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朱宸濠臉上露出糾結之色,沉默良久都沒說話,似乎是對於接下來的話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趙青鬆對於朱宸濠想乾什麼,可以說是摸的一清二楚,當先開口道:“王爺,咱們不用藏著掖著,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是想讓我跟東海龍王助你一臂之力?”
寧王一怔,隨後大喜道:“不錯,小王正是這個意思。”
王隨真沒跟寧王接觸過,不知道兩人在打什麼啞謎,問道:“什麼助一臂之力?”
寧王朱宸濠好似被趙青鬆的一句話給打開了話匣子,笑容滿麵的說道:“兩位龍王,你們覺得當今天子如何?”
趙青鬆摸了摸下巴,道:“二十年多前,那時的我還在順天府北地燕京當一個普通的錦衣衛,那時還是先帝朱見深成化帝在位,後來我調任為應天府南京錦衣衛鎮撫使,二十多年裡,再沒去過燕京,所以對於當今天子正德皇帝究竟如何,都是道聽途說,從未親眼見過。”
王隨真倒是聽王守仁說了不少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事,以王守仁的觀點來看,朱厚照這個人聰明絕頂,手段也是極高的,就是一心玩樂,沒個正形,從來不理會各種家國事務,但對於三教九流的各種娛樂的玩意兒,全都精通無比,而且玩心極大,經常通宵達旦的找各種樂子。
不過這些事兒他都是聽王守仁講的,他本人對於自然朱厚照毫無評價。
所以朱宸濠問他當今天子如何,他默然以對,並不回答。
朱宸濠已然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裡,他問兩人這個問題,也隻是起個話頭罷了,隻聽他濤濤不絕的說道:“朱厚照這個敗家玩意,把朝廷搞的亂七八糟不說,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朱厚照都快三十的人了,竟然連個子嗣也沒有,實乃是大大的不孝,他愧對我大明的太祖皇帝,愧對我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國無太子,則國政不穩,細數中國曆史上,多少因為太子的原因國破家亡的?有多少朝廷因為沒有太子而政亡人息的?朱厚照這種皇帝,就是我大明朝的第一罪人,他罪大惡極,罪不可恕,他朱厚照就不配當這個大明的皇帝。”
趙青鬆聽了這話,笑而不語,不發一言。
王隨真則聽的直皺眉頭,心中暗想:“朱厚照沒兒子,就是罪大惡極了?你有兒子,你就配當大明的皇帝了?那你怎麼不趕緊繼位當皇帝去?在這裡發表這種奇談怪論,有個屁用?”
朱宸濠對兩人的神態恍如未覺,仍舊沉浸在自己的春秋大夢裡,開始介紹自己將如何大展宏圖:“而且不單單是小王我一個人這麼想,在東廠和西廠的公公中,在文武大臣之中,在許多的地方要員之中,甚至於在許多的百姓之中,所有小王我見過的人,都向小王表達過這個意思,他們誠心誠意,眾口一詞,一致要求小王來坐這個皇位,本來小王也不想做什麼皇帝,畢竟同室操戈,難免會落個謀朝篡位的千古罵名,可大家夥兒實在是死力推薦,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日夜不眠的祈求小王做皇帝,小王派人仔細的調查過了,讓小王當皇帝,確實是眾望所歸,確實是民心所向,小王若是一力推脫,堅辭不就,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寒心?豈不是讓大明所有的臣民們失望?小王總是在想,既然實在推脫不開,而且小王這麼做,也完全是為了祖宗的基業著想,為了天下的百姓們著想,為了天下的臣民們著想。”
朱宸濠忽地音調走高,大聲憤憤不平地說道:“話再說回來,朱厚照他們這一支的祖宗燕王朱棣,本身就得位不正,他們這一支的皇位,本來也是篡來,我大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當年傳位,傳給的是朱允炆,可不是朱厚照的祖宗燕王朱棣,我太爺爺寧王朱權,當年鎮守大寧,一時疏忽大意,被燕王朱棣這個老賊算計,奪了兵權,原本這個皇位就應該是我們寧王這一支的,我現在就算再把皇位給搶將回來,又有什麼不對了?這完全是合理合法也合適的,這完完全全是順天應人的好事,而且現在天降祥瑞,許多避世不出的高人都說,南昌城裡龍氣升騰,南昌府如今有天子之氣,寧王府內紫氣升騰,祥瑞頻出,這是老天爺也在告訴我,要我動手將皇位拿回來,古話說的好: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小王要是不去拿這個皇位,老天爺也不能答應!”
“既然朱棣能從朱允炆手裡搶走這皇帝的寶座,他做初一,我做十五,我朱宸濠自然也同樣能將這皇位由朱厚照的手裡搶過來,若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定然也會為小王拍手叫好,也絕不會怪罪於我!”
“小王經過多年的謀劃,眼下時機已然成熟,小王準備發大兵直搗燕京,先收拾了朱厚照這小崽子,再登基稱帝,兩位龍王若是能助小王一臂之力,等將來小王登上大寶,定然忘不了兩位的好處,兩位到時候都有從龍之功,小王定然會給兩位重重的封賞,就算是裂土封王,以蔭子孫,也絕無問題!”
朱宸濠越說越是興奮,忍不住手舞足蹈,口角說的直冒白沫:“當然了,就算是沒有兩位龍王相助,這皇位小王現在也已經是十拿九穩,手拿把攥,但如果能再加上兩位龍王的雄厚實力,那小王就無異於如虎生翼,勢不可擋了,我們……”
聽著朱宸濠的畫大餅加洗腦的話術,趙青鬆仍舊笑而不語,不發一言。
可王隨真聽了這麼久,再也聽不下去了,他這個人性格一是有點軸,認準的事很難改變,二是性格比較直,也可以說人比較清高,不屑於搞那些有的沒的彎彎繞,有事往往直出直入,直言相告,不喜歡拐彎抹角。
他直接打斷了朱宸濠的話頭:“既然王爺說了,就算沒有我們二人的相助,對皇位也已經手拿把攥了,那我們兩個參與不參與的,又有什麼分彆呢?正所謂——大海裡撒把鹽——有我們不多,沒我們不少,我們兩人就不參與王爺的宏圖大業了,至於裂土封王,我們兩個也沒什麼興趣,左右無事,我跟北海龍王這就就此彆過,後會有期。”
寧王朱宸濠臉上露出糾結之色,沉默良久都沒說話,似乎是對於接下來的話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趙青鬆對於朱宸濠想乾什麼,可以說是摸的一清二楚,當先開口道:“王爺,咱們不用藏著掖著,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是想讓我跟東海龍王助你一臂之力?”
寧王一怔,隨後大喜道:“不錯,小王正是這個意思。”
王隨真沒跟寧王接觸過,不知道兩人在打什麼啞謎,問道:“什麼助一臂之力?”
寧王朱宸濠好似被趙青鬆的一句話給打開了話匣子,笑容滿麵的說道:“兩位龍王,你們覺得當今天子如何?”
趙青鬆摸了摸下巴,道:“二十年多前,那時的我還在順天府北地燕京當一個普通的錦衣衛,那時還是先帝朱見深成化帝在位,後來我調任為應天府南京錦衣衛鎮撫使,二十多年裡,再沒去過燕京,所以對於當今天子正德皇帝究竟如何,都是道聽途說,從未親眼見過。”
王隨真倒是聽王守仁說了不少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事,以王守仁的觀點來看,朱厚照這個人聰明絕頂,手段也是極高的,就是一心玩樂,沒個正形,從來不理會各種家國事務,但對於三教九流的各種娛樂的玩意兒,全都精通無比,而且玩心極大,經常通宵達旦的找各種樂子。
不過這些事兒他都是聽王守仁講的,他本人對於自然朱厚照毫無評價。
所以朱宸濠問他當今天子如何,他默然以對,並不回答。
朱宸濠已然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裡,他問兩人這個問題,也隻是起個話頭罷了,隻聽他濤濤不絕的說道:“朱厚照這個敗家玩意,把朝廷搞的亂七八糟不說,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朱厚照都快三十的人了,竟然連個子嗣也沒有,實乃是大大的不孝,他愧對我大明的太祖皇帝,愧對我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國無太子,則國政不穩,細數中國曆史上,多少因為太子的原因國破家亡的?有多少朝廷因為沒有太子而政亡人息的?朱厚照這種皇帝,就是我大明朝的第一罪人,他罪大惡極,罪不可恕,他朱厚照就不配當這個大明的皇帝。”
趙青鬆聽了這話,笑而不語,不發一言。
王隨真則聽的直皺眉頭,心中暗想:“朱厚照沒兒子,就是罪大惡極了?你有兒子,你就配當大明的皇帝了?那你怎麼不趕緊繼位當皇帝去?在這裡發表這種奇談怪論,有個屁用?”
朱宸濠對兩人的神態恍如未覺,仍舊沉浸在自己的春秋大夢裡,開始介紹自己將如何大展宏圖:“而且不單單是小王我一個人這麼想,在東廠和西廠的公公中,在文武大臣之中,在許多的地方要員之中,甚至於在許多的百姓之中,所有小王我見過的人,都向小王表達過這個意思,他們誠心誠意,眾口一詞,一致要求小王來坐這個皇位,本來小王也不想做什麼皇帝,畢竟同室操戈,難免會落個謀朝篡位的千古罵名,可大家夥兒實在是死力推薦,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日夜不眠的祈求小王做皇帝,小王派人仔細的調查過了,讓小王當皇帝,確實是眾望所歸,確實是民心所向,小王若是一力推脫,堅辭不就,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寒心?豈不是讓大明所有的臣民們失望?小王總是在想,既然實在推脫不開,而且小王這麼做,也完全是為了祖宗的基業著想,為了天下的百姓們著想,為了天下的臣民們著想。”
朱宸濠忽地音調走高,大聲憤憤不平地說道:“話再說回來,朱厚照他們這一支的祖宗燕王朱棣,本身就得位不正,他們這一支的皇位,本來也是篡來,我大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當年傳位,傳給的是朱允炆,可不是朱厚照的祖宗燕王朱棣,我太爺爺寧王朱權,當年鎮守大寧,一時疏忽大意,被燕王朱棣這個老賊算計,奪了兵權,原本這個皇位就應該是我們寧王這一支的,我現在就算再把皇位給搶將回來,又有什麼不對了?這完全是合理合法也合適的,這完完全全是順天應人的好事,而且現在天降祥瑞,許多避世不出的高人都說,南昌城裡龍氣升騰,南昌府如今有天子之氣,寧王府內紫氣升騰,祥瑞頻出,這是老天爺也在告訴我,要我動手將皇位拿回來,古話說的好: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小王要是不去拿這個皇位,老天爺也不能答應!”
“既然朱棣能從朱允炆手裡搶走這皇帝的寶座,他做初一,我做十五,我朱宸濠自然也同樣能將這皇位由朱厚照的手裡搶過來,若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定然也會為小王拍手叫好,也絕不會怪罪於我!”
“小王經過多年的謀劃,眼下時機已然成熟,小王準備發大兵直搗燕京,先收拾了朱厚照這小崽子,再登基稱帝,兩位龍王若是能助小王一臂之力,等將來小王登上大寶,定然忘不了兩位的好處,兩位到時候都有從龍之功,小王定然會給兩位重重的封賞,就算是裂土封王,以蔭子孫,也絕無問題!”
朱宸濠越說越是興奮,忍不住手舞足蹈,口角說的直冒白沫:“當然了,就算是沒有兩位龍王相助,這皇位小王現在也已經是十拿九穩,手拿把攥,但如果能再加上兩位龍王的雄厚實力,那小王就無異於如虎生翼,勢不可擋了,我們……”
聽著朱宸濠的畫大餅加洗腦的話術,趙青鬆仍舊笑而不語,不發一言。
可王隨真聽了這麼久,再也聽不下去了,他這個人性格一是有點軸,認準的事很難改變,二是性格比較直,也可以說人比較清高,不屑於搞那些有的沒的彎彎繞,有事往往直出直入,直言相告,不喜歡拐彎抹角。
他直接打斷了朱宸濠的話頭:“既然王爺說了,就算沒有我們二人的相助,對皇位也已經手拿把攥了,那我們兩個參與不參與的,又有什麼分彆呢?正所謂——大海裡撒把鹽——有我們不多,沒我們不少,我們兩人就不參與王爺的宏圖大業了,至於裂土封王,我們兩個也沒什麼興趣,左右無事,我跟北海龍王這就就此彆過,後會有期。”
寧王朱宸濠臉上露出糾結之色,沉默良久都沒說話,似乎是對於接下來的話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趙青鬆對於朱宸濠想乾什麼,可以說是摸的一清二楚,當先開口道:“王爺,咱們不用藏著掖著,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是想讓我跟東海龍王助你一臂之力?”
寧王一怔,隨後大喜道:“不錯,小王正是這個意思。”
王隨真沒跟寧王接觸過,不知道兩人在打什麼啞謎,問道:“什麼助一臂之力?”
寧王朱宸濠好似被趙青鬆的一句話給打開了話匣子,笑容滿麵的說道:“兩位龍王,你們覺得當今天子如何?”
趙青鬆摸了摸下巴,道:“二十年多前,那時的我還在順天府北地燕京當一個普通的錦衣衛,那時還是先帝朱見深成化帝在位,後來我調任為應天府南京錦衣衛鎮撫使,二十多年裡,再沒去過燕京,所以對於當今天子正德皇帝究竟如何,都是道聽途說,從未親眼見過。”
王隨真倒是聽王守仁說了不少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事,以王守仁的觀點來看,朱厚照這個人聰明絕頂,手段也是極高的,就是一心玩樂,沒個正形,從來不理會各種家國事務,但對於三教九流的各種娛樂的玩意兒,全都精通無比,而且玩心極大,經常通宵達旦的找各種樂子。
不過這些事兒他都是聽王守仁講的,他本人對於自然朱厚照毫無評價。
所以朱宸濠問他當今天子如何,他默然以對,並不回答。
朱宸濠已然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裡,他問兩人這個問題,也隻是起個話頭罷了,隻聽他濤濤不絕的說道:“朱厚照這個敗家玩意,把朝廷搞的亂七八糟不說,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朱厚照都快三十的人了,竟然連個子嗣也沒有,實乃是大大的不孝,他愧對我大明的太祖皇帝,愧對我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國無太子,則國政不穩,細數中國曆史上,多少因為太子的原因國破家亡的?有多少朝廷因為沒有太子而政亡人息的?朱厚照這種皇帝,就是我大明朝的第一罪人,他罪大惡極,罪不可恕,他朱厚照就不配當這個大明的皇帝。”
趙青鬆聽了這話,笑而不語,不發一言。
王隨真則聽的直皺眉頭,心中暗想:“朱厚照沒兒子,就是罪大惡極了?你有兒子,你就配當大明的皇帝了?那你怎麼不趕緊繼位當皇帝去?在這裡發表這種奇談怪論,有個屁用?”
朱宸濠對兩人的神態恍如未覺,仍舊沉浸在自己的春秋大夢裡,開始介紹自己將如何大展宏圖:“而且不單單是小王我一個人這麼想,在東廠和西廠的公公中,在文武大臣之中,在許多的地方要員之中,甚至於在許多的百姓之中,所有小王我見過的人,都向小王表達過這個意思,他們誠心誠意,眾口一詞,一致要求小王來坐這個皇位,本來小王也不想做什麼皇帝,畢竟同室操戈,難免會落個謀朝篡位的千古罵名,可大家夥兒實在是死力推薦,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日夜不眠的祈求小王做皇帝,小王派人仔細的調查過了,讓小王當皇帝,確實是眾望所歸,確實是民心所向,小王若是一力推脫,堅辭不就,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寒心?豈不是讓大明所有的臣民們失望?小王總是在想,既然實在推脫不開,而且小王這麼做,也完全是為了祖宗的基業著想,為了天下的百姓們著想,為了天下的臣民們著想。”
朱宸濠忽地音調走高,大聲憤憤不平地說道:“話再說回來,朱厚照他們這一支的祖宗燕王朱棣,本身就得位不正,他們這一支的皇位,本來也是篡來,我大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當年傳位,傳給的是朱允炆,可不是朱厚照的祖宗燕王朱棣,我太爺爺寧王朱權,當年鎮守大寧,一時疏忽大意,被燕王朱棣這個老賊算計,奪了兵權,原本這個皇位就應該是我們寧王這一支的,我現在就算再把皇位給搶將回來,又有什麼不對了?這完全是合理合法也合適的,這完完全全是順天應人的好事,而且現在天降祥瑞,許多避世不出的高人都說,南昌城裡龍氣升騰,南昌府如今有天子之氣,寧王府內紫氣升騰,祥瑞頻出,這是老天爺也在告訴我,要我動手將皇位拿回來,古話說的好: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小王要是不去拿這個皇位,老天爺也不能答應!”
“既然朱棣能從朱允炆手裡搶走這皇帝的寶座,他做初一,我做十五,我朱宸濠自然也同樣能將這皇位由朱厚照的手裡搶過來,若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定然也會為小王拍手叫好,也絕不會怪罪於我!”
“小王經過多年的謀劃,眼下時機已然成熟,小王準備發大兵直搗燕京,先收拾了朱厚照這小崽子,再登基稱帝,兩位龍王若是能助小王一臂之力,等將來小王登上大寶,定然忘不了兩位的好處,兩位到時候都有從龍之功,小王定然會給兩位重重的封賞,就算是裂土封王,以蔭子孫,也絕無問題!”
朱宸濠越說越是興奮,忍不住手舞足蹈,口角說的直冒白沫:“當然了,就算是沒有兩位龍王相助,這皇位小王現在也已經是十拿九穩,手拿把攥,但如果能再加上兩位龍王的雄厚實力,那小王就無異於如虎生翼,勢不可擋了,我們……”
聽著朱宸濠的畫大餅加洗腦的話術,趙青鬆仍舊笑而不語,不發一言。
可王隨真聽了這麼久,再也聽不下去了,他這個人性格一是有點軸,認準的事很難改變,二是性格比較直,也可以說人比較清高,不屑於搞那些有的沒的彎彎繞,有事往往直出直入,直言相告,不喜歡拐彎抹角。
他直接打斷了朱宸濠的話頭:“既然王爺說了,就算沒有我們二人的相助,對皇位也已經手拿把攥了,那我們兩個參與不參與的,又有什麼分彆呢?正所謂——大海裡撒把鹽——有我們不多,沒我們不少,我們兩人就不參與王爺的宏圖大業了,至於裂土封王,我們兩個也沒什麼興趣,左右無事,我跟北海龍王這就就此彆過,後會有期。”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