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胡教授。”
“不簡單呀!能做到 1微米,真的不簡單!”
胡立國緊緊盯著那台 1微米精度的晶圓設備,眼神中滿是驚歎,忍不住連連讚歎。
要知道,就連華科院那實力雄厚、設備先進的科研機構,所擁有的設備精度也僅僅隻能達到 4微米。
而眼前這個看似規模不大的桔子科技,竟然能夠突破這一技術瓶頸,實現如此高精度的工藝,這著實讓他感到無比震撼。
“胡教授,其實我們公司還有一台精度更高的設備,能達到08微米。”
“什麼?”
唐振華的這句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眾人之間炸開了鍋。
胡立國的瞳孔猛地一縮,臉上滿是驚愕。而馮愛民等教授們也都瞪大了眼睛,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神情,仿佛聽到了一件天方夜譚般的事情。
“08微米?這怎麼可能!設備究竟在哪兒?快帶我們去看一看!”
胡立國急切地說道,聲音中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和期待。
“這”
“這……”
王飛炎的神色瞬間變得猶豫起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
畢竟,這台 08微米精度的設備一直以來都是桔子科技的核心機密,極少有人知曉,對於是否要展示給眾人,他心中有些顧慮。
“老師,各位教授,你們跟我來吧。”
就在王飛炎不知所措的時候,唐振華的聲音響起。
“忙完了?”
馮愛民率先開口,目光中帶著關切。
“忙完了。”
唐振華恭敬地回應,隨後領著眾人前往另一間研究室。
打開另外研究室的大門,一台外觀與先前相似的設備映入眼簾。
“真能達到08微米的精度嗎?”張科平忍不住出聲。
唐振華微微點頭,示意王飛炎啟動設備。
隨後,他親自走上前去,熟練地操作起來。
隨著機器的嗡嗡運轉聲,一片晶瑩剔透、閃爍著微光的 08微米晶圓片緩緩成型,呈現在眾人的麵前。
“檢測儀器在哪?”
胡立國迫不及待地問道。
“這邊。”
“我來檢測一下。”
胡立國檢查之後,不由地說道:“果然是08微米呀!”
“我看看!”
張科平湊上前去
“你懂什麼是晶圓體?瞎湊什麼熱鬨!”
看著張科平著急的樣子,馮愛民沒好氣地說道。
“我不懂,你懂!”
張科平徑直走到儀器前,專注地觀察著。
“差不多行了啦,你還沒看呢。”
“你管我!”
實驗室再次傳來馮愛民和張科平爭吵聲。
然而胡立國已經見慣不怪,看著唐振華問道:“這兩套設備花了不少錢吧!”
“還行,那台 1微米精度的設備花了不到兩億,而這台 08微米精度的設備沒花一分錢。”
“什麼?沒有花錢!”
“是的!”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
接著,唐振華把東芝商會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
“小日子會那麼好心?”
“不是他們好心,而是他們有求我們。”
“小唐,你把關鍵部件賣給他們,你就不怕它們造出來,之後不在與你合作?”
“不怕,那些技術我都已經申請專利保護,再說就算他們造出來,我也獲得一套設備,不虧!”
“也是!”
胡立國微微點頭,在做生意的眼光和魄力上,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唐振華。
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想法,那些關鍵的零部件,無論如何是不會輕易賣給那些小日子的人的。
“振華,剛剛那個電信局的人過來乾什麼?”
了解晶圓設備之後,馮愛民突然問道。
“小靈通項目不是需要接入電信網絡裡麵麼,昨天談得差不多了,他們今天過來簽合同。”
“簽合同?他們已經同意我們接入了?”
張科平震驚地問道。
“是的,合同已簽,我們隨時可以接入。”
“你這進展也太快了吧!”
張科平感歎道。
前兩天唐振華才找到他說起這個項目,結果現在電信局那邊已經談妥了。
換句話來說,隻要他這邊研發成功,隨意可以對接調試,完了就可以生產銷售了!
“所以,接下來就辛苦您了!”
在小靈通項目中,張科平是主要負責人,唐振華隻是給他們提供了大致的研究方向,剩下的具體研發和調試工作,還需要張科平他們團隊自己去努力完成。
如今,唐振華已經為他搭建好了舞台,接下來就看他如何在這個舞台上儘情發揮了。
“行!”
張科平堅定地點了點頭說道。
“振華,那光刻機項目什麼時候啟動?”
馮愛民略顯焦急,看著張科平在小靈通項目上迅速推進,他也急於開展自己負責的領域。
“老師,隨時都可以!”
隨後,眾人便開始熱烈地商討起項目的分工安排。最終決定,由馮愛民擔任光刻機項目的總負責人,全麵統籌項目的進展;胡立國擔任項目的技術顧問,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劉繼生負責光電項目,專注於該領域的研發工作。
其餘的教授們則分彆牽頭掩模技術、材料與工藝、euv特有技術、係統集成與生態協同等七個大項目組以及數十個小項目組。
而唐振華則負責統籌全局,同時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堅實的後盾。
“可以,就這樣安排吧!”
看到唐振華規劃非常合理,馮愛民他們十分滿意,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老師,各位教授,這是我們公司之前收集的資料,希望對你們的研究工作能有所幫助。”
分配之後,唐振華又拿出一些資料,這次資料都是他從大腦中調取的,不過這些資料沒有相關數據,隻是給他們一個大概的研究方向。
“這是?振華有心了!”
看著那些資料,胡立國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動容的神情。
因為這些資料上所涉及的很多內容和技術方向,都是他們之前從未見過的。
可以說,有了這份資料的輔助,無疑能夠大大加快光刻機的研發進程。
“老師,各位教授,這麼資料你們先研究著,馬上過年了,等過完年,我們正式開始研發。”
“不用,現在就可以開始。”
胡立國第一個說道。
“就是,反正年前也沒什麼事。”
劉繼生也附和道。
“不差這一個月兩月的,教授你們還是好好過個年,之後會很辛苦的。”
“聽振華的吧!”
馮愛民也不想他這些老友們連年都過不好。
“那行吧。”
“小唐,我看咱這邊的設備不是很齊全,我在院裡研究可以吧?”
“當然可以,之前我就說過,你們怎麼怎麼方便怎麼來。”
其實,不用他們提出,唐振華也正打算建議他們在華科院那邊進行研究。
畢竟,華科院作為國內頂尖的科研機構,無論是設備的先進程度、科研材料的豐富程度,還是科研人員的專業水平,都要比桔子科技這邊強太多了。
“那就行!”
有唐振華這句話,胡立國他們也輕鬆了不少。
接下來他們又討論的一些細節問題才結束。
馮愛民他們在鵬城待了兩天便回京都了。
他們這次過來也就是看看桔子科技的情況。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桔子科技的有些設備比華科院的都先進。
這讓他們也堅信唐振華要搞光刻機的決心!
送走馮愛民他們,唐振華終於可以閒下來了。
彩電和vcd播放器的產量已經提上來了,再也不用為催貨而發愁了!
另外還有一個多月就該過年了,也該準備準備回家過年了。
不過在此之前,唐振華還有一件事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