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才讓神醫給他治了病。
不過,就算蘇驍是秦夜的親舅舅,蘇驍說的不對他一樣要站出來反駁!
因為蘇有孝帶兵走了,他就是武將之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他代表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朝堂上的所有武將!
蘇驍將大乾邊軍說的那麼不堪,他可不能就這麼認了。
“武威侯,本官不是那個意思。”
“本官隻是覺得,如今大乾和草原之間的關係,已經暫時穩定了。”
“未來的發展和主動權,也全在我大乾的手裡握著!”
“何必要自找麻煩呢。”蘇驍聲音也軟了下來。
在他看來,吳敬之是半個自己人。
是很有可能投到秦夜麾下的。
所以此時不宜將雙方的關係鬨僵。
“蘇尚書,您也是出自定北侯府。”
“您年輕時也上過戰場。”
“您該知道,這並不是自找麻煩。”
“這是開疆拓土的大事啊!”
“擴充我大乾疆域,哪裡有不對的道理!”
“況且有我大乾邊軍坐鎮嶽葉山,進可攻,退可守!”
“這也是免除我大乾邊境屢屢被草原襲擊的最好辦法啊!”吳敬之沉聲說道。
嶽葉山坐落於北肅關外,與北肅關遙相呼應。
往左,是一片開闊地,草原大軍最愛從那片開闊地行軍,進攻大乾。
如今拿下了嶽葉山,便相當於在北肅關外又建了一座雄關!
將北肅關防禦不到的地方也監管了起來!
隻要在嶽葉山屯兵,草原大軍敢進入大乾的領地,嶽葉山的大軍就能切斷他們的後路!
北肅關的守軍就能與嶽葉山的大軍前後夾擊!
到了那時候,草原大軍隻有兩條路可走。
北肅關的位置雖然有缺陷,不能對草原大軍起到完全的阻擋作用,也因為地勢問題,沒辦法換地方。
但這並不能否定北肅關乃是一座易守難攻的雄關!
換言之,隻要拿下了嶽葉山,大乾軍就能對前來襲擾的草原大軍形成兩麵夾攻之勢!
而且是無法解決的兩麵夾攻之勢!
因為隻要守軍坐鎮嶽葉山,草原鐵騎就攻不上去,就拿他們沒辦法!
要麼選擇放棄,要麼就隻能越過嶽葉山,兩麵受敵!
無論如何,這樣做對大乾都是有利的!
大乾如今已經掌握了發起戰爭的主動權。
拿下嶽葉山,便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武威侯,蘇尚書,此時的要點不是開疆拓土!”
“調高牲畜兌換糧食的比例,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冬天,不能讓草原人喘過氣來!”秦夜沉吟一聲,打斷了二人的爭論。
有些事,是獨屬於他和大乾武將之間的秘密!
比如,明年春天的東征!
這件事武將們知道,乾帝知道,唯獨文臣們還不清楚。
而決定明年春天能否東征的關鍵,就在這換糧食的比例上!
這個口子開的太大,讓草原人舒舒服服的度過了這個冬天,明年的北征可就沒那麼好打了!
聞言,吳敬之一愣,連忙退了回去。
蘇驍也是麵露異色,不再說話。
“夜兒,你的意思是不答應這個條件?”乾帝沉吟一聲。
說白了,他還是挺心動的!
這畢竟是開疆拓土啊!
“不能答應!絕不能答應!”
“這個條件對大乾百害而無一利!”
“父皇難道不覺得這個條件,是草原王國在畫餅嘛?”
“他們畫了一張巨大的餅放在那裡。”
“這餅,咱們要耗費人力物力,過個年才能吃上!”
“可好處,卻要立刻給他們!”
“這一點都不合理!”
“咱們目前唯一能獲得的好處就是,駐軍嶽葉山!”
“可是該駐多少軍呢?”
“少了,草原大軍攻過來,嶽葉山上的大軍派不上什麼用場。”
“多了,大乾能撐得住嘛?”
“此刻北肅關有十萬邊軍駐紮,負責阻攔草原大股軍隊。”
“後方各城也有不少大軍,負責防禦草原大軍繞道攻入北肅關後方!”
“就比如前陣子的草原大軍壓境,兵圍富洋城。”
“富洋城守軍就有足足兩萬!”
“大乾在北境的守軍加上邊軍,人數已經很多了!”
“後方大軍不能動,北肅關大軍不能動,父皇難道要再從大乾內部調十萬大軍去鎮守嶽葉山?”
“北境再添十萬大軍,大乾養得起嘛?”
“少於十萬,那這股大軍的存在就可有可無了。”
“他們就隻能守著嶽葉山,一旦下山到平原上與草原鐵騎作戰,隻會是被碾壓的結局!”
“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初建立北肅關,它的功能不就和嶽葉山一樣嘛?”
“北境因為地勢,無法建立連綿的雄關,隻能依山而建一道北肅關。”
“草原大軍隻要肯多走點路,就能繞過北肅關。”
“可為何這些年來,除了小股軍隊繞過北肅關襲擾北境。”
“草原的大軍要攻打大乾,第一個打的還是北肅關呢?”
“不就是因為北肅關屯兵眾多,他們繞過北肅關,北肅關的大軍便會出關作戰。”
“最後,兩麵夾擊草原大軍嘛!”
“北肅關的作用和嶽葉山一樣,為何還要再加上一個嶽葉山!”
“北肅關若是綿延千裡,將草原大軍死死的擋在外麵,兒臣絕不會不同意拿下嶽葉山。”
“可北肅關不夠長,沒法擋住草原大軍。”
“就算拿下了嶽葉山,也是雞肋!”秦夜連連說道。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明年就要打草原了。
現在要不要嶽葉山都無所謂,反正他明年會打下來的!
如果現在為了一個嶽葉山,調高了牲畜兌換糧食的比例,那大乾可就虧大了!
有多餘的糧食,還不如囤起來等明年開戰的時候當軍糧,讓士兵們多吃一頓夜宵呢!
相信這個道理乾帝心裡一定也明白!
聞言,乾帝被說動了。
吳敬之連同其身後的武將們也是連連點頭。
他們本就沒有要答應這個契約的意思,隻不過是不服蘇驍說他們的邊軍沒用罷了。
唯獨文臣們,一個個麵露異色看著秦夜。
因為他們不知道大乾明年北征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