍,跟我一起去三裡莊。”

武媚娘有些好奇:

“仙長,又要冊封福地了嗎?”

周易搖了搖頭:

“今天三裡莊的土地廟上梁,去的人都發糖。”

武媚娘換上一套青色道袍,頭上束著青色蓮花冠,穿上一雙小白鞋,坐上了五菱的副駕駛位上。

兩人先在鎮上吃了早餐,然後開車前往三裡莊。

路上,周易說了一下公孫大娘把神像拐跑的事,聽得武媚娘美目漣漣:

“早知道仙長需要,妾身從太極宮帶一尊了,宮裡有好幾尊福德正神的神像,若您有需要,全都帶來也沒問題。”

周易說道:

“我已經預定了兩尊石像,到時候先擺在混元宮院裡,有人修土地廟就運過去,太極宮的就算了,還是留在那邊護衛皇宮吧。”

武媚娘又提到李恪要被派到湄公河平原地區墾荒,邁出大唐分封全世界的第一步。

周易一聽,打算這兩天想辦法批發點兒抗瘧疾之類的藥物,給李恪壯行……第一次或許很難,但隻要邁出這一步,【自古以來】的華夏土地,將會多幾倍。

來到三裡莊,村裡不上班的人全都在,要上的大梁上貼著紅紙,係著紅布,立柱上還有紅紙寫著【青龍扶玉柱、白虎架金梁】的對聯,看起來很喜慶。

剛下車,周易就進入了工作狀態,先在大梁上擺五樣供品,對著大梁念了一段【魯班咒】和【上梁經】為大梁祈福。

接著又給今天要用的檁條、木椽、隔熱層、瓦片等建材祈福。

忙完這些,杜春義拿來筆墨紙硯,讓周易幫忙寫一副對聯,等會兒交給楹聯製作廠家,用來定做廟門口的木質楹聯。

周易本想親自動手,但看到武媚娘站在一旁無所事事,便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她。

好不容易來做法事,得增加女皇的參與感。

土地廟的楹聯早就準備好了,周易打開手機備忘錄,讓武媚娘照著寫:

【福而有德千秋祀,正則為神萬世尊】

武媚娘問道:

“橫批是【福德正神】四個字嗎?”

“對,福德正神,用正楷寫。”

武媚娘點點頭,提筆在紙上將這幅對聯寫了出來,圍觀的人頓時發出一聲驚呼:

“唉喲,這個女道士的字了不得啊!”

“蒼勁有力,磅礴大氣,看起來不像女子寫的。”

“周道長,能給我們家寫一副中堂嗎?就讓這位漂亮的女道士寫,我出潤筆費。”

“我家也來一幅吧,這字真好看。”

“……”

周易沒想到讓武媚娘參與一下,居然還開拓了新業務,他說道:

“你們把要求發我微信上吧,等回到混元宮,這位牡丹仙子就給你們寫。”

回頭得讓武媚娘雕刻一個牡丹仙子的印章,寫完往紙上一蓋,突出一個專業性。

杜春義還旁敲側擊的打聽是否接寫碑文的活兒,要是接的話,以後村裡刻碑就聯係周易了。

周易對這種業務是沒任何忌諱的:

“有需要就聯係我,我們混元宮紅白喜事啥都接。”

杜春義一聽,開始在微信群裡吆喝起來,幫周易拉客戶。

等武媚娘把字寫好,來了一台汽車吊,在胡同口停好,這台吊車就像變形金剛一樣,自動伸出液壓支腿,接著開始調試大臂和轉向,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武媚娘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大型機械,感覺比挖掘機還讓人震撼。

很快,吉時到了,正式開始上梁。

吊車降下吊鉤,用特製的吊帶,將人字形的大梁完整的吊了起來。

周易站在一旁,念誦著《升梁咒》,為土地廟祈福。

大梁吊到房頂,即將放在預定位置時,兩頭的工人拿出周易給的銅錢,墊在大梁下麵……在玄學中,這有聚風藏水的作用。

放好大梁,房頂的工人開始放鞭炮,村裡的會計提著兩包糖,見人就塞……過去家裡蓋房不容易,遇到上梁勢必要慶祝一下的。

武媚娘覺得一切都很新奇,她吃了一顆糖,發現是玉米味兒的,又抓了一把塞進衣兜,準備帶給小兕子李明達嘗嘗。

這可是仙長辛辛苦苦掙來的,一顆都舍不得吃,全給你留著了,你就說他心不心疼你吧。

上梁結束,接下來就是上檁條了。

檁條的一頭固定在山牆上,另一頭固定在人字梁上,這能有效分散房頂的重量。

固定好檁條,吊車換上效率更高的小鉤,開始往上吊一捆捆的木椽,房頂的工人用釘槍把木椽釘在檁條上,屋頂的整體結構就出來了。

接下來是鋪設隔熱層、上灰漿、鋪設瓦片等等,整個過程中,周易一直在誦經祈福。

廟小,人多,從上梁到鋪瓦,隻花費了一上午時間。

結束後,武媚娘仰頭看著新鋪設的房頂,疑惑的問道:

“仙長,房頂上多出來的瓦片為何不搬下來呢?整齊的碼在上麵,有什麼講究嗎?”

周易解釋道:

“放一些瓦片在上麵,既能壓住房頂,同時也能留作備用瓦片,一二十年後,要是屋頂漏雨或者瓦片有破舊的,就用這些瓦片來替換……這是修房子的老傳統,也是華夏百姓的生存智慧。”

瓦片保存在彆的地方,一來容易損壞,二來容易遺失,放在房頂上是最優選擇。

解釋完畢,他收起法器說道:

“彆研究這個了,走,一起去吃上梁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