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裡的腳步聲再次響起。
這次更近,停在了病房門口。
門被輕輕推開。
蘇硯走了進來。
夜間查房。
她手裡拿著病曆夾,步履輕緩。
口罩遮住了她的臉,隻露出一雙淺棕色的眼睛。
那雙眼睛掃過病床上的王鵬,然後轉向林澈。
林澈坐在床邊,身姿筆直。
“還沒走?”
蘇硯的聲音很淡。
“我朋友。”
林澈說。
蘇硯沒有回應,徑直走到床頭。
她檢查了點滴,又看了一眼監護儀上的數據。
心率,血壓,血氧。
都在正常範圍內。
林澈看著她,沒有錯過她每一個細微的動作。
他知道,機會來了。
“蘇醫生。”
他開口。
蘇硯的手指在病曆夾上停頓了一下。
她轉過頭,看向林澈。
眼神平靜。
“我剛才觀察到。”
林澈的聲音很低,但每個字都很清晰。
“他的右手手指,有非常輕微的顫動。”
蘇硯的目光落在王鵬放在床單上的右手。
白皙修長的手指,此刻安靜地搭在那裡。
沒有任何顫動。
蘇硯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
林澈知道,這種微弱的顫動不是持續性的。
它隻在剛才,出現了很短的時間。
但他必須說出來。
“非常微弱。”
林澈補充。
“可能需要仔細觀察。”
蘇硯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林澈。
她的眼神裡,似乎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
“你確定?”
她的聲音裡聽不出情緒。
“確定。”
林澈沒有絲毫猶豫。
“而且,他的呼吸頻率,似乎比剛才稍微快了一點。”
他知道這也很微弱。
但他必須將這些“異常”堆疊起來。
蘇硯再次看向監護儀。
屏幕上的呼吸頻率曲線平緩。
數值穩定。
她又看了看王鵬的胸部起伏。
肉眼看,似乎沒有明顯的異常。
蘇硯的眉頭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
她再次看向林澈。
這次的眼神,帶著一種探究。
“數值正常。”
她說。
簡潔,直接。
林澈沒有退縮。
“我知道數值正常。”
他說。
“但有些時候,機器的數值,不能完全反映真實情況。”
蘇硯的眼神變得更深邃了。
“你是想說,你的觀察比機器更準確?”
她的語氣裡,聽不出是諷刺還是認真。
“我隻是把我觀察到的,告訴你。”
林澈說。
“作為醫生,你或許應該,更全麵地考慮。”
蘇硯沉默了。
她看著林澈,像是在重新評估他這個人。
評估他剛才說的那些話。
她是一名嚴謹的醫生。
醫學講求證據。
儀器的數據,比一個非專業人士的“感覺”要可靠得多。
但林澈剛才對王鵬瞳孔的觀察,確實讓她有些意外。
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尤其是左側。
雖然不足以改變診斷,但確實是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
現在,他又提出了新的觀察。
手指顫動。
呼吸頻率變化。
這些同樣是神經係統異常可能出現的症狀。
如果結合他之前指出的瞳孔問題……
蘇硯走到王鵬床邊,俯下身。
她再次拿起小手電筒,檢查王鵬的瞳孔。
然後,她將目光落在王鵬的右手。
她伸出手,輕輕觸碰王鵬的手指。
林澈看著她的動作。
他知道,微弱的顫動不是持續的。
她現在可能看不到。
蘇硯仔細觀察了幾秒。
王鵬的手指沒有任何顫動。
她直起身,看向林澈。
眼神裡多了一絲困惑。
“沒有顫動。”
她說。
“呼吸頻率,我也在觀察,數值是穩定的。”
林澈沒有爭辯。
他知道自己剛才的觀察是準確的。
他運用了【醫生精通】。
那種能力,讓他能感知到常人無法察覺的微弱體征。
包括王鵬顱內那股微弱的異常壓力。
這種壓力,可能就是導致這些微弱症狀的根本原因。
他需要讓蘇硯注意到那個根本原因。
即使她無法直接感知到。
“蘇醫生。”
林澈再次開口。
“我感覺,王鵬的腦部,似乎有一點點,壓迫感。”
他用了“壓迫感”這個詞。
這是一個模糊的詞彙,不是醫學術語。
但他希望這個詞能引起蘇硯的聯想。
與顱內壓力有關的聯想。
蘇硯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壓迫感?”
她重複了一遍。
她的語氣裡,帶著明顯的質疑。
甚至,一絲警惕。
“你是什麼意思?”
她問。
“我無法準確描述。”
林澈說。
“但我覺得,可能需要排除,顱內壓力升高的情況。”
蘇硯看著他。
她的目光像是在掃描他。
試圖理解他這些話的來源。
一個普通人。
怎麼會說出“顱內壓力升高”這種詞彙?
怎麼會“感覺”到腦部的“壓迫感”?
她想到了林澈之前準確指出的瞳孔問題。
想到了他現在提出的微弱體征。
這些都指向神經係統。
指向顱內。
但他的描述方式,又完全超出了醫學的範疇。
“你之前接觸過類似的病人?”
蘇硯問。
她的聲音放低了一些。
“沒有。”
林澈搖頭。
“那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蘇硯的眼神裡,充滿了好奇。
那種冰冷的外殼下,包裹著的求知欲,被激發了出來。
林澈知道,這是關鍵時刻。
他不能暴露係統。
但他需要給出,一個能讓她接受的,或者至少能讓她繼續探究下去的解釋。
“或許,是一種直覺。”
林澈說。
他看著蘇硯的眼睛。
“我對人體的狀態,有一種,特殊的感知能力。”
特殊感知能力。
這個詞,聽起來很玄乎。
在嚴謹的醫學領域,是不可思議的。
但蘇硯沒有立刻否定。
她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那雙淺棕色的眼睛裡,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是懷疑。
是困惑。
但更多的是,無法壓抑的好奇。
她是一名醫生。
她的職責是治病救人。
如果一個病人的病情,真的存在她沒有發現的隱患。
即使提出隱患的人,用了一種非科學的方式。
她也無法完全忽視。
更何況,這個人之前已經有過一次,準確的“非科學”觀察。
她再次走到王鵬床邊。
她沒有再檢查。
而是站在那裡,靜靜地觀察著。
她看著王鵬的呼吸。
看著他的臉色。
看著他搭在床單上的右手。
她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去驗證林澈的“直覺”。
去尋找,那些微弱的,可能存在的異常體征。
林澈沒有打擾她。
他也站在那裡,看著王鵬。
他知道,他的【醫生精通】能力,正在幫助他感知王鵬的身體狀況。
而蘇硯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是她驗證他感知結果的工具。
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合作。
一個依靠“直覺”進行感知。
一個依靠科學進行驗證。
蘇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時間仿佛凝固了。
病房裡隻有點滴落下的聲音。
和兩個人的,淺淺的呼吸聲。
蘇硯突然動了。
她拿起病曆夾,快步走出病房。
“我去聯係神經外科。”
她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安排一個急診頭顱ri。”
林澈看著她離開的背影。
ri。
這是比ct更精密的檢查。
可以更清晰地顯示腦部結構和異常。
蘇硯選擇了相信他的“直覺”。
或者說,她選擇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林澈的心跳漏了一拍。
【檢測到宿主成功引起關鍵人物的重視。】
【任務進度:向前推進。】
【宿主對醫療知識的運用得到驗證。】
【醫生精通能力熟練度提升。】
係統的提示音在腦中響起。
能力熟練度提升。
雖然不是滿級。
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他看向王鵬。
ri檢查,或許能證明他“感覺”到的異常壓力。
如果能證明。
蘇硯對他的看法,將會發生更大的改變。
他走向窗邊。
看著窗外沉寂的夜色。
他感覺自己,正在一步步,深入這個漩渦的核心。
而蘇硯。
那個冰冷的醫生。
或許會成為,他在這個漩渦中,一個重要的盟友。
他腦子裡回蕩著蘇硯剛才那句帶著好奇的問話。
“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他沒有直接回答。
他隻是說,“或許,是一種直覺。”
這個回答,充滿了神秘感。
足以讓蘇硯,對他產生更強烈的好奇。
他需要保持這種神秘感。
同時,用更精準的“觀察”,來佐證他的“直覺”。
讓蘇硯,對他產生依賴。
依賴他那非凡的“感知能力”。
他回到床邊。
他需要繼續觀察。
繼續感知。
為即將到來的ri檢查,提供更多的,可能存在的異常體征信息。
也為他與蘇硯的下一次交鋒,做好準備。
他坐下。
目光再次落在王鵬身上。
他知道,他正在一步步,走進蘇硯的世界。
那個冰冷,專業,但似乎又隱藏著,不為人知一麵的世界。
而這,隻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