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的,你說什麼?怎麼就不去京城了?”
童小安出事,把家裡人都嚇得不輕。
孩子多,需要的精力也多,何麗芬和老二媳婦看著孩子,一點都不敢鬆懈。
剛剛聽到村裡人說要準備出發了,她忙裡偷閒的收拾好了東西,就等著童遠山說話了。
童環山去喊她們集合的時候,她以為就要出發了,這會兒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背上還綁著小兒子。
結果一過來,就聽到童遠山的這句話。
背井離鄉,逃荒在外,一路上積攢的怨氣在這一刻爆發,提高了聲音,逼問道:“你想逼死我們嗎?”
童遠山聽到聲音後轉頭,看到了走過來的一家老小。
當著大大小小十幾口人的麵,被媳婦兒反駁,童環山臉上有些掛不住,生氣道:“這事不用你管,去一邊等著,我待會兒安排你們。”
老話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往常,對於童遠山的話,何麗芬都是無條件服從照做。
可這一次不一樣。
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隨童遠山指揮,但是她不能不管孩子。
她沒讀過書,不懂什麼大道理,隻知道去京城,就能讓她的孩子活下來。這也是支撐她一路走過來的唯一信念。
現在說不去京城,那和堵死孩子們的活路有什麼區彆。
為母則剛,為了幾個孩子,為了活命,她要和童遠山理論個清楚。
“童遠山,你腦子昏殼了”,何麗芬悲傷的聲音響起:“這一路走來,大家都是靠著去京城這個念想撐著,你說不去就不去了,不想讓我們活命了?”
村長見狀,也跟著勸道:“遠山,京城是不是咱的活路,總得去看看才知道。你想去南方,可以等過了這個坎再說。你不是一個人,身後還有一大家子呢。你看看背後的孩子,都餓的大眼瞪小眼了。人得先活著,才有機會想其他的事情。”
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掛在他一個人身上,童遠山這會兒也不好受。
村長說的道理,他懂。
不過他還是傾向於相信童小安的話,京城不能去,得南下。
“叔,這一路走過來,你也看到了,在咱們之前,已經不止一批流民往京城去了。人多粥少,等咱們到的時候,還有分粥的機會嗎?”
幾十年前,河西郡也是有過好光景的。那時候周圍其他郡縣遭了災,災民都拖家帶口的往河西郡跑。
剛開始人少,他們進了城,在街上當乞丐討飯活命。
後來隨著災民的數量增多,成群抱團,偷搶商戶,出了命案就推一個人出來頂罪,其他人繼續乾。
官府見形勢不妙,派官差清理乞丐,把外地人一律趕出城,關了城門後,嚴防死守,隻許出不許進。
在城門口耗了三天,看沒有了進城的希望後,流民分散去了周圍的其他郡縣。
每次和他講完這事,他爹都感慨一句,人窮命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不能離開鄉土。
之前一直忙著趕路,沒有細想。
剛剛童青山一提,他就多想了一層,去京城的流民更多,萬一也關了城門,他們就一點兒活路都沒有了。
如此想來,或許“棄京南下”,才能找到活路。
童遠山提醒了一句:“叔,你忘了老一輩人講的逃荒事了嗎?”
村長張了張嘴,但沒說出話來。
逃荒的事情,他不止是聽說過,還親眼見過。
十來歲的年紀,他跟著父親進城見世麵,剛好遇上外地人逃荒來河西郡的事情。
大街上,他看到官差拿著棍棒趕人。遇上不配合的,棍棒落在身上,把人打到動憚不得,然後扔到城外麵。
聽人們說,是流民太貪心,進了城,吃飽肚子活下去就不錯了,居然敢起賊心,打殺本地人。
他當時候聽了全身發寒,拉著他爹往家裡走,生怕走慢了,被流民盯上,殺了他們。
也正是因為有那段經曆,這次逃荒,他選中了京城,薑朝最富貴的地方。
摸了摸下巴沒幾根的胡子,村長開口:“遠山,這事我就不勸你了,你要是不願意去京城,咱們就分道揚鑣。”
趙翠娥借機打圓場道:“叔,你彆聽遠山胡說,我們跟大部隊走。你先去安排其他人,我再勸勸他。”
“那行,你們一家商議著。”
村長說完,轉身離開,去通知其他人。
剛剛村長和童遠山說話時,童青山拉著趙翠娥在一邊小聲商議了一會兒。
現在隻剩下童家人了。
童青山清了清嗓子,認真的說道:“哥,我看你們還是跟著大部隊去吧,我和翠娥兩個人在這裡等著,等小安他倆出來了,我們就去追你們。小田交給你們,日後有機會了,咱們再見。”
說到最後,童青山有些哽咽。
這一分彆,他們這輩子還不知道能不能有再見麵的機會。
何麗芬聽的雲裡霧裡。
眉頭一皺,問道:“小麥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趙翠娥手背抹著眼睛,抽泣道:“大嫂,小麥和小安倆人進鬼林了。”
小麥進鬼林了,何麗芬心下一驚,後退了一步:“他進去乾什麼?”
說完,反應了過來:“你剛剛說什麼?小安也進去了?小安不是?”
最後兩個字沒有說出口,何麗芬覺得一定是趙翠娥在開玩笑。
“大嫂,小安醒過來了,她就是餓暈了,沒其他大毛病。”
小安沒了的時候,她摸過那孩子的鼻子,隻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怎麼可能隻是暈了。
習慣性的看向童遠山,何麗芬突然想明白了。
怪不得他不去京城了。
對於童小安,何麗芬也是疼愛的,可分情況。
現在為了一個童小安,讓大家一人跟著受苦,她說什麼都不會答應。
直視童遠山的眼睛,何麗芬強硬的說道:“童遠山,往常你什麼好東西都緊著童小安,我看她是家裡唯一的姑娘,就不計較了,但是這一次,你說了不算,京城我們一定要去,你要是願意,你自己一個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