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木又直接點明了散夥的問題,比如以後有本錢想單乾了,這問題怎麼處理?
方強聽了,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急忙開口解釋:“哥,我可不是那種不仗義的人……“
楊一木抬手打斷了他的話,目光盯著方強:“我跟你合夥,就是覺得投緣。其實找誰合夥不是合夥?我老家也是富平的。醜話還是要講在前,以後才能走得更長遠。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事情,先是生意,然後才是朋友。如果有一天你要是想單乾了,必須提前跟我說一聲,這也是對我的最大尊重,以後我們還能做朋友。要是悶聲不響地走了,那連朋友都沒得做!“
“哥,你這是拿話騷著我呢?”方強急得直搓手,說道:“我是那樣的人嗎?你這麼信任我,我肯定不能辜負你啊!“
方強心裡清楚,光人家那兩千斤糧票就值四百塊,可人家愣是連個字據都沒立,這份信任也是分人的。
從沒有人這樣無條件地相信自己。
他感覺自己前二十二年白活了,也第一次感覺自己找到了組織,今後日子一下子有了奔頭。
就這麼個大粗腿,想不抱緊都難,又怎會輕易鬆手呢?
說不感動那都是假的!心裡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惶恐,怕給人家事情辦砸了,對不起人啊!
兩代人的觀念確實不一樣。
對楊一木來說,這六百塊隻當測試人品的籌碼。
可對方強而言就不同了。
他爸原在玻璃廠乾燈工大師傅,一個月才掙三十一塊錢;母親在街道廠糊火柴盒,半天班每月隻有十二塊五毛。
這六百塊錢,這幾乎是他全家不吃不喝一年多的收入。
方強把楊一木送到路口,楊一木讓他回去,他沒堅持,就匆匆忙忙的回到家從口袋裡掏出一把大團結和一遝子糧票,笑歪了嘴,一張張的數著都帶勁,聞著也覺得比香,心裡自認翻天覆地做主人了。
旁邊的方兵也不看書了,走到跟前,說道:“哥,那人我看著沒你大呢,你喊人家一口一個哥?這錢呀票呀人家真給你了?”
方強臉上有點掛不住,瞪眼斥道:“胡咧咧個啥,關羽比劉備還大一歲呢,不照樣認劉備做大哥?跟你說也不懂,以後哥帶你吃香的喝辣的,好不?”
楊一木回去的時候倒是挺快的,回到旅社的時候太陽還沒西垂。
第二天大概在雞叫二遍的時候,楊一木又趕緊起來了,揣了四千斤省票、一千國票,就往城裡走。
一路沒歇,從西郊到城裡主道都是簡單的石子馬路,坑窪不平,楊一木記得九十年代中後期這裡才修成了水泥路。
摸黑到了城南的時候,天還沒放亮。
憑著記憶,先去了方強家,他家院門開著,裡麵透出燈火,時不時傳出說話聲笑聲。
進門一看,好家夥,院子裡站著七八個人,有的腳下正放著簍子,也有手裡拎著化肥袋子的,都是水落落的,怕都是帶魚蝦來的。
明明昨天下午他才對方強說過,就這隔天功夫就有人找上門來了,楊一木不由地驚奇方強辦事速度,又慶幸找對了人。
方強正蹲在旁邊一邊喝稀飯,一邊嚷著跟人爭價,全然沒注意到他。
倒是方兵眼尖,衝他哥嚷道:“哥,楊哥來了。”
楊一木笑著打了招呼。方強忙將碗丟到旁邊,抹把嘴,就掏煙過來,說道:“哥,忙著沒看見你來。進家去,喝碗不?”
“我就不進去了,你忙你的。”楊一木接過煙,倒也不是矯情客氣,畢竟還有大事要辦。
方強指著一起忙著的兩個歲數差不多一般大的說道:“這個叫一三,那個是竹竿,都是一起長大、一起下鄉插隊的好哥們,辦事麻溜著呢。”
又順手把桌子本子拿過來,遞給楊一木說:“哥,你瞅瞅,昨個就在郊區幾個村裡吆喝了聲,天還黑著呢,人家就來敲門了。”
楊一木接過小本子一看,謔,光小龍蝦就收了五百五十多斤,還有三十一條大魚,也有一百五十幾斤。
這下他有些心慌了,攏共收了七百斤了,重生不是萬能的,他沒想到農民捕蝦的熱情這麼高。
七百斤?
下麵人家再來送,怎麼辦?收還是不收?
今天要是銷不出去,這劃子可就玩大了。上輩子,他雖然做過食品加工,可也沒做過水產,兩碼事兒呀?
再一看方強眼神,兩人想一塊去了。
方強說:”哥,還收不?“
楊一木正要說話,一抬頭,發現院門口又站了兩個人,問:”是這兒收小龍蝦的嗎?“
”是的,進來吧,先找地方歇下,一會兒給你們過秤。“楊一木又對方強說道,”人家既然衝著你來了,咋能不收?不收,以後生意還做不做?“
楊一木掏煙散了一圈,等方強過完秤,拿過小本子一看,乖乖,又多了100多斤。
實在不行,他和方強去跑跑城裡的飯館、食堂,順便自己也熟悉一次縣城。
”哥,大大小小飯館食堂怎麼地也能消化個三四百斤,剩下的先讓竹竿和一三去城南、城中兩個大菜場去擺攤,一個早市二三百斤,應該問題不大,頂多耗點時間。“方強道。
“回頭,我幫你們問問,單位那片不少食堂管事兒的都跟我有點交情。”方強他爸在旁邊小心插話說。
他爸跟方強長得挺像,個子不高,倒也是精條漢子,目光有神。
方強跟著解釋,他爸退休後又被單位返聘回去,工資少了些,但每月好歹也有十幾塊錢進賬。
“那感情好呢,謝謝叔,讓你也跟著受累了。”楊一木說道,
方強咂咂嘴,又說:”就是……就是昨下午才在附近村裡吆喝了一下,就已經收了八百斤,衝這情形肯定往一千斤往上跑,後麵的來的咋弄?這小龍蝦最多也就能放個十一二個小時啊……“
楊一木也想到了,估摸著必須找市裡水產公司了,這玩意城裡人稀罕。雖說縣裡也有水產公司,可下麵鄉裡有水產站,應該不缺這些小龍蝦,眼睛必須向上找了。
上一輩子,他往市裡送到茨菇,但那是八八年以後的事情了,就不知道現在什麼政策?能不能跨區送?
但眼下也隻能這樣了,試試看嘛,萬一走條路子呢。
老話說了嘛,“餓死膽小的,撐死膽肥的!”
楊一木索性說開了,沒啥藏著掖著的,道:“隻要人家來送,全收,價錢就按昨個商量的來。我一會兒去市裡看看。還有,你這邊忙完,去附近村裡瞧瞧,看能不能找幾輛大車,如果順利,今晚可能就要往市裡送了。”
說完,丟下二千斤糧票,囑咐幾句就走了。
楊一木一出門,方強他媽就丟下灶台的活兒,過來問道:“那人過來乾啥?瞅著年歲不大呀?小心“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強啊,咱們是清白人家,瞎來的事情可不敢亂來啊?”
方強端過碗,呼嚕咽下最後一口稀飯,道:“媽,你想啥呢,人家出錢讓我幫著收點魚蝦,瞎來啥了,誰瞎來了?”
他可不敢告訴老娘這是去投機倒把。
方強他媽把眼睛一瞪:“我瞅著能有啥事啊,咋還要往市裡捅呀?”
“你彆管,人家這是照顧我,彆人請都請不來呢。再說了,街道坐辦公室那些人倒是正經,可你忘記了我返城多長時間了,受人多少窩囊氣,可工作安排了嗎?”說完頭一拐,也就沒理會自己老娘。
方強他媽一口氣堵在心頭,立馬罵道:“強啊,你可彆把媽的話當耳旁風,現在人多精著呢,我怕把你賣了數錢,你還不知道呢?”
方強他爸過來說道:“你們娘倆吵啥的,剛才那孩子我看了,麵相看著不壞,又是個文化人,你啊彆瞎操心。”
“你們爺倆做好人,就我是壞人是吧?”方強他媽一甩手,氣鼓鼓地進了灶屋。
到了城南街菜場,楊一木跟昨天一樣,吃了三兩包子,喝了點開水,就占好位置,還是昨天的地方。
呆了就這一小會功夫,就有不少人圍了過來,比昨天可好多了,畢竟有昨天老客墊底,再說這年頭糧票還是第二貨幣,硬通貨。
太陽剛過二竿,手裡三千斤糧票已經出得差不多了。
楊一木連忙收拾好東西,婉拒剩下的幾個,讓人家明天早點再來,就匆匆往汽車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