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展神色淡然,臉上露出一抹微笑,道:
“原來如此,此人能夠得到唐節度使看重,定不是等閒之輩。那就勞煩唐節度使,替本太保介紹介紹了。”
對於唐壁說的這個人,馬展還是有幾分興趣的。
就算立場不同,也沒必要不留餘地,世上之事並不是非黑即白。多一個朋友,未必就是什麼壞事。
聽得馬展之言,唐壁緩緩點頭,他立刻招了招手,喊道:
“來人,去把叔寶找來!”
唐壁的稱呼,無疑是驗證了馬展的猜測,在唐壁麾下,武藝高強,還通曉綠林之事的,除了號稱小孟嘗的秦瓊秦叔寶,還能有何人?
在唐壁下令之後,過不多時,一道身影便是進入廳內。來人身形高大,卻是麵色蠟黃,穿著戰甲,彆有一番威勢。
此人進來,便是立刻朝唐壁行禮道:
“秦瓊見過使君!”
唐壁輕輕抬手,說道:
“叔寶不必多禮,本官叫你過來,是有一件要事要交給你。
先前陛下有令,讓各地進獻皇綱,靠山王所送皇綱,在我濟南府境內為響馬所劫,如今不知所蹤。
本官知道你廣交英豪,對綠林之事頗有了解。所以此番,本官需要你輔佐兩位太保,查出劫皇綱的賊寇。
此事關係緊要,不容有失,明白了嗎?”
雖然秦瓊表現得很淡定,但在馬展的特意觀察下,秦瓊在聽到靠山王三個字的時候,情緒還是有所變化。
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楊林是秦瓊殺父仇人,這是既定事實。可是楊林並沒有做錯什麼,兩軍交戰,各為其主,乃再正常不過的道理。
同時,秦瓊心有不甘,想要為父報仇,也合情合理。
不過嘛,如今的秦瓊顯然沒有報仇的實力。他的武藝比起楊林,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第七條好漢和第十六條好漢,其中不知道差了多少級,豈能相提並論?
馬展並沒有揭破的想法。
且不說現在的秦瓊,並沒有行造反之事,就算他真的反了,沒有成氣候,隻是一個反賊,也不值一提。
倒不如靜觀其變,如果我高中仍舊出現,他再前往鎮壓叛亂,才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馬展的目光很直接,並未遮遮掩掩,秦瓊自然有所察覺。他轉過身,與馬展對視了一眼,便是拱手道:
“見過二位太保!”
馬展笑了笑,他站起身說道:
“方才唐節度使說,閣下通曉武藝,不知可否讓本太保見識一番?”
在王府之時,馬展也不好去挑戰楊林,此刻見了秦瓊,忽然來了興趣。
就算秦瓊的實力,遠不如楊林強悍,但能夠在十八傑榜單上留名,就絕對不是等閒之輩。
正好借此機會,驗證一下他的真實實力。在獲得[九牛二虎之力]後,馬展還沒有實戰過呢。
秦瓊一愣,顯然沒有想到馬展會突然提出比試之事,不免有些意外。
雖然秦瓊不是狂妄自大之輩,但他對自己的實力還是有自信的。
他能夠被稱為小孟嘗,又有‘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的威名,依靠的不隻是廣交朋友,更是因為他的武藝。
秦瓊之父秦彝戰死沙場,卻得家仆秦安傳授武藝,習得秦家鐧法和一身拳腳功夫,加上他天賦異稟,如今也算有所成就。
隻是秦瓊有所顧忌,若是貿然與唐壁動手,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還是前方的唐壁看出端倪,他的目光飛快掃過,確定馬展並無惡意之後,他立刻笑嗬嗬對秦瓊道:
“叔寶,既然十二太保要和你比試一番,那試試也無妨,但二位還是要多加小心,莫要傷了和氣。”
馬展欣然答道:
“唐節度使放心吧,本太保並非不知分寸。”
既然唐壁都開口了,秦瓊也沒什麼可猶豫的。在他知曉,自己的殺父仇人是楊林後,就沒少想過報仇。
隻是一直沒有機會,亦是顧及家中老母,不敢行忤逆之舉。
而今,馬展乃是楊林義子,如果能夠趁此機會,將馬展教訓一番,也算出了一口惡氣了,想到此處,秦瓊微微抱拳道:
“既然如此,就請太保賜教了!”
在馬展身邊,丁良亦是看出情況不對,他並不知秦瓊的實力,隻覺得前方這人,麵色蠟黃,宛如癆病鬼一般。
這樣的人,實力很強?
莫不是唐壁在自吹自擂,讓十二弟出手,未免太大材小用了吧!
正是懷揣著這個念頭,不等馬展回話,丁良率先站了出來,信誓旦旦道:
“十二弟,你先彆出手,還是讓為兄來試試此人斤兩吧!”
“十一哥?”
馬展神色古怪的看了丁良一眼,他確實沒想到,丁良會主動站出來,要和秦瓊打一場。
又看了眼秦瓊,馬展反應過來。
如果不知秦瓊的本事,隻看他的樣貌,確實很有迷惑性。
秦瓊很高,但並非魁梧雄壯之輩。
看來丁良果真是有些飄了。
對於普通人,十二太保確實稱得上高手。但放眼天下,比他們強的人不知凡幾,豈能太過狂妄。
既然是丁良主動提出此事,那就讓他和秦瓊打一場,也好長長記性。
免得小覷天下人。
反正在此處,秦瓊也不可能把丁良怎麼樣,頂多挨一頓打。
思緒微動,馬展已經有了決定,他肯定的點點頭,說道:
“好,那十一哥你先試試!”
丁良抬起頭,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在圍剿海寇之後,眾太保皆是苦練武藝,丁良被迫內卷,亦是覺得實力大進。
聽著二人對話,秦瓊的神色微有異樣,但他並未多想,反正都是秦瓊的義子,打哪個都一樣,沒什麼可糾結的。
倒是唐壁,也來了幾分看熱鬨的感覺,他直接帶著眾人,往府衙後院而去。
雖說在這院中,並未專門設置演武場,但地方頗為寬敞,用於二人比試,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秦瓊和丁良,皆是拿上了各自的兵器,他們各在一邊,針鋒相對。
丁良拿的是長槍,而在秦瓊手中,一對四棱金裝鐧頗為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