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 第191章 聽春雨雷聲

第191章 聽春雨雷聲(1 / 1)

推荐阅读:

有了一百五十兩銀子的族產,趙清虎這個族長,當即大手一揮,讓三郎從鎮上帶回來一頭整豬。

清明這一日,他們趙家一大早就開了祠堂,開始祭祀祖宗。

那頭整豬,就是今日的主要祭品,祭祀之後,趙清虎拎著斬肉刀開始分肉。

殺好的整豬,連頭帶腳,一共有一百二十多斤,十九戶分,有多有少,趙清虎都是看各家人口多少下的刀。

即便如此,每家每戶也能分不少。

大家樂嗬嗬帶著肉離開。至於豬頭豬腳,分給了周氏,讓她帶回去好好孝敬老兩口。

周氏也是欲哭無淚!可麵對族長,她能怎麼辦。

好巧不巧,輪到她的時候,剛好就是大豬頭。

大伯哥還挺厚道呢,多給了她一個豬蹄子。

而下午上山掃墓,這一次趙清虎沒有組織大家一起。

這也算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有了祠堂後,祭祀祖宗在祠堂內進行,族人們都在一起。

至於上山掃墓修墳,自己忙自己的,不用紮堆一起上去。

清明這個時節,對於農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吃了清明果,蓑衣鬥笠不歸家。

也就是說,過了清明,雨水會增多,農人們要穿上蓑衣、帶上鬥笠,下田地乾活了。

油菜開花了,再有一個多月就能收割。

這也就意味著,水稻也要開始育苗了,所以秧田必須開始整理了。

此外,旱地裡麵,冬小麥也要給水增肥。清明到來,便預示著老農民,又要彎腰佝背下地乾活了。

今年清明節沒有下雨,過了兩日,三月初七,他們這才有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春雨。

沒了雪花、沒了寒霜,春雨落下,濕潤了大地,喚醒了生機。

與此同時,雷來了。

小花園的竹亭內,趙清虎歪在躺椅上,身上還蓋著一個小棉被,聽著外麵的雨聲、雷神,昏昏欲睡。

剛剛來家沒幾天的小鹿,正在他旁邊,有一口沒一口咀嚼著青草。

小鹿沒去牲口棚,就養在了偏院。

大丫幾個,對這小家夥很是喜愛。

即便今日是春雨朦朧,也披上蓑衣、戴著鬥笠,出去給它弄了一些青草回來。

小家夥膽子有些小,每次有雷聲響起,它都會縮一縮腦袋,兩顆大眼珠子也緊閉了起來。

趙清虎閉目凝神,正在心中細細盤算著日子。

已經三月初七,明日五郎就會出發去縣城準備縣試。

而趙清虎,還在等自己的小管家,把上個月的賬目算清楚。

沒辦法,第一次算賬對賬,一來顧淩軒不熟悉;二來,大牛、二牛記錄的賬本,著實是有些拉胯,有一些需要他們自己在場比對,彆人看不懂。

所以,隻能是晚上,等大牛、二牛關了店,坐著馬車回來,才能一起對賬。

從初三發月錢這一日,一直到今天,中間清明節都過去,也沒把賬目對出來。

哎,都是半桶水趕鴨子上架,出問題很正常。

“老爺,對出來了!”

趙清虎正迷糊呢,顧淩軒興奮拿著賬本跑了過來。

看得出來,孩子是真開心啊。

“我看看。”

接過賬本,趙清虎掃了一眼。

不錯,按照他的要求,最開始就是豆腐坊、兩家豆腐店的盈利情況,後麵還有全家上個月的開銷。

豆腐坊因為供給兩個豆腐店,一整個月都沒有收取銀錢,所以是虧本的,除了豆腐坊的錢箱用完了,還從公中拿走了十五兩銀子。

鎮上的豆腐店,營利五十六兩白銀,八百七十三個銅板。

縣城的豆腐店,營利一百七十三兩白銀,外加一百零七個銅板。

計算單位,整數部分都換算成了白銀。

而家裡的開銷,上個月包括所有人的月錢在內,也有八十六兩銀子。

對於這些銀錢,顧淩軒也做出了安排。

先給了豆腐坊五十兩銀子維持日常,鎮上的豆腐店賬麵留下二十兩銀子,縣城的賬麵留下四十兩。

這就少了一百一十兩銀子,公中隻收了一百一十九兩白銀,外加九百八十個銅板。

算來算去,公中銀兩還是增多了的。

也就是說,他們家的豆腐坊,加上兩個豆腐店,每個月的盈利,不僅能養活全家老小,而且還有富餘。

趙清虎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能維持下去就行。

畢竟,很快公中就會有其他收入。

等油菜熟了,他家能收租了,估摸著有不少。

不管是把油菜籽直接賣給油坊,還是送到油坊榨成菜籽油再售賣,都會有一筆銀錢收入。

“老爺,公中現在有兩百三十三兩多銀子,你要不要收回一些?”

趙清虎搖頭,“公中銀錢就維持在兩三百兩的水準,超過了這個我再抽取一些。這個月要花費的銀錢不少,五郎縣試、府試都是要花錢的。”

“好的老爺,那去府城老爺打算帶誰去?我好提前通知。”

“就帶上老餘吧,其餘人都留在家裡。”

去一趟大慶府而已,走的還是水路,不會有什麼危險。

“對了,從公中拿走二兩銀子,當你的賞錢!大牛、二牛經營豆腐店,都有百分之一的利潤抽成,你這個大管家,不能比他們賺的少。”

“多謝老爺!”

“宋婆子去找沈媒婆有消息沒?大牛的婚事不能再拖了。”趙清虎又問到了大牛的婚事。

之前宋婆子說,她帶著禮品去找沈婆子了,快一個月了,至今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是咋回事。

“還沒消息,沈婆子往山裡去了幾次,回來也沒見有消息。”

沈婆子還是有經驗的。

知道大牛的身份尷尬,尋常人家不會願意把女兒嫁過來,就往山上去了。

這個山,可不是石隆山。

石隆山周圍,還有一大片山林區域呢,裡麵也有不少小村子。

如他二妹就是嫁給大山村的,大山村就是一個典型的山村,耕地很少,靠山吃飯。

山村都是比較窮的,若是家裡女兒能嫁到山外,有些人家肯定樂意考慮大牛這種的。

畢竟,宋婆子手上還有一筆銀錢可以當彩禮。

大牛當了豆腐店掌櫃的,每個月也不少掙。

“崇文怎麼樣?”

“已經完全上手了,他記得賬可比大牛、二牛清楚多了,也很少有錯處。”

“讓你尋摸人培養成管家,可有目標了?”

顧淩軒苦笑搖頭,想要培養一個管家豈是那麼容易的,他自己還是半桶水,趕鴨子上架呢。

“你可以找王管事問問。”趙清虎給他指點迷津。

顧淩軒當管家,的確有些屈才了。

終究有一日,趙清虎是會放他自由的。

這孩子,讀書比五郎還勤快。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