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走向?毛子的遠東部隊?本子的關東軍?”
默念副總參謀的問題,再結合之前德三的兵力部署,黃河立馬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死死地盯著眼前的小地圖開始思考分析。
跟記憶裡的局勢相比,當前的戰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可以用麵目全非來形容。
先不提雙方的參戰人數和投入的各類武器,光是剛剛林中猛虎提到的總動員就很離譜。
以德三現有的工業基礎來看,哪怕隻是切換成「部分動員」或者是「戰時經濟」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原本的時間線已經證明了一切,畢竟德**工可是有頂著戰略轟炸還能增產的實力。
現如今戰鬥初期就疑似進入了「總動員」,很難想象在東線進攻的三大集團軍群會擁有什麼樣戰鬥力。
思考片刻後,黃河麵色嚴肅地看向五級將領。
“話說,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之前,大林子一共安排了多少兵力應戰。”
“各級部隊的裝備持有率都怎麼樣,他們準備了多少飛機、坦克和火炮?一定要仔細想想,我需要對比雙方的實力才能做出合理的推論。”
“這很重要,事關我們接下來的安排。”
不待林中猛虎回答,副總參謀直接從桌子上的文件夾中拿出幾張紙。在黃河的視野中,他還隱約看到了熟悉的法語。
“大家都來一起看看吧,這是我們北非的盟友於三天前送過來的秘密情報,裡麵包含了他們預估的毛熊兵力布置。”
“按照夏爾的原話,這張紙上的內容足足花了他們兩個月的時間。”
此時此刻,有一個靠譜盟友的好處一覽無遺。
自由法國除了自身僅存的間諜網外,還在一定程度上跟帶英共享了部分非絕密信息。
在巴巴羅薩行動正式開始前,遠在不列顛的邱胖子是最想拉大林子下水參戰的人,對方手中有毛熊的兵力基礎數據也算是合情合理。
更何況北非盟友送到邊區的情報,都會提前反複篩查可信度很高。
聽到副總參謀的話,黃河率先一步湊到了會議桌的邊上。
“部隊總兵力為700萬人,其中包含了各口徑火炮門、輛坦克、架飛機。”
這份數據跟記憶中相比,同樣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加強,不過沒有德三那麼誇張。
當上述的數字呈現在小型會議室中,在場的大佬們紛紛發出了此起彼伏的驚呼,因為火力不足產生的心理陰影麵積再次擴大了一波。
部隊單憑空一師便有了縱橫華北的能力,三百架先進的颶風戰鬥機就可以壓著華北方麵軍的陸航打。
以眾人當前的指揮經驗,很難想象上千架飛機同時在一片空域戰鬥是什麼樣的場麵。
不過當前毛子還算是八路軍名義上的陣營盟友,對方有如此強大的軍隊還算是一件好事。
有了對比數據後,除黃河和林中猛虎以外的人都鬆了口氣。他們認為從紙麵數據上來看,蘇德雙方的實力應該處在伯仲之間。
在大佬們的視角中,雖然前者的兵力和火炮少了一些,但上萬的坦克和飛機足以彌補不算太大的差距。
更何況本土作戰,防守方占據著地利人和,部隊在戰鬥力上有一定的加持。
考慮到北邊特殊的情況,幾個月後還要算上天時這個優勢,畢竟冬將軍可不跟敵人開玩笑。
隻要戰爭進入僵持的局麵,大林子就不會過多抽調遠東軍區的部隊。本子的關東軍就算有萬千種想法,也得老老實實在東北嚴防死守。
但黃河知道一件事,北邊的部隊在戰爭初期還真是紙麵實力看起來不錯,隻要一交戰就會暴露出諸多缺陷。
就拿毛子們的飛行員來舉例。
這些人的實戰經驗很少,以新手生瓜蛋子居多。
隻有少部分的精銳參加過西班牙內戰、援華飛行隊或者是蘇芬戰爭,飛行時長嚴重不足。
一旦新手們加入戰局,大概率會重蹈冬季戰爭中的覆轍。當初丟人的可不僅隻有陸軍,空軍的戰損比也不怎麼好看。
反觀他們的敵人,對方的飛行員可是從1939年就沒有停止過進攻的步伐,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國家。
跟德三的空軍比起來,戰爭初期的毛子們還是太嫩。
更嚴重的是,上萬架飛機看似數量龐大,可其中摻雜了不少的老式戰機,前線甚至還可以看到雙翼的伊15和伊153。
麵對由諸多王牌飛行員帶隊的f109機群,那些毛子飛行員的下場可想而知。
當然了,北邊並不是沒有新式飛機。
隻可惜新裝備列裝部隊的時間隻有幾個月,飛行員們也就勉強熟悉熟悉基礎性能,還沒有形成可靠的戰鬥力。
再加上國土麵積大的原因,上述的各型號飛機分散在全國各地,一旦交手肯定會被邁耶的手下摁在機場吊打。
坦克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情報中的上萬輛以小可愛t26為主,t34和kv1的數量少的可憐。
可以虎踞亞洲戰爭的t26,在殘酷的歐洲東線隻能以數量穩住戰線,甚至還要隨時麵臨油料不足的問題。
再加上擅長裝甲作戰的將領,基本上都死在了大清洗中,戰爭初期根本沒有人能率隊擋住古德裡安加霍特的瘋狂突進。
憑借上述的部隊跟德三作戰,最好的結果就是用數量來爭取時間,大林子估計得提前一段時間喊出經典的口號。
祖國雖大,但已經無路可退,我們身後就是莫斯科。
草草地分析了一遍當前的局勢後,黃河雖然不能根據前世的記憶預估戰爭的結束時間,但有兩件事他可以確定。
一、整個歐洲東部必然會被打成一片焦土,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水平都得倒退。不管最終的勝利者究竟是誰,他們在戰後麵臨的首要問題肯定是如何在廢墟上重建國度。
二、整場戰爭的慘烈程度必然會加劇,至少要比記憶中的結局誇張一倍,一代年輕人的死亡也許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