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異界擺攤,縣令催我快出攤 > 第111章 九大門派掌門信物

第111章 九大門派掌門信物(1 / 1)

推荐阅读:

林太平接著往後邊的一排架子上看去,越看越吃驚。

後邊架子上的最高一層,隻擺放著一本薄薄的經書。

經書下方的架子邊緣上刻寫著一行小字:“大梵波若經,丙午年壬辰月得自天泓寺藏經閣,昔年高僧一眉法師所著,此本為法師親手書寫,當世孤本。”

普泓寺……

這可是昔年九大門派中的領袖啊,實力雄厚。

怎麼,就連孤本佛經,都被人給搶到這裡邊來了?

林太平吃驚之餘,內心也不免暗暗好笑。

繼續往下看去,五花八門的門派都有。

能擺上石室架子的,無一不是各門派的鎮宗心法,密不外傳的精妙武學。

林太平並不知道九大門派還有哪幾個,但他相信,架子上肯定還有其它七大門派的武學。

架子上甚至還有不少前代書法大家的墨寶真跡,文學巨匠的不傳孤篇,星象占卜,奇門醫書,簡直包羅萬象,也無一不是最為頂尖、最為珍稀的那一類。

可以說,能夠擺在這間石室架子上邊的,隨便拿出去一件,都足以在整個江湖中引起轟動。

麵對這麼多的稀世珍寶,林太平內心的貪欲急速膨脹。

考慮到此刻自己正身陷囹圄,還要儘快脫身去尋覓碧血靈芝來救沈紅綾,行動極為不方便,隻能把全部打包帶走的心思壓了下來。

等以後方便了,有時間了,帶著麻袋再來裝就是了。

想到這裡,林太平隻是隨手從架子上抄起了一本劍法、一本醫經以及一本茶經塞入懷中。

然後就扭頭進入了第二間石室。

與第一間石室不同,剛走進第二間石室,林太平便被森森寒光耀得睜不開眼。

凝目看去,隻見四周牆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神兵利器,不下數十件之多,一看就是飽飲人血的高手所用之物,奪人心魄。

石室中間,是一個類似於金字塔形狀的三層石台,從下往上逐漸收緊。

第一層石台上,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擺放著四樣物品。

第二層石台上,按天地人三才擺放著三樣物品。

第三層石台之上,則是根據陰陽之道,分左右擺放著兩樣物品。

幾十件神兵利器擁擠在四麵牆壁,占地不小的石台上,竟隻有這九樣物品,可見其珍貴程度。

林太平先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牆上懸掛著的各式兵器。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镋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十八般兵器,應有儘有。

還有不少第一眼很難叫上名字的奇門兵器。

好在跟第一間石室一樣,每間兵器的旁邊,也都刻著一行小字,詳細介紹了每一件兵器的來曆。

“乙巳年冬,敗枯心上人於東海之濱,得其神兵天琊劍。”

後邊還附著一段文字,簡要介紹了枯心上人的生平。

“枯心上人,男,歿年五十四歲,大天星位,生於鳳翔郡,幼年喜弓馬……”

“乙巳年冬末,敗上官驚鴻於太山之阿,得其神兵龍鳳雙環。上官驚鴻,男,歿年五十歲,大天星位,……”

林太平接連看了三四十件兵器,每一件兵器的主人,竟然都是處於大天星位的一流好手。

直到他又一次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甲辰年夏,殺無為真人於蒼梧之淵,奪其兵刃無心劍。”

無為真人?

林太平覺得這個名字很是耳熟,細細想了一會兒,終於想起來是在哪裡聽過了。

那天下午,狄萬年在講述曾經的魔教聖龍盟崛起、大魔頭謝紅塵憑借吸星魔功大殺四方的時候,就曾經說起過無為真人。

無為真人,是謝紅塵擊敗的第一位天罡位的超級強者!

也正是從這一次開始,謝紅塵的凶焰已然成長到了無法阻擋的地步,將九大門派攪得天翻地覆。

在無心劍下方,刻著一段文字,同樣介紹了無為真人的生平。

“無為真人,男,歿年四十八歲,小天罡位,括蒼劍派長老,遇之於蒼梧之淵,不遜,殺之。為吾所敗第一位超級高手,故此記之。”

林太平倒吸了一口涼氣,終於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了。

殺掉無為真人的,正是當年轟動武林的聖龍盟教主謝紅塵!

照此說來,這間石室,和剛才查探過的第一間石室,竟然就是謝紅塵用來收藏所擊敗對手的戰利品的地方。

第一間石室中的內功心法和各種絕世武功,都是謝紅塵從各大門派中搶來的。

難怪連星河劍派、天泓寺這種九大門派中頂呱呱的存在,也被人拿走了鎮派之寶。

原來都是謝紅塵乾的,這就不奇怪了。

第二間石室裡,所陳列的兵器,都是謝紅塵從被擊敗的對手屍體上取下來的。

從無為真人開始往後,後邊的兵器,無一不是天罡位的超級高手。

小天罡位、中天罡位……

最後幾件兵器,甚至是從大天罡位的超級高手手中奪過來的。

大天罡位超級高手的兵器,都隻配掛在牆上,照此說來,那這間石室當中的石台上,所單獨陳列的九件物品,豈不是比之還要珍貴上不少?

再聯想到狄萬年當時所說的,九大門派的掌門信物都被謝紅塵搶走,到現在也沒有尋找回來,導致現在九派掌門,都有點算得位不正……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這三層石台上,所陳列的,便是曾經九大門派的掌門信物!

林太平的呼吸逐漸粗重起來,眼中浮泛起濃烈的猩紅與渴望,抑製不住自己的激動。

比起牆上的神兵利器,這九樣物品才是真正的好東西啊!

所謂掌門信物、掌門信物,不就是掌門才能夠擁有的信物嗎?

換句話來說,誰擁有掌門信物,誰才是門派真正的掌門!

那自己拿著這九大掌門信物,豈不是就有機會成為九大門派的掌門人?

這也太刺激、太勁爆了。

林太平定了定神,很快從自己的幻想中掙紮了出來。

雖然理論上可以這麼說,但林太平也不是三歲小孩,自然知道這種名門大派關係錯綜複雜,隻想憑借著這點掌門信物,就一躍成為九大門派的掌控者,明顯無異於天方夜譚。

不過,自己身為捕快,以後和九大門派打交道的機會肯定不少。

有了掌門信物,自己在法理上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等以後萬一跟九大門派之間起了衝突什麼的,倒可以用此事來彆扭彆扭他們。

看似一番胡思亂想,實則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厲害。

林太平開始結合著石台上的文字介紹,打量起這九大門派的掌門信物,慢慢明白了這九大掌門信物,為何在九大門派當中有著如此特殊的意義。

第一層石台上的四件掌門信物,分彆是天劍門掌門信物——承影劍穗古玉環,鑄劍山莊掌門信物——千鍛玄鐵令,闊蒼劍派掌門信物——雲篆點蒼印,寒冰派掌門信物——冰魄指環。

石台東方,擺放的是天劍門掌門信物:承影劍穗古玉環。

曆代掌門佩劍所係,以特殊手法編織、堅韌異常的五色劍穗,末端所係溫潤古玉環。

傳說乃初代掌門“天劍老人”創立門派時,佩劍“承影”所掛飾物。

承影劍於一場決戰中折損,僅剩劍格與劍穗完好。天劍老人取下劍穗,視為信念不滅的象征。

後人仿其樣式編織新穗,但古玉環代代相傳。掌門接任時,需親手將古玉環係於新穗之上,佩於自己的佩劍劍首,以示天劍精神永傳,正義生生不息。

石台西方擺放的是鑄劍山莊掌門信物:千鍛玄鐵令。

一塊巴掌大小、非金非鐵、色澤深沉的令牌。

此物並非鑄成,而是鑄劍山莊初代莊主在挖掘寒潭玄鐵礦時,於礦脈核心發現的一塊天然玄鐵精華。

它曆經千錘百煉也無法改變其形態,堅硬無比,任何火焰都無法融化,遂被奉為神物,象征山莊鍛造技藝的極致追求與材料的本源。

令牌一麵刻有“百煉”,一麵刻有“歸真”。

石台南方擺放的是闊蒼劍派掌門信物:雲篆點蒼印。

一枚用闊蒼山特產,一種帶有天然雲紋的白玉“蒼山雪玉”雕刻而成的方形印章。玉質溫潤,佩之有凝神之效。

印鈕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雲鶴。

印文是由初代掌門點蒼真人結合闊蒼山雲霧繚繞的景象和本派最高深點穴手法圖譜,創造出的獨特“雲篆”紋路。

此印是闊蒼劍派掌門簽署重要文件、發布掌門令的憑信,其雲篆紋路也是本派核心點穴秘技的抽象圖譜,需結合口訣才能領悟。

石台北方擺放的是寒冰派掌門信物:冰魄指環。

一枚以天山深處萬年冰層下挖掘出的特殊水晶,打磨而成的指環。

此水晶非冰非玉,而是一種極其純淨、質地堅硬且觸感冰涼的稀有礦石。

初代祖師在雪山絕頂練功時發現此石,其性寒而不傷人,佩之有助於凝神靜氣,壓製練功時產生的燥熱內息,有助修煉寒屬性內功時穩定心神,防止走火入魔,遂製成指環,成為掌門標誌。

第二層石台上的三件掌門信物,分彆是青鬆劍派掌門信物——鬆紋古藤拂塵,滄瀾派掌門信物——定海沉木令,歸藏山莊掌門信物——璿璣玉尺。

天位擺放的,是青鬆劍派掌門信物:鬆紋古藤拂塵。

一柄看似普通的拂塵。

其塵柄並非木製,而是取自青鬆山懸崖上一株千年古藤最堅韌的心材,天然生有鬆樹皮般的紋理,經特殊藥液浸泡和道火烘烤,堅逾精鋼。

塵尾是曆代掌門收集異種天蠶絲、金線、銀線以及特定藥草纖維,以秘法編織而成,柔韌異常,水火難侵。

據傳此藤拂塵是青城開派祖師隨身法器,蘊含道家陰陽相濟、以柔克剛的至理,既是身份象征,也是趁手兵器。

地位擺放的,是滄瀾派掌門信物:定海沉木令。

一塊巴掌大小、黝黑沉重、紋理致密的木牌,一麵刻有波濤紋路,一麵刻有“滄瀾永鎮”四個古字。

傳聞此木取自數百年前一艘在風暴中沉沒的巨艦“鎮海號”的龍骨核心。

巨艦沉沒後,其龍骨深埋海底泥沙,曆經百年海水侵蝕和暗流衝刷,質地變得異常堅硬沉重,入水不浮。

滄瀾派先祖尋得此木,視為“鎮海號”英魂所化,將其打造成掌門信物,示意定海安瀾、庇護蒼生。

人位擺放的,是歸藏山莊掌門信物:璿璣玉尺。

一柄長一尺二寸、寬二指、通體瑩白微透的玉質直尺。

傳聞玉料采自昆山深處,天然帶有如同星圖般的墨色斑點。

創立山莊的主人陶朱,精研天文地理與商道,以此玉天然星斑為參照,結合周天星鬥與度量衡,在尺身上刻下極細微的刻度符號。

此尺既是可用於繪圖的測量工具,傳聞也是解讀山莊秘傳陣圖、賬簿密文的基準參照,在特定角度光線下,星斑與刻痕能投射出特殊圖影。

第三層石台上,隻按照陰陽擺放著兩樣信物,分彆是星河劍派掌門信物——流雲劍玉,天泓寺掌門信物——菩提佛珠。

陰處擺放的,是星河劍派掌門信物:流雲劍玉。

一塊天然形成的、形狀不規則、約兩指寬的半透明玉石。

其獨特之處在於玉石內部天然包裹著一縷如同凝固流雲般的、不斷變化的絮狀紋理。

此玉是星河劍派創派祖師在雲海之巔悟劍時偶然所得,視為天地靈秀所鐘。祖師感悟雲霞變幻之無常與劍意流轉之奧妙,將此玉鑲嵌於佩劍劍格之上。

後世將此玉單獨取下,作為掌門信物,以此勸誡曆代弟子象征劍法如雲,變幻莫測,心性如玉,澄澈通明。

陽處擺放著的,是天泓寺掌門信物:菩提佛珠。

深褐色菩提子佛珠,共有一百零八顆。其中一顆佛頭據傳是當年一眉祖師麵壁時,洞外一株菩提樹所結的第一批果實中最圓潤飽滿的一顆,由祖師親手盤撚。

天泓寺領袖武林正道多年,這串菩提佛珠,不知見證了多少興衰榮辱,雖然材質較為普通,卻承載著無與倫比的曆史和精神重量,不僅僅是法器,更是武林正統與禪武精神的至高象征。

看完九大掌門信物,林太平的內心更加激動、更加熱切。

前邊兩間石室裡的東西都這麼珍貴了,第三間石室裡邊的寶藏,得勁爆到什麼程度?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