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寂紅豔似血染的薄唇慢慢地翹了起來,似輕蔑,似嘲諷。
“太子殿下允了我幾條人命。”
說著,薛寂輕抖了下身上的玄色披風,自披風下取出了一把小彎刀,隨意地將它扔在了光滑如鏡的金磚地上,恰落在袁渙的足邊。
燈光下,彎刀的寒芒直刺入袁渙的瞳孔。
有那麼一瞬,袁渙幾乎以為薛寂要他親手弑君……
皇帝也是這麼想的,瞬間脫力,身子又往龍榻歪了下去,驚恐又戒備地看著薛寂與袁渙。
在他們驚疑不定的視線中,薛寂臉上的那抹詭笑更深,“國舅,你不僅讓令弟代你認罪,為了殺人滅口,還不惜親手弑弟。”
“這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若是國舅願意自裁謝罪,本座可以饒袁家滿門不死。”
什麼?!
皇帝、皇後與袁渙三人仿佛被雷劈似的,都驚住了。
“大哥,是你殺了阿瀚?!”袁皇後不敢置信地說,“你怎麼能殺阿瀚呢,他是我們的親弟弟啊。”
袁皇後覺得她簡直不認識他這個大哥了。
“……”袁渙沒有回答袁皇後的質問,臉色青青紫紫,目光陰沉地瞪著薛寂。
薛寂竟是衝著他來的,還想要他的命?!
為什麼?
他與薛寂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
袁渙的思緒一時極亂,突然想到廢太後賀映月也是死在了薛寂的手中。
廢太後、譽王、自己、皇帝……還有眼前這把彎刀。
對了!
這把彎刀分明是北狄的彎刀!
一瞬間,袁渙仿佛被什麼擊中似的,這把造型奇特的小彎刀宛如一根看不見的線,將那些零散的線索全都串了起來。
他想起了初一在皇陵時,顧無咎曾意味深長地說什麼“人的身上總是或多或少地會遺傳到父母乃至祖輩身上的一些特征”,也就是說,薛寂也是“故人之子”。
他為報父祖輩之仇,不惜自宮入宮,臥薪嘗膽地潛伏了那麼多年。
與北狄相關的故人,袁渙能想到的也隻有一人了。
“池知行。”
袁渙徐徐地吐出一個已經十九年無人提及的名字,全想通了。
想當年,齊國公池知硯隨譽王謀反,導致池家皇帝下旨被株連三族,滿門抄斬。
池知行是池知硯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在三族之列,可池知行鎮守北疆二十載,為大裕立下無數戰功,彼時朝中有不少臣子也曾為池知行向今上求情。
但那會兒,先帝重病,剛被立為太子的今上正想立威……
而自己,那會兒為了北疆軍的兵權,也在背後推波助瀾了一把,池知行一家幾十口全都魂斷北疆。
袁渙死死地盯著薛寂那妖魅的笑臉,隻覺得手足冰涼。
算算年紀,薛寂十有八九是池知行的孫輩,僥幸逃過死劫,所以他恨極了譽王餘孽,不惜一切也要為池家報仇。
“你……你真的池知行的後人?!”皇帝的嘴唇劇烈地顫動了一下,胸膛起伏劇烈,此刻的表情不知是驚多,憤多,還是懼多。
薛寂並不說話,隻靜靜地看著皇帝。
一隻飛蛾不知何時飛進了燈罩裡,撲扇的翅膀拍著燈罩。
昏黃的燈光明明暗暗地變化不已,在薛寂過分俊美的臉上形成一片詭異的光影,讓他看來宛如從地獄來的惡鬼,巴不得把在場的所有人都拖至十八層地獄。
此時此刻,沉默就是默認。
也難怪薛寂這麼容易就被顧無咎收買了。
顧無咎把他們這些人的命作為交換代價全都給了薛寂!
“薛寂,你還真是夠狠的!”袁渙嘶聲道,嘴角泛起一抹混合著輕蔑、嘲諷又無望的笑,“為了報仇,你竟然不惜自殘?”
“你祖父若是知道他唯一的血脈竟然成了不男不女的閹人,你們池家從此斷子絕孫,會怎麼想?”
“值得嗎?!”
“你就不怕令祖父、令尊在九泉之下也死不瞑目嗎?!”
“國舅爺,本座從不信什麼前生今世,在天之靈,因果報應……今世仇,今世了。”薛寂沒有被激怒,神情與語氣還是很平靜。
從他這幾句話,袁渙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自己這一次是逃不了了。
袁渙突然發出一陣瘋狂的大笑,笑容癲狂,“可笑,真是可笑!”
“池知行自詡光風霽月,最看不起外戚、閹人,可最後呢,他的孫子、他池家唯一的血脈卻成了心狠手辣的東廠廠督,臭名昭著!”
燈罩裡的那隻飛蛾在安靜片刻後,又忽然急速地拍起翅膀。
燈光搖晃劇烈,映在薛寂絕美的臉上,下頷的線條繃緊,周身隱約透出一股逼人的戾氣。
袁渙是存心激怒薛寂,抓著這個空隙,一腳挑起地上的那把小彎刀,將刀鞘抓在手裡,仿佛一頭發狂的公牛般朝椅子上的薛寂橫衝直撞過來……
渾濁的雙眼中迸射出如禿鷹般嗜血的凶光,額角青筋暴起。
殺了薛寂!
他袁渙叱吒朝堂二十年,怎麼會輸給一個閹人!
薛寂冷冷地看著袁渙,眼裡掠過一抹利芒。
在袁渙距離他不足兩尺時,薛寂突地出手,一掌劈在袁渙持刀的右手上,同時一腳踹在他的小腹……
袁渙悶哼一聲,那把小彎刀脫手而出,臃腫的身軀狼狽地摔跪在地。
薛寂將那把小彎刀握在了手裡,毫不猶豫地對著袁渙的脖頸劈下……
“大哥!”
袁皇後看著這一幕,發出歇斯底裡的尖叫,身子卻是完全動彈不得。
鮮紅的血液極速噴濺,袁渙的頭顱幾乎是飛了出去,骨碌碌地滾到了袁皇後的裙裾邊。
袁皇後兩眼一翻,暈厥了過去,軟軟地倒在了地上,與袁渙的頭顱依偎在一起。
榻上的皇帝驚駭地看著一丈外滿臉都是血的薛寂,仿佛在看一個索命的惡鬼。
這一刻,恐懼壓過了憤怒,他厲聲喝道:“薛寂,你……你想對朕做什麼?!”
“你伯祖父隨譽王謀反,你祖父被株連,那也是罪有應得!”
“你要怨,就怨你伯祖父!”
“朕問心無愧!”