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林的注視之下,馬展不再遲疑,他認真拱手道:
“父王放心,兒臣明白了,”
從馬展口中得到確定的答案,楊林滿意的點了點頭。有些事情,確實不能強求,他已經有相關的經驗了。
正如羅方、薛亮幾人,都是楊林一手培養起來的。他們按照楊林的安排行動,終究還是在條框之中。
就算他們在軍中,也算得上精英,但和楊林期待的獨當一麵還有很遠。
所以,楊林才想對馬展采取放養之法,他想要看看,馬展未來到底能夠走多遠,是否能給他一個驚喜。
沒有再糾結於此,楊林緩緩站起身來,心中忽然有了考校之意,他平靜道:
“海寇接連作亂,如今更是在我登州府城肆意殺人,你覺得本王該怎麼辦?”
突然的問題,令馬展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反應過來,楊林方才就已經讓羅方等人,前往軍中整頓兵馬。
這意味著,楊林心中已經有了對海寇用兵的想法。如果楊林已經做出決斷,那他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對海寇用兵。
登州府沒有海軍,或者說,沒有足以反擊海寇的海軍。要是楊林掌握這樣的力量,也不至於讓海寇囂張到現在。
那楊林要怎麼做呢?
雖然馬展不曾領兵過,但作為後世之人,他見識還是有的。一番斟酌之後,一個腦海忽然湧上心頭。
馬展眼前一亮,立時說道:
“父王已經決意對海寇用兵,以我登州府情況,若要出海與海寇決戰,定然力有不逮,反而會落入海寇陷阱之中。
是以,父王應當是準備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將海寇引進來打吧!”
“嗯?”
楊林愣了下,不由得發出聲響。
這讓馬展一怔,懷疑是不是自己說錯了,他不太確定的問道:
“是兒臣說的有何不妥之處嗎?”
楊林搖了搖頭,乾咳一聲道:
“咳咳,沒有,本王正是這樣想的,你繼續說吧。”
此刻楊林的表現,讓馬展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他也沒藏著掖著,又說道:
“這段時間以來,海寇屢次作亂,恰恰說明他們著急,他們想要牽製登州府兵馬,為他們的行動創造機會。
所以,如果我們被海寇牽著鼻子走,必然陷入被動。唯有反其道而行之,主動露出破綻,將海寇引進來。
如此一來,海寇的行動就都在我們預料之中,父王便可一舉破敵。”
馬展一邊說,一邊打量著楊林,其實對這個辦法,他也沒有底,隻是猜測而已。
作為後世之人,此刻真要讓馬展統領大軍,他肯定搞不定。但讓他紙上談兵,在此掰扯掰扯,卻沒有任何問題。
隻不過,馬展的計劃如何,不是他自己能夠決定的,還是要看楊林的想法。
下一刻,原本神色默然的楊林,臉上忽然露出笑容,說道:
“說得好,想不到你竟能洞悉本王心中所想,看來兵法沒有白學。”
聽得楊林誇獎,馬展鬆了口氣,隻要楊林滿意就行。
隻不過,馬展終究沒有洞悉人心的能力,否則他就會知道,楊林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想好要怎麼行動。
他隻是在震怒之下,決定要對海寇動手,卻不曾考慮太多。
在馬展分析之後,一切逐漸變得明朗。
雖然馬展的計劃,有些過於理想,但這個計劃無疑值得一試。
楊林稍作斟酌,便是朗聲說道:
“行了,如今戰事不急於一時,今晚你殺了這麼多海寇,必然耗費了不少氣力,早些回去休息吧。”
馬展正欲拱手告辭,楊林好似想到了什麼,他目光轉過一旁,從書架之上一掏,取出其中一冊,繼續說道:
“對了,本王知道你的破軍刀法,已經練到融會貫通,這一冊秘籍乃是破軍刀法的下半部,名為斬將刀法。
二者連起來,便是破軍斬將刀法,前者擅長軍陣廝殺,大開大合。而斬將刀法,則是單刀取首,威勢更盛。
你拿回去好好揣摩學習,若有什麼不解之處,可以來找本王。”
看著楊林手中戰將刀法,馬展不禁有些意外,想不到破軍刀法竟然還有下半部。
也難怪,他也感受到破軍刀法並不適合單打獨鬥,而是軍陣行伍刀法,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若是廝殺鬥將,還得斬將刀法好用。
楊林看出他的疑惑,隨口說道:
“當年本王南征北戰,擊敗許多高手,將各家武藝集於一堂,便是集各家之長,編纂了幾門刀法和槍法。
因為軍陣之中,與鬥將拚殺並不相同,本王就將之分為兩部。若是前半部學有所成,本王自會傳授後半部。
到如今,也隻有你大哥和二哥,從本王手中拿走了後半部秘籍。隻不過他們練了有段時間,並沒有太大長進。”
講到這裡,楊林有些可惜,他原本最看重的就是羅方、薛亮二人,奈何他們的成就,實在是不能讓人滿意。
馬展恍然大悟,恐怕這後半部斬將刀法,難度要比前半部大得多。
畢竟這門刀法,可是楊林彙總各家刀法編纂而來,絕非一般武藝。如果直接讓他們全學了,隻會適得其反。
分為上下兩部,反而能夠進行篩選。
隻不過,馬展也不確定,他能不能練成這後半部斬將刀法。
畢竟他的經驗,已經加到了破軍刀法上,也不知道再練這斬將刀法,會產生什麼反應,還是單獨增加一個選項。
這般想法一閃即逝,馬展連忙拱手道:
“多謝父王,兒臣定然好好鑽研,如今時間不早了,兒臣告退!”
楊林招了招手,讓馬展離開了。
看著馬展離開的身影,楊林眼中浮現一抹期待之色。也不知馬展學習斬將刀法,會取得何等成果。
這刀法比起破軍刀法,可是要精深許多。
雖然馬展誅殺數十海寇,已經稱得上一員悍將。但要威震天下,接下來靠山王之名,就要成為真正的萬人敵。
畢竟,當初的楊林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從北周時開始,便是一路征戰而來,也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