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揚,雷聲響,閃電閃。
招商忙,引資急,神妖猖。
戲中戲,情中情,相看惘。
陽榮帶領指揮部的乾部走遍了東川的山山寨寨,踏遍了東川的山山水水,他心中澎湃呐喊:
要改變,要改變,要改變!
東川這片土地,從縣城到偏遠的落雪,最大的特色就是大山,就是貧窮落後。
窮鄉僻壤,住房破敗,交通曲曲,身無寒衣,饑無食糧……
山村普遍現象,殘酷現實。
陽榮明白,要徹底改變,就必須大力建設,大力創業,大力發展。
這,這一切不僅需要資金,巨大的資金,同時,要凝結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地奮戰。
東川,底子太薄,既缺支柱產業,又缺少資金來源。銅礦,隸屬央企,地方獲利微小,要創利創稅,還得引進企業,還得創立大型企業。現在,每個鄉鎮都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都有許多困難亟待戰勝。
考察回來,陽榮及時召開縣委工作擴大會議,他要確立奮戰目標,他要統一思想,他要建立一個團結奮鬥的領導班子……
薑秘書帶領的“老乾部”參觀回來了,正好,新老乾部可以共商“大政”。
“薑秘書,你們這趟觀光收獲不小吧?”
陽榮微笑著問。
薑秘書表情複雜地說:
“有收獲,更多的是震動。
在省內走了走看了看。
n地發展神速,不愧是老爺子創下的基業,不過,那裡自然環境優良,承載豐厚,又占天時地利。曲靖,安寧,楚雄等地發展也很快。曾經社會情形與東川大致相近的雙柏,姚安等地現在發展的步伐也走在東川之前。
看來,東川真是太落伍了,要迎頭去趕啊,要奮起直追啊!
可是,你真想不到,這幫老家夥出去考察就想逛風景區,就想逛大街,就想吃人家的地方特色食品……
更氣人的是,有幾人竟然擅自離隊,a副書記與b副縣長到了昆明就自個行動了,可能是告狀去了。”
看薑秘書憤憤然的樣子,聽他一腔的怨憤,陽榮和藹地安慰他說:
“有收獲就好,他們有情緒,有看法也不奇怪,你先去安排會議,會後分組討論,我找機會與幾位老領導交流。
記住,安排這次討論發言,要詳細做記錄;尤其是老乾部的談話。”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八日,東川縣政府第一次擴大會議開幕。
副指揮長,來自農科所的全國科技貢獻獎獲得者,國級勞模李偉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
“同誌們好!
我宣布,東川人民政府八七年第一次政府工作會議開幕!”
掌聲熱烈。
下麵,請縣委書記、縣長龍陽榮同誌作工作報告……
熱烈掌聲。
陽榮矯健地走向講台,精神抖擻地開講,他不用手稿即興講演,聲音洪亮,聲情並茂。
“同誌們好!
首先,感謝黨和人民委任我主持東川工作!
感謝東川人民對我的支持與信任!
感謝同誌們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一陣熱烈掌聲。
“在黨的n會精神指引下,舉國上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熱火朝天。
我們東川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要挖掘一切潛力,要提高生產力……
尤其,在座的乾部要身體力行,要努力為改變家鄉,富裕人民而不歇地奮鬥!
我們的麵前有許多困難,我們的條件很差,我們有許多難題要解決。
所以,我們的乾部要不計個人得失,要改變不思進取的遺風,要以飽滿熱情為東川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拖布卡鎮的經驗,大家要認真學結,我們要因地製宜,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打好脫貧致富攻堅戰。
我們要因地製宜,具體問題具體處理,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發揮優勢勤奮工作。
今天的大會,要著重研討招商引資方案,城鎮建設方案,經濟開發區……
同誌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攜起手來,用三年五年徹底改變東川的貧窮落後!
讓我們同心協力,把東川建設成高原上的瑰麗寶地……”
陽榮書記滔滔宏論,一講兩個小時,經久不息的掌聲,反映出人們對他報告的支持與讚同。
薑秘書看到那幫“老同誌”也熱烈地鼓掌,臉上的神情像青春煥發。
分會討論時,陽榮主動拜會縣a副書記。
a副書記,地地道道東川人,正正宗宗老官僚,他年近六十歲,在東川為官許多年,他幾乎到東川的半個地界任過職,縣裡大大小小的官都做過,但都是副職。這次,他本來想可以升正職了,可以光榮離休了,不想,上邊卻派來一個毛小子任正職,他更想不到,這小子一來就成立什麼指揮部,完全架空他們這幫老家夥。
於是,心有不甘的他私下暗查,這毛小子頗有來頭,是省裡實權人物的左膀右臂,更意外的是,這小子一來不但風風火火地大乾起來,還迅速地聲名傳揚,所以,他這位昔日的實權人物憤然之後,不得不對陽榮另眼相看。
“老書記好!
學生一來就躺在醫院裡,現在才向您老致敬問好,敬請原諒!
您是老同誌,是實乾家,東川您最熟悉,怎樣建設東川您最有資格發言,學生請您多指導!”
陽榮誠懇地致意說。
a副書記聽新上任的書記這麼客氣又恭謙地說,他頓時滿臉笑意。
這就是東川人的性格,隻要對方真誠,多大的怨也煙消雲散。
隨即,這位老資格微笑著說:
“自古英雄出少年嘛!
不錯,不錯,
你年輕有為,很有乾勁。”
此時,陽榮親自為他添茶加水。
陽榮又十分謙虛地說:
“老書記過獎了,請您原諒我的魯莽哦。
我提議,由您兼任縣人大主任一職,縣府的日常工作還得您多擔當……”
a副書記一聽,是驚訝還是驚喜,臉容複雜變化,意外,真意想不到,他大有收獲,總算做正職了,隨即他笑得臉上皺紋迭起。
陽榮略施手段,便拿下油猾的“老書記”,讓他臣服。
然後,陽榮收服b副縣長。
這位b副縣長,也是東川政界的老地頭蛇,他口才很好,有些誇誇其談,他的能力,抓工作的能力與他喝酒搞女人的能力相比差太多了。不過,這家夥很有交際手腕,又善拉幫結派,他還是昔日縣府中文憑最高的領導。
“b老縣長好!
學生向您請教來了,您博學多識,深透東川民情,我想請您在工作中力當一麵。”
陽榮誠心誠意地望著這位有些風儀外相的老帥大叔說。
聽陽榮縣長這麼直白一說,b副縣長之前的防備之心一下煙飛,他故作謙虛說:
“縣長過獎,過獎。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是才俊不凡,敬佩,敬佩。”
其實,這位老副縣長,他早想找退路了,他早想找機會與年輕的新縣長修好關係了,他曾經憤憤然地到省城查過陽榮的底,一查他就泄氣。隨後,再看看陽榮到東川的作為,他內心也被折服。
陽榮為了達到目標,為了順利開展工作,他可謂團結一切力量,任人唯能。
此時,陽榮對這位老家夥說:
“老縣長,您的才華令人敬佩,在這改革奮起之時,您可要肩負重大使命喲。
當前,我們要大力展開招商引資,要設法獲得多方支持。
我提議,東川的招商引資工作由您來主持,您看好嗎?”
陽榮微笑著很是真誠地說。
陽榮此舉仿佛投其所好,其實,招商引資還得親自出征。
此刻,老縣長一聽陽榮的承諾,仿佛送一個又大又甜的西瓜給他,他止不住地笑了,笑得很是燦爛。
第二天,雲雲日報,人人日報等多家主流報紙上刊載一篇文章——
魂麗紅土地,山巔上的雲南東川
此文登上頭條,引人關注,引人熱議。
這篇文章,是出自文科狀元龍陽榮的手筆,正是:
“巍巍雲貴高原,大峽穀舞動金沙江,瑰麗片片紅土地,杜鵑花下是寶藏……
銅鑄萬千河,金堆萬仞山,男兒多好漢,巾幗顯英姿……”
此後,各路人群,千千萬萬的人群,四麵八方的人群,
潮水般湧進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