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郡王死訊傳來的那一年,她二十五歲,手下有了兩千多兵馬,背靠著連綿不絕的燕山山脈。占了幽州燕郡的昌平縣。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這是亂世中的真實寫照。
天下混亂無序,到處是流匪,人吃人不再是形容詞,而是真切的人間慘劇。
裴家軍戰力勇猛,軍紀嚴明,愛惜百姓,聲名遠播。源源不斷的流民湧入昌平縣。她這個女將軍,麾下精兵迅速漲到了萬人,在各路起義軍中獨樹一幟,名頭響亮。
渤海張氏派人前來招撫,她斷然拒絕。張氏心中忌憚,派了軍隊前來剿滅,她親自領兵,殺得對方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她打了勝仗,卻死在了心腹的背叛和冷箭之下。
說起來,也沒比章武郡王強多少。
“郡王前來送行,裴氏上下感激不儘。”裴青禾看著章武郡王,聲音緩慢清晰:“裴氏婦孺老少被流放至幽州,路途遙遠,且北方寒冷。我們缺衣少食,也缺藥材,懇請郡王出手相助。”
章武郡王:“……”
章武郡王一愣,下意識地轉頭看龐隆。
龐隆心裡皺眉。
這個裴六娘,實在不懂事。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提這樣的要求!
也罷,為了東宮美名,好人做到底。
龐隆迅速接過話茬:“這事好辦,臣這就讓人去附近的縣城,準備棉衣乾糧,再讓人請個大夫,備一車藥材。”
章武郡王衝裴青禾露出溫和儒雅的笑容:“龐詹事的話,裴六姑娘也該聽見了。”
裴青禾拱手:“多謝郡王殿下。還有一件事,隨行押送的士兵有五十人,我們裴家老的老少的少,要麼就是嬌弱女子。流放途中,萬一被不長眼的惡人欺淩,怕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請郡王殿下派人隨行,護送我們平安至幽州。”
眾人:“……”
頭腦渾噩的陸氏都被刺激得清醒了,顫巍巍地起身,急匆匆地嗬斥:“六娘,不得胡言亂語!”
索要棉衣糧食藥材,已經很過分了。現在還張口要護衛,實在是得寸進尺。
馮氏也顧不得抹淚了,慌忙起身,想扯著裴青禾跪下請罪。
馮氏這一站,頓時引來眾人矚目。
馮氏生得柔婉貌美,今年二十九歲,正是女子如花盛放的時候。裴家遭難,丈夫慘死,馮氏穿了一身白衣,雙目紅腫,神色淒婉,愈發風姿綽約。
彆說不長眼的惡人,就是長了眼睛的正常男人,也少不得要多看一眼。
除了馮氏,跪著的女眷中還有一些容貌姣好的年輕女子。沒人庇護,押送的官兵們起了歹意,確實是一樁大麻煩。
章武郡王這個少年郎,心尖不由得軟了一軟,轉頭去看龐隆:“龐詹事,派些人手護送裴家婦孺到幽州吧!”
龐詹事這個官場老油條,心腸就硬多了,張口便要回絕。
裴六姑娘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大伯做了八年東宮洗馬,和龐詹事有同僚之誼。龐詹事心地仁厚,定不會對裴家婦孺袖手旁觀坐視不理。”
“大伯地下有知,也會感念龐詹事的援手之恩。”
連同僚遺孤都不肯伸手照拂,還算人嗎?
這麼一頂大帽子扣過來,龐詹事回絕的話根本出不了口。
龐詹事看一眼牙尖嘴利的裴青禾,有些頭痛,麵上還得露出悲戚憐憫的神色:“是我思慮不周,之前竟沒想到護衛一事。”
“郡王殿下可派幾人,送裴家女眷去幽州。”
龐詹事唯恐裴青禾提出更過分的要求,立刻又補一句:“臣再去找押送官孫校尉,請他關照一二。”
人是少了些。
不過,有這麼幾個侍衛隨行,就能扯一扯東宮大旗,震懾不懷好意的宵小之輩。
裴青禾再次拱手:“多謝郡王殿下,謝龐詹事。”
旋即又長歎了一聲:“等到了幽州,我們一堆老弱婦孺,終究還得靠自己。”
“聽聞那裡天氣寒冷,賊匪橫行,時常有匈奴鮮卑人去打草穀,人命如草芥。我們活著一日,就為太子殿下郡王殿下祈福一日。希望上蒼庇護東宮,也能庇護裴家老少。”
陸氏馮氏淚水簌簌滾落。
跪了一地的婦孺悲從中來,哭成了一片。
章武郡王會讀書擅寫詩,孝悌恭順,十四年的生命中,還從未遇過這樣棘手的情景,一時手足無措。
幾位東宮屬官,麵麵相覷,暗道一聲不妙。
這個裴六姑娘,年歲不大,卻著實難纏。棉衣米糧藥材且不說了,東宮侍衛也有了,現在還打上了到幽州有東宮庇護的算盤……
眼看著年少臉嫩經驗淺薄的郡王殿下進退兩難,一眾東宮屬官想提醒也張不了口。
裴家已經夠慘了,剩這麼一堆老弱婦孺,沒有靠山,在幽州那個人吃人的地方怎麼活?
一片淒慘的哭聲中,十三歲的裴六姑娘挺直了腰杆,抿緊嘴角,顯得倔強又悲壯:“郡王殿下不用為我們擔心。我自小習武練箭,成年男子也不是我對手。誰敢登門相欺,我就和他拚命。”
就是鐵打的心腸,也禁不住這樣一幕。
章武郡王眼睛都紅了,一個衝動,從袖中取出一塊圓形鐵牌:“這是東宮令牌。到了幽州,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就拿著這塊令牌去北平軍大營,去找孟將軍。”
龐詹事眼前一黑,急急出聲:“殿下不可!”
這樣的令牌,整個東宮隻有四塊,一塊在太子手中,另外兩塊分彆在太子詹事和東宮侍衛統領手中。最後一塊,太子給了章武郡王。
憑著這一塊東宮令牌,可以指揮調動忠於東宮的文官武將。
如此重要的東西,絕不能落入一個黃毛丫頭之手。
章武郡王此時才驚覺自己舉止不妥,伸出去的手不縮不是,縮回來也不是,頗有些尷尬。
裴青禾沒有伸手去拿令牌。她對神色間有些悔意的章武郡王說道:“殿下一番好意,我們愧不敢當。東宮令牌太過貴重,請殿下收回。”
“我隻求殿下寫一封信,給幽州燕郡昌平縣的縣令,照拂我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