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 第246章 還不如去雞鳴寺、碧峰寺抓和尚。

第246章 還不如去雞鳴寺、碧峰寺抓和尚。(1 / 1)

推荐阅读:

“二哥,三哥,咱們一人弄支足球隊?”

三人回去的路上,朱棣出聲詢問。

為什麼說隻有三人。

那是因為老五不知哪根神經錯亂了,居然留下跟太醫院那群人坐在一起聽後世醫生講課。

他一個皇子,居然對醫術感興趣。

難道他還想當個醫生王爺?

除了大哥,其餘幾個不把刀槍棍棒耍得團團轉?

就隻有老五這個怪胎,對醫術感興趣。

“這還用說?我回去就拉人組隊!”朱樉仰著頭道:“到時候咱們比比,誰的蹴鞠水平高!”

“二哥,到時候輸了可彆哭鼻子!”朱棡不屑的看了朱樉跟朱棣一眼:“要說蹴鞠技術,你倆比得過我?”

“你……”朱樉一時語塞。

老三雖然欠揍,但說的是實話,從小到大,不管是武藝,還是蹴鞠,甚至是馬球跟‌捶丸‌,他玩得最好!

就連爹娘都誇獎過他。

朱棣見朱樉有些垂頭喪氣的模樣,勸道:“二哥莫慌,咱們現在弄的可是足球,先不說規則,人數跟咱們玩的蹴鞠人數都不一樣。”

“十一個人……,這麼多人,他一人厲害有什麼用?”

想起剛才黃軒的話,朱棣繼續道:“那個什麼梅西,不是比彆人厲害?黃哥說了,還不是有陰溝翻船的時候,被人踢了個8:2。”

“足球是團隊運動,不用怕他!”

朱樉認同的點了點頭:“對,還是老四說得有道理!”

“咱回府,就讓人去少林寺……”

那少林寺在嵩山,隸屬於河南布政司,離京城還有一千多裡路。

都怪黃軒,給幾人看什麼《少林足球》的電影。

儘管裡麵拍的比較浮誇,但用武術來踢球,的確是個不錯的想法。

朱樉本想回去就讓人抓幾個少林寺武藝高強的和尚來組建足球隊的。

隻是那少林寺太遠了,還不如去雞鳴寺、碧峰寺抓和尚。

……

“爹!”

朱標拿著一疊賬本走到老朱所在的禦書房。

“爹,你猜猜二月份的應天府稅收是多少?”

老朱放下手中的折子,抬頭就看到朱標一臉雀躍的神情。

“咋的,是不是很多?”老朱笑道:“都寫在你臉上了。”

朱標嘿嘿一笑,把手中的賬本放到老朱麵前的案牘上:“啥事都瞞不過爹您!”

“今年咱們應天府二月份的稅收是去年的二十多倍!”

老朱聞言,大吃一驚!

朱標選出一本賬本遞給老朱,道:“我讓人查過,去年二月,應天府一月的稅收折合銀子,隻有十一萬五千二百多兩。”

老朱點了點頭。

彆看一個月稅收都有十一萬兩銀子。

要知道應天府是擁有一百四十多萬人口的京城。

光商業就占整個大明五成份額。

就這樣,稅收才十一萬。

說到底,大明還是以農稅為主。

“那今年呢?”

朱標翻開另一本冊子,道:“今年二月份的商稅稅收為,二百八十三萬一千七百九十四兩!”

老朱眼睛一瞪,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兩百八十三萬?

好像洪武十年全年的商稅隻有一百八十多萬兩吧。

現在光二月份一個月就比以前一年的商稅還多?

那……

今年要收多少的稅銀?

朱標解釋道:“爹,能收這麼多的稅銀是有原因的。”

“首先,應天府截止到現在的人口比去年二月份多了近百萬!大明其他州府許多商賈也來應天府辦廠,開店鋪。昨日還有人再向我稟報,說咱們應天府需要擴城了,城裡快容不下這麼多人了。”

“其次,咱們今年進行的稅製改革,從原本的三十稅一,調整為十稅一,商人相比以前繳納了更多的稅錢。”

“最後,如果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我覺得,後麵的十個月,稅收增加不了什麼,基本穩定在三百萬一個月。”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咱們應天府的商稅變多了,大明其他州府是商稅,恐怕要大打折扣了,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從應天府拉到全國各地進行販賣的。”

“咱們還免了他們車船稅,入城稅等等。”

老朱大手一揮,毫不在意的說道:“應天府一年能收三千多萬的銀子,其他州府少就少吧。”

開玩笑,三千多萬兩,比農稅高了好幾倍!

光靠這些銀子就能養活朝廷跟大明所有官府、軍隊!

有了馬車,還要啥牛車?

看來自己這一步,是真的走對了!

商業才是繁榮大明的關鍵所在!

“標啊。”老朱把朱標拉到龍椅上,靠著自己坐著:“你看,咱們要不再弄個經濟特區出來?”

“大明這麼大,光一個經濟特區,咱覺得不太夠,你看哪裡適合成立一個新的經濟特區?”

一個應天府一年就能收三千多萬,那麼兩個應天府呢?

十個應天府……

吸~!

老朱想到一年能收三億多兩白銀,渾身忍不住顫抖起來。

三億多兩白銀,彆說養活朝廷軍隊了,就是拿來修房子,都能修出一間明晃晃的錢屋出來!

哪知朱標一盆冷水給老朱澆醒了。

朱標詫異的看著老朱:“爹,你開什麼玩笑?”

真不知道老爹腦子裡麵裝的是什麼。

一聽到錢,智商立馬下降到雄英的水平!

“爹,你彆亂打主意。”朱標耐心解釋道:“咱們大明百姓才多少?”

“用黃兄弟的話說,想要商業變得發達,一是要滿足百姓所需,二就是購買力。”

“目前應天府生產出來的商品,已經運往全國各地了,加上其他地方本土的商品,基本能滿足百姓所需了。”

“你一拍腦袋,再弄個經濟特區出來,商人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誰?”

“到時候,不僅新的經濟特區生產出來的商品賣不掉,還會衝擊應天府商人的商品。”

“爹,你這樣做,不僅沒撿到西瓜還丟了芝麻!”

“這麼多商人一起鬨事的話,朝廷怎麼處理?”

“這……”老朱聞言一怔。

之前的確是被兩百多萬的衝昏了腦袋,經過標兒這麼一說。

老朱也才發現,自己的騷操作好像不妥。

不過還是一巴掌拍在朱標的腦袋上:“怎麼,現在就開始訓起你老子來了?”

朱標摸了摸腦袋,不敢頂嘴,隻敢心中非議:要不是娘,你就是個文盲,哪裡懂這些知識。

“那你說,咱們怎麼做,才能把商稅在翻兩……,翻一倍!”

朱標努了努嘴:“其實咱們在弄一個經濟特區也行,不過生產出來的商品不賣大明,而是賣給其他國家。”

老朱微微皺眉:“你的意思是……”

朱標點頭道:“沒錯,就是黃兄弟說的,傾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