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 第197章 三郎忙了起來

第197章 三郎忙了起來(1 / 1)

推荐阅读:

三郎開始忙了起來,而五郎,在參加了吳知府的文會後,便安靜了下來,天天窩在後院讀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趙清虎讓老餘頭去幫著三郎。

買院子、買店鋪、買牲口,招聘工人,進貨大豆,一切都有條不紊。

看著忙碌且興奮的三郎,趙清虎都有些於心不忍。

對比忙碌的三郎,安靜讀書的五郎,趙清虎的日子就輕鬆多了。

有了家裡麵的琴棋書畫,勾欄聽曲的興致就不大了,畢竟,慶州府的青樓質量,肯定是沒辦法跟江南比的。

這幾日,他也沒閒著,王三帶著他去茶樓聽書,去酒樓品嘗美食,去戲樓看戲。

慶州府,不愧是南北交通要道,趙清虎甚至吃到了草原上的口蘑。

這讓他想到了一道名菜,燴南北!

可惜,酒樓內的大廚,並沒有聽說過這道名菜。

燴南北也挺簡單的,北方的口蘑,南方的筍乾,泡發後,勾芡入味,吃的就是一個意境。

趙清虎在酒樓雖然沒吃上,可王三聽了他的敘述,找府上的廚子做了出來。

不得不說,這道菜能揚名是有道理的。

口蘑豐腴滑嫩,筍片爽脆清香,一道菜端上來,味道是其次,給人無限遐想才是關鍵。

一口吃儘南北,有一種地大物博之美。

一直等到二十五這一日,貢院開門,府試開始。

趙清虎也沒出去瞎晃蕩了,而是認認真真,幫著五郎檢查物品,看是否有遺漏,又送他去了貢院。

府試雖然有三天,可第一天才是正試,後麵兩天都是走個過場。

來參加府試的,有少年也有老者。

皓首窮經的老學究不少,也是苦了這些人,一輩子都浪費在了科舉之上。

趙懷遠這種死讀書又讀不出來的人,也有不少。

府試這三日,貢院之外,有兵丁看守,安靜的很。

就是趙清虎,也沒有出門觸黴頭,而是老老實實窩在宅子裡麵。

王木匠倒是坐立難安,畢竟,帶來的八件作品,送出去五件,剩下三件還在呢。

東西沒賣出去,銀錢卻花費不小。好在是跟著趙清虎過來的,蹭了王員外家的宅子住,否則加上吃住,他要花費更多。

“彆著急,穩得住才能吃得開。”趙清虎道。

“哎!我也想啊,就是心裡麵急,百爪撓心啊。”

安安穩穩過了三日,對於旁人來說,焦急等待結果的幾天時間有些難熬,趙清虎卻沒什麼感覺,畢竟勝券在握。

不出所料,五郎過了府試。

吳知府挺給麵子的,給了五郎三十六這個吉利的排名。

趙清虎還去貢院外麵的公示牆看了看五郎的策論文章。

在他看來,五郎還是有一些青澀的,觀點破題都有些稚嫩,字倒是不差。

可上下對比後,趙清虎相信了李秀才的話,五郎是有成為童生實力的。

畢竟,從第一名看下來,基本上這些學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稚嫩,有些想當然,紙上談兵居多。

王三辦事效率很不錯,府試放榜的第二天,關於王大師的名聲就傳遞出去了。

不少人,主動上門來求購。

剩下一件根雕,兩塊石頭,賣出去了一百八十兩銀子。

甚至,還有預定的。

王木匠有點懵,看著一百八十兩銀子,整個人都懵了。

還真的賣出去了,而且,比他想象的要多。

趙清虎一點不客氣,收了自己的三成提成,五十四兩銀子,轉手賞了王三十兩銀子。

沒有在府城多待,趙清虎擔心家裡麵的田地,月底就乘船往回趕了。

三郎留在了府城,要負責這裡的豆腐坊生意。

跟家裡麵一樣的模式,豆漿、豆花都送貨上門。

可以預見,他很快會經曆其他豆腐坊的價格戰。

送彆的時候,趙清虎拍了拍三郎的肩膀。

“有空回家看看,彆一直窩在府城。”

“知道了爹。”

上船後,一路晃晃悠悠回到了清水鎮。

等趙清虎回到綠竹村的時候,縣衙的喜報早就傳了回來。

五郎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從府城買回來的禮物,去拜訪兩位夫子了。

至於趙清虎,他也遇到了難題。

五郎考中童生,該怎麼慶祝。

村裡人都來道喜了,總也要吃一頓。

“爹,咱家也擺上流水席?”大郎建議道。

“就擺上一頓吧,通知親朋好友,還有村裡人,不用太高調。等五郎考中秀才,咱家再大辦一場。”

“好的爹。”

“金窩銀窩不如我的狗窩啊,還是在家裡輕鬆。”伸了個懶腰,趙清虎洗了個澡後便回房休息了。

流水席的事情,大郎跟二郎會操辦。

更何況,還有小管家顧淩軒呢,這些都是他的工作。

就是這次回來,這小子有些不太開心。

沒辦法,趙清虎之前答應帶他去府城的,臨了臨了,他沒去成。

原因很簡單,這小子,許是太興奮,晚上睡覺踢了被子,竟然感染了風寒。

請了董大夫來,給他吃了兩貼藥才好一點。

有病在身,自然不能跟著一起去。

萬一傳染給了五郎,那就麻爪了。

“老爺!”

晚上,顧淩軒主動湊了上來。

“怎麼了?”

“我在縣城找到了兩個能讀書識字的。”

“牙行?”

“嗯!”

“怎麼沒買回來?”

“他們都拖家帶口。”

拖家帶口好啊,給家裡當管家,去豆腐店當掌櫃,不拖家帶口他還不想要呢。

“明日你去買回來。”

“好的老爺!”

顧淩軒開心了,那兩人,有一個還是給大戶人家當過管事的,讀書識字沒問題,也能記賬。

就算不能當管家,去豆腐店當一個掌櫃綽綽有餘。

剩下一個也是讀書人,因為家裡麵有人犯罪了,這才被連累成了賤籍。

“爹,咱家山坳裡麵的八畝水田都整理好了,全都能當秧田,就用去年的稻種嗎?”二郎問道。

趙清虎點頭,他們家人口多了,消耗糧食也多了,他是特意留下去年山坳內收的稻穀,就是為了今年當稻種的。

“通知咱家的佃戶,以糧換糧,咱家的糧種留的足夠多,都用咱家的。”

“好的爹。”

“今年多種一些糯米,留下的一百斤稻種全都用上,等收了糯米,咱家也釀一些酒水。”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