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李家地頭。
村裡預留土地與李家的地隔著一條土路,李哲早就看好了建大棚的位置。
他把村支書請過來,指著前麵的那片地:“王叔,這片地離著我家近,我想把這片地租下來。建了大棚也方便兩邊照應。”這片地除了距離李家的地近,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地勢比較高。
王鐵頭踩在結霜的土路上,眯著眼睛打量這一塊空地:“你小子還真行,愣是被你闖出來了。行,村裡的地先緊著你租,這回你準備建幾畝蔬菜大棚?”
李哲搓了搓凍紅的手:“我準備把租賃的20畝地基都挖出來。明早去一趟農村信用社,把東來順和全聚德的供貨合同交給孫主任,儘可能多地爭取貸款額度。”
“昨天老孫打電話跟我說了,沒想到你還真能拿下全聚德的供貨單。”王鐵頭感慨一番,追問道,“眼瞅著天氣越來越冷,你們準備什麼時候動工?”
李哲踢開腳下的土疙瘩答道:“昨個晚上金老板去我家,說他已經聯係好了挖掘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下午應該就能施工。”
“嗬,還挺快的。這回你準備雇傭多少人?現在是農閒時節,雖說天氣冷了,但還是有人願意出來賺錢。”王鐵頭也希望村裡人掙到錢多置辦點年貨,過個肥年。
李哲裹了裹身上的棉襖,正準備說話。突然,土路上飛馳過來一輛自行車,騎車的馮會計隔著老遠就喊:“支書,鎮上打電話來了,要您趕緊去開會。”
王鐵頭問:“出什麼事情了?”
馮會計回答:“電話裡沒說,就通知您趕緊去鎮上。”
“行吧,把你的自行車給我。”王鐵頭奪過馮會計的自行車,衝著老李和李哲說,“招人的事兒咱們回頭再說,我先去鎮裡了。”
說完他不等李哲回答,騎上自行車走了。
老李和馮會計寒暄了幾句,馮會計嫌天氣冷,沒聊幾句也回村委會了。
老李爺倆拿著白灰撒出一條條直線,規劃出大棚地基的挖掘位置。
金百萬還是很靠譜的,下午就找來了三台挖機。李哲見到人後先發了一圈煙,帶著三名師傅看了一下挖掘的位置,簡單說了一下要求:先向下挖掘30厘米深的熟土層,放到大坑的南側,方便回填;而後再向下挖掘一米的深土層,放到大坑的北側。
這年頭能開挖掘機的都是老師傅,李哲的要求對他們來說很簡單。天冷了,大多數建築企業都已經停工,與其在家裡閒著,還不如出來賺點外快。
李哲又給每人塞了一盒煙,三位挖掘機師傅二話不說直接開工。
老李蹲在地頭也點了一根煙,感慨道:“嗬,還是這機器厲害,地都開始上凍了,要是用人挖可得費老大勁兒了。”
李哲接著說:“回頭咱們得雇點人,把夯土牆建起來。”
老李問:“這次你準備招多少人?”
李哲答:“多招些人吧,到時候您多留意一下,老實肯乾的就留下來。以後大棚的數量多了,光靠這幾個人可照顧不過來。”
老李點點頭:“你說的對,是得再招幾個靠得住的人。”
李家地頭的動靜不小,吸引來不少看熱鬨的村民。
李家剛開始建大棚就引起了很多村民的關注,都好奇他家大棚冬天能不能長出黃瓜。後來朱家的大棚出事兒了,村民覺得大棚危險是個禍害,好奇的心思也就淡了。
現在李家又開始折騰出大動靜,村民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來:這老李家的黃瓜凍死沒?
也有知情的村民見過李家往京城送菜……
“讓讓,都堵道上乾嘛呢?”王鐵頭騎著自行車吆喝了一句。
一個老漢笑著調侃:“喲,王支書,大冷天的騎自行車去哪兒了?胡子都快凍成冰溜子了。”
“胡老二淨跟這扯犢子,下回再跟你媳婦吵架,可彆找我說和。”
王鐵頭停好自行車,奔著李家人來了,看著已經開工的挖掘機:“嗬,動作挺快嘛,這就開工了?”
“金老哥給力,一下找來了三台,咱也不磨嘰。越往後天越冷,地麵也越不好挖。”李哲笑著說:“王叔這是剛從鎮上回來?吃飯了沒?沒有的話去我那吃點。”
王鐵頭擺擺手:“吃過了,不過這天冷得厲害,去你家喝杯熱乎水。”
李哲聽著對方不像是喝水,更像是有話跟自己說。兩人一塊進了3號大棚,李哲給他倒了一缸子熱水:“王叔,鎮上出啥事了?急乎乎把您叫去。”
王鐵頭喝了一口熱乎水說道:“昨個京城來了兩個菜販子,把周圍幾個村子都串遍了,到處打聽誰家種蔬菜大棚,說是要買黃瓜。估計這兩人是漏財了,在北莊村外被人給搶了。”
李哲沉吟一會兒說道:“昨個我們家大棚沒來外人啊。”
“那兩人沒找到地兒,天晚了就打道回府了。半路上被人截下來,騎摩托車的頭上挨了一棍子,直接懵了。摩托車後座上的人原本還想跑,被追上之後打得更慘,現在還鼻青臉腫呢,頭也被打破,估計得在床上躺一陣子。”
王鐵頭越說越氣憤,“那些劫道的真他媽不是東西,你說搶錢就搶錢,把人家衣服也給扒了,兩人穿著內衣去村子裡求助,差點被當流氓逮了。”
李哲想到昨天下午跟他們同路的摩托車,估摸著應該不是收菜那麼簡單,“王叔,那兩人叫啥名?”
“唉,你要問其他人的名我記不住,但有一個叫馬德的,這名我記得清。咋的,你認識啊?”
“沒啥印象,就是問問。”李哲大概知道是咋回事了,但沒必要捅破這層窗戶紙,“王叔,鎮上讓您去是啥意思?”
“劉鎮長說一到年關就愛出事,讓咱們村子都警醒些,有能力的就把民兵組織起來夜間巡邏。另外讓各村幫著協查那夥劫匪的下落,免得他們再來禍害人。”
這年頭人窮膽大,李哲每天往京城運菜,也總擔心路上出事兒。馬德是京城人,他們一出事肯定會引起地方領導的重視,治安管理也會更嚴格,這對李哲來說是好事兒。
“王叔,咱村要是組織民兵巡邏,能不能把我家大棚也設成巡邏點?另外,我家現在正在擴建大棚,乾活的人手不足,能找兩個民兵跟車送貨不?”
王鐵頭瞪了他一眼:“你小子淨想美事,就算我同意,村裡其他人能同意?”
李哲笑著說:“王叔,我願意以蔬菜社的名義捐一筆錢,補貼參與巡邏和押車的民兵,您覺得咋樣?”
王鐵頭原本還有些犯難——鎮裡沒撥經費,村裡能給的補貼有限,這大冷天的組織民兵巡邏,指定有民兵發牢騷不樂意。李哲要真能拿出一些錢補貼,事情反倒容易辦理了。
“你願意為村裡儘一份力,那肯定是好的,回頭咱們議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